书城养生中老年人该怎么吃:饮食与健康知识问答
11076600000006

第6章 人到中年怎样吃出健康——自我保健最重要热门话题

人到病时才知道养生,到老时才开始养生,管用吗?俗话说:“临渴挖井、临战铸兵”,犹如望梅止渴,却于渴无补。为此,要大声呼吁,为了您的健康与长寿,请善待您的饮食生活,一日三餐的饮食对健康至关重要,切莫轻视。

9.为啥早餐要提倡吃饱吃好?

国人向来不重视早餐。有则吃,无也罢,更别说早餐的质量了,往往有些人不吃早餐,而且不吃早餐的人不在少数。我曾对社区左邻右舍作过小范围内的调查访问。询问他们吃早餐的情况,结果十有七八“马虎地吃”。有剩菜剩饭则将剩饭烧煮成泡饭,没有剩菜就酱瓜乳腐之类就泡饭,没有隔夜剩饭干脆不吃早饭。上班族,时间来得及就买油条、大饼、锅贴之类早餐,没时间干脆不吃早餐。经济宽裕的订瓶牛奶,没有就不吃,这种对早餐的“漠视”态度,实际上是健康的一大敌人。这与西方洋人对早餐的重视相比,真有天壤之别,难怪国人个矮体弱,洋人身高体壮,难怪中国足球始终冲不出亚洲,这难道与早餐的质量没关系吗?

为了民族的强盛,为了您和您的子孙后代的健康,请善待您的早餐。首先,从思想上提高早餐的“政治”地位,充分保证早餐的饮食质量。没有鸡蛋,必须有牛奶,反之亦然。这是保证一个人上午工作时精力充沛的物质基础,营养专家忠告:“一袋牛奶它能振兴一个民族”,很多外国人身材高大,体态健康原因何在?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们牛奶喝得多。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人多喝了奶则身体增高且体质健康。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时是“小日本”,民间有顺口溜:“东洋矮子三尺长,杀人放火是狗强盗”。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日本矮子身高增加了,同龄中小学生,日本儿童身高超过中国北京孩子,更不要说比南方的如浙江的、广东的、福建的儿童高得多,为什么呢?很清楚,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战败后由美国援助,生活习惯受美国的影响,日本政府推行美国的膳食模式即推行美国人喝牛奶吃面包的生活习俗,规定每天中午给中小学生免费供应面包和一袋牛奶当主食,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小袋牛奶,日本人由此一代比一代身体增高,现在身高超过了中国人,日本有句“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口号,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这是国人民间的俗语。早餐之所以要吃饱,因为它是决定着人体活动的能量来源。可是,有些国人却认为早上吃得好,喜欢吃高、精、细的食品,诸如:牛奶、麦乳精、巧克力、鸡蛋糕、高档饼干等。一杯牛奶、几片饼干半饥不饱,却自称是理想的营养早餐。然而,时间一长,反而体弱多病,道理何在呢?我们说,牛奶、麦乳精之类固然是高蛋白食品,蛋糕与高档饼干营养也丰富,问题是在吃得半饥不饱上,同时也因少吃谷类淀粉食品。这是因为人在劳动、工作及学习运动时,需要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别的器官可以利用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供给发热,可是脑子所需要热量只能靠葡萄糖一种。然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谷类淀粉食品。后是由谷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中的酶转化而成的。牛奶、麦乳精等乳品饮料,虽然也有糖分含量转化成最终的物质即葡萄糖,然而它远不如谷物食品丰富。那些片面信仰高蛋白食品的人们,不肯多吃点淀粉类食品,恰恰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不知道高、精、细食品缺乏易于消化吸收的大米、麦类、豆类等植物性蛋白质和鱼、肉、蛋类的动物性蛋白质,由于进食的种类单调,造成人体某些营养不全。要清楚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是全能的,如果靠吃少数几种食物就可获得人体全部营养物质,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什么都吃,吃得越杂对身体越有益。特别是面对某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短缺这样的状况,即使天天喝牛奶、麦乳精等高档食品,摄入蛋白质的总量是充足的,但是仍不能发挥其营养的生理作用,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俗语:“吃煞不胖”的原因之一。更何况人脑的热量需要葡萄糖,也就是要求从淀粉类食品中汲取养料,所以,我们应当提倡早餐多吃含淀粉高的食品,我们中国人历来都是以谷类食品为主食的民族,南方地区以大米、小麦面粉等为主粮,北方地区则以面食、玉米、高粱等为主粮。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靠谷物作主食,从营养角度来分析,谷类食品的营养也不够全面,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8%~10%。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这两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早餐的配食提倡饮牛奶和吃鸡蛋,补充人体因吃谷类植物性食品为主,某些氨基酸摄入不足的状况,此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就意味着只吃了牛奶或鸡蛋就够了,就可以半饥不饱了。这是一种误区,必须纠正。据营养专家研究:正常人早上空腹血糖水平是80~100毫克葡萄糖/100毫升血液,(4.4~5.5)若不吃早餐或早餐半饥不饱,随着劳动或学习的进行,血糖不断消耗,于是,血糖水平不断下降,当血糖水平降低到60~70毫克葡萄糖/100毫升血液时(3.3~3.9)就有饥饿感,并发生倦怠和虚弱的感觉。当血糖水平低于45克葡萄糖/100毫升血液时(2.5)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了中枢神经的功能,就难以坚持劳动和学习工作了。长期的低血糖,脑会变得迟钝,这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里的神经元约有100亿~150亿个,平均每个神经元接受数千种不同的信息,人的感知,是神经系统对体内外信息的输入;记忆,则是脑内信息的存储;思维,就是脑对信息的检索与编码。由于人的大脑神经元需要烦琐的工作,它的活动要消耗大量热量,如果养料不能充足供给脑的需要,就会使脑循环吸收发生障碍,组织器官处于“饥饿”与“疲惫”的机能不良状态,甚至发生疾病和损害。因此,要向那些经常不肯吃早餐或偏食高、精、细食品,而长期处于早餐半饥不饱的人进一言:劝君早餐要吃饱。

其次,要给早餐以“细嚼慢咽”的时间。对上班族一面赶路怕迟到边走边吃早餐说不!这种急匆匆吃早餐对健康有害无益,必须纠正。一顿早餐,应在安静的氛围下,悠悠然充分发挥舌头的品尝功能,舌头未检阅就进入食道是不符合养生的。这之前还要喝半杯至一杯冷开水,以润滑肠道,促进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也是使血液循环畅通,对健康有益。尤其不能忽视,早餐的食物要干稀搭配,只吃干的,喉咙就要“发火”,得罪不起。早餐过后,吃上一两个水果。日本人说过,早上吃水果是“金”,岂能平白放过这含金量甚高的时间呢。

10.午餐为啥要提倡合理搭配荤素?

三餐饮食是否科学,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人到老年多数不注意合理安排饮食的荤素。老年人如何安排吃荤吃素才算合理呢?

首先,要根据平衡饮食的要求安排。平衡饮食是指一日三餐中所摄取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合理比例和多样化的荤素食物来源而言。平衡饮食不仅可以调节口味,还可以提高各种营养素的吸收率。

(1)怎样才能使饮食平衡呢?

那就是要保证每天饮食中要有七种食物:

第一种:大米、面条或其他粮食制品。

第二种:蛋白质食物,应选择大豆类植物性蛋白、鸡蛋蛋白、瘦肉等动物性蛋白互补食用。

第三种:新鲜的黄绿色蔬菜。

第四种:植物油,首选米糠油、玉米胚芽油、葵花油,其次是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勿用椰子油。

第五种:新鲜蔬菜和瓜茄类食物。

第六种:天然的调味品,尤应多吃蒜、葱、姜与醋。

第七种:个人喜爱的营养食品。

上述七种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食物,当然,不同的性别和健康状况对食物的营养需要也不尽相同,可适当考虑选食。

有些中年人常常偏食,三餐食物十分简单,有的片面强调素食,视荤菜如洪水猛兽,结果造成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疾病缠身;有的嗜食荤性和油腻,不吃蔬菜,造成血脂异常,胆固醇增加,动脉硬化而患慢性病。中年人一日三餐荤素安排应以平衡饮食为好。对午餐的饮食荤素搭配尤为重要。

(2)要根据健康安排好饮食

营养学专家认为:人到中年,每天荤素要搭配好,才能满足人体健康营养需要,预防营养缺乏症,同时又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和某些癌症等。这种饮食,医学上称之为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一日三餐的构成方案为:减少荤性脂肪,也就是动物脂肪,增加粮谷、薯类的摄入量,从而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防止肥胖症,减少食物中含脂肪高的荤性食物,减少含脂肪高的动物蛋白,例如,蛋类、奶类、羊肉、猪肉、禽肉等,安排摄入脱脂奶、鱼类,增加素食中含优质蛋白的大豆,增加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的绿色、黄色蔬菜与水果,增加含铁高的菠菜,预防高血压和缺铁性贫血。专家认为,中年人饮食中的脂肪不超过一天摄入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脂肪不得超过1/3,胆固醇每天不超过150毫克。

中年人的饮食可参考平衡膳食原则安排。

据报道:世界著名长寿村,南美厄瓜多尔的百岁老人较多,饮食保持蛋白质的丰富;前苏联的达格斯坦的长寿老人们,摄入的蛋白质每天高达110克。如牛奶、酸奶等吃得较多,据文献报导:老年人易发癌症,原因与蛋白质摄入量有关。美国黑人与白人相比,黑人生活水平低,蛋白质摄入量少,癌症的发病率比白人高2~5倍;伊朗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食道癌高发地区,经专家调查,当地人饮食单调,蛋白质摄入过少。

人到了高龄,对蛋白质的吸收率不高,尤其会造成必需氨基酸的缺乏。为了健康就应该重视蛋白质的补充,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补充。

中年人蛋白质的需要量,每天每公斤体重为1.2~1.5克,即50公斤体重的老人应摄取热量,男性为1800~2000卡,女性为1500~1700卡;蛋白质,男性为60~70克,女性为50~60克。营养专家为中年人安排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早餐,面包、牛奶、水果,其中主食2两(100克);午餐、晚餐吃米饭,午餐3两(150克),晚餐2两(100克),副食荤素兼有,青菜、豆制品常吃;一般是三菜一汤。一天总计,主食7两左右(250~400)摄入热量约2300千克,其中早餐约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11.晚餐过饱会诱发哪些疾病?

民间俗话说:“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这话不无科学道理,但是,现在有很多家庭,白天多忙于工作与学习,无暇顾及吃饭问题,潦草敷衍,晚上,全家会聚一堂,时间充足,荤腥鱼肉,肴馔丰盛,此时食欲正旺,热热闹闹地饱餐一顿。殊不知,这种进餐方式,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1)晚餐过饱与肥胖病

肥胖虽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等多种复杂原因,但和晚餐质优量多有一定关系。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代谢变化都有一定规律,基础代谢下午高于上午,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可促使胰腺分泌旺盛,各种消化酶含量增高,使消化食物能力加强,晚餐酒足饭饱,血糖和血中氨基酸、脂肪酸浓度增高,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而晚上活动又少,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会逐渐使人发胖。

(2)晚餐过饱与胃肠疾病

晚餐过饱,大量食物充盈胃肠,不仅影响胃肠的蠕动,还会影响到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机会,使消化液供应不足。由于消化不完全,食物停滞于胃肠,经肠道中细菌分解后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反过来又刺激胃肠黏膜,这样容易引起急性消化不良,或导致慢性胃肠疾病。即中医所谓:“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

(3)晚餐过饱与糖尿病

通常机体对吸收的血糖能迅速进行处理,使血糖保持一定水平。否则,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就可能出现糖尿病。试验表明:热量集中在晚餐的进餐方式会加速糖耐量降低。特别是中老年长期晚餐过量,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负荷加重,往往造成胰岛细胞功能提前衰竭,进而产生糖尿病或加重病情恶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治疗的基础,晚餐足吃足喝只会加重病情,因此,进食量必须按医嘱而定。

(4)晚餐过饱与冠心病

晚餐吃得太油腻,血脂会猛然升高,因为睡觉以后人的血液流速明显减低,大量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此外,研究表明,热量摄入不平衡可致胆固醇增高,每天摄入的热量大部分集中在晚餐的进食习惯,也可引起胆固醇的增高。晚餐质优量多又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成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原因。

(5)晚餐过饱与猝死

有些身强力壮的中年人,由于晚餐一顿吃进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酒足饭饱后,在睡梦中突然发生休克,来不及抢救随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晚上过饱,食物充盈饱满的胃肠,加之躺卧时压迫肝、胰、胆等消化器官,压力增高,最终造成了凶险性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6)晚餐过饱与肠癌

全天的副食品大部分集中在晚餐,活动又少,必然有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会产生胺、酚、氨、吲哚及甲基吲哚等毒性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刺激肠壁且可吸收入血液,增加肝脏等解毒器官的负担和对大脑的毒性刺激。晚餐高脂膳食还使胆汁分泌增多,胆汁酸在肠道厌氧菌的作用下,可生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从而促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可见晚餐不合理与大肠癌之间有着微妙关系。

综上所述,晚餐过饱的危害非浅,决不可轻视。不少人,包括有些知识分子,似乎不甚重视食品营养知识,不究其所以然,饿了就吃,一饱了事。其实,只要读几本有关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科普书,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自己安排合理的食谱了。

饮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就是说,要知道自己身体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吃的食物能否满足这些需要,众所周知,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热量,而这些热量都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素经消化吸收后能够产生热量,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一克在人体内产生4千卡热量,脂肪约9千卡。而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天消耗的热量约2600千卡。进膳时只要掌握营养成分的总的摄入量,就可测算出是否满足人体的需要了。

12.人到中年该怎样吃好一日三餐

民间传统的俗语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多年来一直被营养学家所认可的经典,营养学教科书上也是这样写的。但是,按目前现实生活实际,越来越多的人早上不吃早餐,或吃得半饥不饱;许多家庭都忙于工作或学习,午餐吃得很马虎;晚餐则全家聚在一起质优量多地饱餐一顿,由此,必须对传统的俗语作修改,倡导“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一日三餐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真正要一日三餐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尚须进行宣传,普及吃的知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平时评价食品时,往往只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这些其实只是表象,重要的是应看它的本质,也就是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的色、香、味、形固然要讲究,但更要重视营养成分。讲营养,具体地讲,就是一定要克服偏食的恶习。如果不懂得调整,平衡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一味以主观好恶择食,势必会导致各种各样的营养缺乏或过剩,危及身体健康,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所说的一日三餐的安排,其中各种营养素的搭配是很难每天达到标准的。由于食物的来源和供应发生变化,免不了会出现某天、某餐多吃或少吃,吃得好或吃得孬的情况。对此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人体内部也有应变、调整能力,摄入少了,就会动用人体中储备的各种营养素,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不过,对口腹之欲加以节制是必要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资料表明:饮食营养与心血管和癌症有直接关系,对肥胖症、糖尿病、胆结石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膳食中动物脂肪和食盐含量过多,与高血压有因果关系,摄入脂肪过多,纤维素过少,容易诱发乳腺癌、大肠癌。所以,营养学家有充分的理由发出警告:一日三餐必须合理,推行平衡膳食,不能毫无节制地乱吃。现在我国人民逐渐富裕,告别了“短缺时代”,已进入“小康社会”,食品日渐丰富,宴请会餐多了,这就需要节制饮食,重视合理营养,切勿像发达国家的一些人那样,因饮食过量,脂肪过多,而生各种“富贵病”。

讲到一日三餐与饮食营养,有个问题也应提醒,传统观念认为:吃不下剩余丢掉,是浪费,最暴殄天物。殊不知,不顾生理需要,不懂营养卫生,勉强吃得过多,结果不仅于人无补,白白排泄掉,而且加重了一系列脏器的负担,有时会引起疾病,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民间的一句俗语说得好:“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不过,有一些食品我们应该提倡常吃、多吃。像水果,很多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有特别的功用。应该把水果列为一日三餐日常膳食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把它当做“菜”那样常吃。三餐之外当消闲食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