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理学
11074500000012

第12章 血型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在补体的作用下,可引起凝集的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当给人体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在血管内可发生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一抗体反应。凝集原的特异性取决于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它们在凝血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称为凝集原。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存在于血浆中。

白细胞和血小板还有它们自己特有的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是引起器官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其抗原的分型是法医学上用于鉴定个体或亲子鉴定的重要手段。血小板抗原与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有关。

至今已知25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医学上较为重要的血型系统是ABO、Rh、Lutheran、Kell、Lewis、Duff 及Kidd等,将这些血型的血液输入血型不相容的受血者,都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系统

(一)ABO血型的分型

1.ABO血型的分型 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与B抗原而将血液分为四种血型:红细胞膜上只含A抗原者称为A型;只含B抗原的,称为B型;含有A、B两种抗原者称为AB型;A、B两种抗原都没有者称为O型。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会含有对抗自身红细胞抗原的凝集素抗体。在A型血者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只含有抗A抗体;AB型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而O型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2.ABO血型系统的抗原ABO血型系统各种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糖脂上所含的糖链。

3.ABO血型系统的抗体 血型抗体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两种。ABO血型系统存在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胎盘。免疫性抗体是机体接受了自身所不存在的红细胞抗原刺激而产生的,属于IgG抗体,可以通过胎盘。

(二)ABO血型与输血

输血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抢救生命和保证一些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等的重要手段。但是因输血而造成的病人严重损害,甚至死亡等事故并不罕见。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提高输血的效果,必须注意遵守输血的原则。

为避免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在输血时首先鉴定血型,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因为常引起严重反应的是AB0血型系统不相容的输血。首先,临床输血应输同型血。如遇紧急情况必需输血而又无同型血时,可考虑缓慢地输入少量异型血(一般不超过300m1),但异型血相输必需符合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所凝集的原则。

输异型血时为什么只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中的抗体凝集,而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是否会被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所凝集呢?这是因为异型输血量少、速度慢,所输入的供血者血浆中的抗体被受血者体内大量的血液所稀释,浓度急剧下降,不致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而供血者的红细胞输入后,则可被受血者血浆中足够浓度的抗体所凝集。

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的抗体。

随着医学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输血的方法已不局限于单纯输全血,可根据需要输入各种有效的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称为成分输血。这样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还能节约血源。

(三)交叉配血试验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试验;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试验。这样,既可检验血型鉴定是否有误,又能发现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细胞或血清中是否还存在其他不相容的血型抗原或血型抗体。

根据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判断:如果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即为输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则为配血不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则只能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少量、缓慢输血,并需密切观察受血者的情况,如发生输血反应,必须立即停止输血。

二、Rh 血型系统

人类红细胞膜上还有另一类抗原,即Rh抗原。这种血型系统就称为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Rh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不存在于其他组织细胞和体液中。现在已经发现46个Rh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D、E、C、c、e 5种抗原,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在我国汉族人口中有99%的人属于Rh阳性血型,只有1%的人为Rh阴性血型。有些少数民族,阴性者比例较大,如苗族为12.3%,塔塔尔族为15.8%等。

2.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Rh血型系统与AB0血型系统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在人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的人接受Rh 阳性的血液后,通过体液性免疫才产生抗Rh的抗体。因此,Rh阴性的受血者第一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一般不会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但却产生了抗Rh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再输Rh阳性血液时,就会发生抗原一抗体反应,输入的Rh阳性红细胞即被凝集而溶血。

其二,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分子较小,能透过胎盘。因此,当一个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时,阳性胎儿的少量红细胞或D抗原如果进入母体,通过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主要是抗D抗体。这种抗体可以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胎儿死亡。但一般只有在分娩时才有足量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而母体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是缓慢增加的,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当Rh阴性母亲生育第一胎后,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D免疫球蛋白,中和进入母体的D抗原,避免Rh阳性胎儿红细胞致敏母体。

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血量

2、血清

二、填空题:

1、血液由和组成,其中属于机体的内环境部分,即体液的_____部分。

2、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是,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是,参与凝血作用的蛋白是。

3、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渗透压,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渗透压。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的氯化钠溶液和的葡萄糖溶液。

4、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和。

5、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6、启动内源性凝血的是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的是因子。

7、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某人体重为60Kg,血液总量约ml。

8、ABO血型系统是依据红细胞膜上来分型。红细胞膜上只含有为A型,只含有为B型,既含有又含有为AB型,既不含又不含为O型。

9、交叉配血试验是指献血者的与受血者的相混合,受血者的与供血者的相混合,前者为_____侧,后者为_____侧。

10、Rh(+)血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_____抗原,Rh血型系统的特点是血清中。

11、临床上输血原则,要求输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后主次侧均,为输血的最佳选择。

三、A型单选题:

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清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血红蛋白E。血浆蛋白

2、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氯化钠B。葡萄糖C。清蛋白D。血红蛋白E。血浆蛋白

3、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体温B。形成渗透压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参与血液凝固E。形成血液粘滞性

4、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

A。蛋白质和钠B。蛋白质和铁C。蛋白质和钙D。骨髓破坏E。严重肾疾病

5、红细胞成熟因子是()

A。蛋白质和铁B。雄激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D。维生素B12和叶酸E。内因子

6、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血小板E。单核细胞

7、血清与血浆的重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

A。钙离子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白蛋白E。凝血酶原

8、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液体是()

A。血浆B。血清C。血液D。体液E。组织液

9、血型划分的根据是()

A。红细胞膜上抗原的有无和类别B。血清中抗体的有无和类别

C。抗原和抗体的配合情况D。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

E。以上都不是

10、在异性输血中,严禁()

A。O型血输给B型血的人B。O型血输给A型血的人

C。A型血输给B型血的人D。A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

E。O型血输给AB型血的人

11、异型输血一般一次不超过()

A。100ml B。200ml C。300ml D。500ml E。1000ml

四、B型单选题:

(1~3题备选答案)

A。叠连B。皱缩C。破裂D。膨胀E。形态不变

1、红细胞在0.2%的氯化钠溶液中发生()

2、红细胞在0.6~0.8%的氯化钠溶液中发生()

3、红细胞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发生()

(4~5题备选答案)

A。血浆胶体渗透压B。血浆渗透压C。渗透D。血浆晶体渗透压E。渗透压

4、维持血浆容量,对毛细血管内外水分平衡起作用的是()

5、调节细胞内外水分交换,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是()

(6~8题备选答案)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氯化钠E。葡萄糖

6、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7、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8、参与血液凝固的成分是()

(9~12题备选答案)

A。吞噬作用B。生理止血C。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D。运输气体E。参与特异性免疫

9、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的主要作用()

10、淋巴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11、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12、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

(13~15题备选答案)

A。A型、B型B。B型、O型C。AB型、O型D。O型E。A型、O型

13、A型人可以接受()血

14、O型人可以接受()血

15、B型人可以接受()血

(16~20题备选答案)

A。A凝集原B。B凝集原C。D凝集原

D。A凝集原和B凝集原E。无A凝集原和B凝集原

16、A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17、B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18、AB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19、O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20、Rh阳性血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是()

五、问答题

1、说明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生理功能?

2、将红细胞分别置于1.6%、0.9%、0.6%、0.3%的NaCl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填入下列括号中。

1.6%0.9%0.6%0.3%

1234()()()()

3、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