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男孩
11074300000062

第62章 感恩:让男孩学会珍惜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

西方国家把每年的11月11日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子女都要赶回家和父母团聚,一起吃火鸡、南瓜馅饼和草莓酱,以此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只有懂得付出才能获得感恩,这与没有阳光就没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是一样的道理。

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施恩不图报”的观念却深入人心。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何谈“图报”。在家中被宠为“小皇帝”的男孩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从不考虑为了能让他们过得这么舒适父母要付出多大的辛苦。这全都是因为他们缺乏应有的感恩教育所致。

有一位父亲登报要与上大学的儿子断绝父子关系,原因是儿子自从上大学之后从来没回过一次家,也没写过一次真正的家书,他寄回家的都是“催款单”,最后为了骗取父母的钱,他还伪造了若干份学校的“收款通知”。当母亲病危,父亲催他回家时,他又以种种学习上的借口拒不返回。最后,寒心的父亲决定与他断绝关系。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的感恩之心淡漠到了这种程度,确实值得人深思。而且这种情况绝不是个别的或者偶然的,反而已经成为社会中极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孩子对别人的帮助和关心总是非常坦然地接受,并且认为别人这么做都是理所当然的。尤其在对待父母时,这种冷漠的表现尤为突出。

本应该是世界上最亲、最近的人,到头来却成为陌路,这种情景让人看了不免痛心。

家长遇到这样的孩子,总不免唏嘘感叹:“小时候,他是多可爱的一个孩子啊,没想到长大以后变得这样忘恩负义!”其实,家长在指责孩子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是不是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呢?要知道,孩子的感恩之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才能获得,这其中家庭教育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再来看看我们的家长是如何做的呢?很多家长过度的溺爱让男孩在家庭中“养尊处优”,什么都得要最好的,家长也往往对他们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这种畸形的教育使男孩无法懂得感恩,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发生“忘恩负义”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更应该检视自身,给孩子正确的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绅士,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方法1:让男孩学会珍惜别人的给予

如果对男孩的要求有求必应,那么他们就不会知道“有”和“没有”的区别,得到的太容易就不知道珍惜,而不知道珍惜,也就不会懂得感恩。所以,别总是急着满足男孩的要求,让他受一些“苦”,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方法2:让男孩学会表示感谢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也就是说,如果教男孩学会感谢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予他回报。在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环境中长大的男孩必定会充满感恩之心。

方法3:让男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男孩的年龄,指导他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体验一下父母的辛劳;或者让他们参与社区服务,访问敬老院,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有助于他们感恩之心的养成。

鸦有反哺之义,马无欺母之心,羊有跪乳之恩,何况是人呢?所以家长们应该从小就对男孩进行“感恩教育”,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成长为善良大度、彬彬有礼的小绅士。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长期以来,在对待男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显得过于伟大、无私,过于自我牺牲。这种教育方式难免让男孩变成“霸道”的小皇帝,让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男孩不知道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他们自私自利,目中无人,不仅和成功无缘,还很难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因此,对男孩的感恩教育,家长千万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