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名著导读
11073800000033

第33章 推荐书简介(2)

三十卷,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已佚失),约二十余万字。作者王充(公元二七~约九七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人,曾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为东汉哲学家、无神论者。其“论衡”之“衡”字,乃指天平,故“论衡”者,评定当时言论价值之天平也。此书以事实为依据,批评当时的“众书俗文”。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识论上,反对“圣人生而知之”说,强调学用一致,博览古今;人性论上,主张性有善有恶。在形神关系上,其批判迷信思想,提出精气必须依赖于形体,形体死亡,知觉就停止。在历史观上,反对崇古非今,提出“汉高于周”的发展进化思想。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须讲求社会实效,应补于教化。此书以宣传无神论思想和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闻名。

《抱朴子》

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作者葛洪(约公元二八四年~三六四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此书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包罗较系统的道教理论和方术,并保存不少化学、天文、医药等方面的科技史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外篇则多言人间得失,世事藏否,反映出作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张。其说以道为本,以儒为末,具有“内道外儒”之特色。

《神灭论》

作者范缜(约公元四五○年~五一○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人,学于名儒刘王献,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神灭论》旨在宣传无神论,反对佛教迷信。其内容主要论述形神关系,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精神是人类形体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质变,而精神现象依赖于器官,人死后灵魂随之消灭。反对佛教的因果论,打击“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灵魂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更超越以往之唯物论哲学家,是古代无神论的杰作。

《颜氏家训》

七卷,共二十篇。作者颜之推(公元五三一年~五九○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齐文学家。《颜氏家训》主要论述治家之法、处世之道,是辩正世俗之谬以训诫家族子孙的杂集编。其思想以儒家为主,兼及佛道。该书对南北风俗、士人好尚、佛语趣谈、鲜卑语传播俗文字的盛兴、治学作文方法、音韵字训等颇有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风俗史和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齐梁文坛轻靡艳丽之风而质朴典正,开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

《二程全书》

六十五卷。二程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程颐。程颢(公元一○三二年~一○八五年)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程颐(公元一○三三年~一一○七年)字正叔,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二人均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周敦颐为师,为张载表侄,同为理学创始人。《二程全书》乃二程著作的合集。其思想表现在:提出以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及哲学的最高范畴,理既是自然界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他们认为理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灭。提倡格物致知,明心之理,反对闻见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道德修养。主张性善,而性即是理。并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生性与气禀对立。

《朱子大全·朱子语类》

《朱子大全》原称《朱子文集》、《晦庵文集》或《朱文公文集》,共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朱子语类》又称《朱子语录》,作者朱熹(公元一一三○年~一二○○年),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年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又主讲紫阳书院,故别称考亭、紫阳,卒谥文,世称乐文公。在学术上,朱熹继承二程学说,而加以发展,创立了“闽学”,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朱子大全》包括论着、书札、奏章、诗歌等;《朱子语类》则是朱喜讲学语录集。分理气、鬼神、性理等二十六门。二书全面地体现朱熹的各种学术见解,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

《近思录》

十回卷,朱熹、吕祖廉合编。该书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的言论加以摘录,分道体,格学、致知、存养等十四门。是一部概括反映宋代程朱学派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象山集》

三十六卷,又名《象山先生集》,作者陆九渊(公元一一三九年~一一九二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西南),故世称象山先生,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心学”创始人。此书分书、表秦、记、序赠、杂着、诗、祭文,墓志文,程试之文,末附行状、谥状、语录,主要阐述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哲学上,认为“理”是宇宙本体,但又认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断言心是惟一的实在;认识论上,反对研究客观事物,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有万物皆备于?(绢:?心?吾心)”,主张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其学说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龙川文集》

三十卷,另卷首一卷,补遗一卷,附《朱文公经济文衡》等二卷。作者陈亮(公元一一四三年~一一九四年),字同甫,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此书分为书疏、中兴论、问答,酌古论等部分,其成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作者在思想和政治见解上皆与朱熹相左,否认有所谓离开事物而存在的道,认为物质是本源的;赞成变法,提倡注重事业功利以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但反对不利于富民商贾的措施。其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感情激越,雄强豪放,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水心文集》

共二十九卷。又名《水心先生文集》。作者叶挺(公元一一五○年~一二二三年),字正则,温州永嘉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故自号水心居士,为南宋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代表。此书全面地反映作者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和文学造诣。哲学上,认为构成自然界主要物质形态的是五行和八卦等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矛盾的两方面所构成,即所谓的“一物为两”,要辨别认识的真假,应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又提倡功利,反对程朱理学空谈心性;政治上,则锐志改革,主张奋进;文学上,主张“独出肺腑,不规仿为作”。其政论多以经史为内容,分析缜密,论述连贯,详于辩理。

《传习录》

分上、中、下三卷,作者王守仁(公元一四七一年~一五二八年),字伯安,别称姚江,因曾筑室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是陆(九渊)王学派的集大成者,《传习录》一书主要是王守仁平时讲学和解答弟子的语录,以及一些论学书信等。书中重点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心学主张,并提出著名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全书包括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研究王氏心学的基本材料。

《阳明全书》

三十八卷,亦称《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集》。四至三十一卷为《文录》、《别录》、《处集》、《续编》,包括奏疏、公文、序记、信札、杂着等各项,由其门人钱德洪辑。三十三至三十八卷为《附录》,包括《年谱》和《世德记》,由其门人钱德洪、王畿辑。此书不重著书论经,所收多为哲学和论学之源。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传习录》及《大学问》中,其继承并发展陆九渊的思想,提出“心即理”、“无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主张“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另一方面,则以“致良知”来取代“天理”,客观地强调人在道德实中的作用,提高了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知行合一”,主张知行的实践主义。

《王心斋先生遗集》

作者王良(公元一四八二年~一五四一年),字汝止,号心斋,泰明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明代哲学家,泰明学派创始人。师事王守仁,一生未仕,以讲学终生。此书汇集作者的主要哲学著作,旨在阐发“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他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要求从日常生活中贯彻封建伦理道德。主张将安身立命作为道德修养的出发点,追求“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理想社会。经济上,主张“务本而书用”(绢:务本而实用);教育上,认为“人之天分不同,论学则不必论天分”。其思想发挥王守仁的学说,并推向下层,使王学“风行天下”。

《胡子衡齐》

八卷,作者胡直(公元一五一七年~一五八五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人,明代学者。此书是胡氏与其门人讲学之语的汇编。所谓“衡齐”,即凡谈理者,当皆以此书为准之意。书中所言,意在疏通王(守仁)学,但与之差别。如王学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胡氏则认为“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指出天地万物无理。此书纵横恢诡,颇有特色。

《焚书·续焚书》

《焚书》六卷,《续焚书》五卷。作者李贽(公元一五二七年~一六○二年),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号卓吾,又号宏甫。《焚书》包括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四部分。其自序称:曰《焚书》,则答知己书问,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盲,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言当焚而弃之,不可留也。其公开以异端自居,批判儒家经典,而提出“童心”说。“童心者,真心也。”指出道学家出言、行事、作文都属虚假,故“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行”,因其失去“童心”之故。并抨击所读儒家经典“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非万世之至论。同时抨击空谈“天理”的虚伪学者,亦反对“理”或“太极”说,提出“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

《续焚书》则提出:“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还表示无惧当权者的残酷迫害,曰:“我可杀不可去,我头断而我身不可辱”。

《日知录》

笔记名。作者顾炎武(公元一六一三年~一六八二年),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是作者积三十年读书心得以随笔形式记之,分条目整理而成。大体按经义、政事、财赋、世风、礼治、科举、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列目。书中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如强调气节、文章须有益于天下等,都能切中时弊,而开清代朴学风气。全书每论一事,总贯穿经史,参验亲身见闻,穷究根底,考证得失,为后世学者推重。

《明夷待访录》

一卷,二十一篇。作者黄宗羲(公元一六一○年~一六九五年),字太冲,号梨洲,世称梨洲先生,因其故乡名南雷里,故亦称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列“清初三大儒”。“明夷”是《周易》卦名,其意是指太阳落入地中,而比喻贤人遭贬;“待访”则是等待圣明之君前来造访之意。书中侧重论述政治制度、揭露君主专制和宦官专权的毒害。并宣扬民主思想,主张君主与臣子都应为民办事,因为万民是“主”,而君是“客”。同时,主张实行法治,提倡用法治牵制人治。另外,对一些现实问题,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提出工商皆本、平均土地、扩大学校职权、设想实行征兵服役制度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各个方面。

《思问录》

二卷,作者王夫之(公元一六一九年~一六九二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下,人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思想家。《思问录》第一卷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主,指出外界事物不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其中对“动”、“静”原理有所发挥,提出“动”与“静”的相对性,批判无动而静的说法。第二卷则涉及许多科学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历数、医法等,肯定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进化的,并对宋明理学和佛教作了批判。

《张子正蒙注》

九卷,卷首有附录《序伦》和《宋史·张载传》,作者王夫之。张子即张载,北宋哲学家,《正蒙》乃张载之哲学著作。王夫之十分推崇张氏之学,故为《正蒙》作注,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朴素唯物观和辩证法思想,从而批判宋明理学和佛教的唯心思想。他指出宇宙是物质元气构成的实体,而元气不灭。并强调阴阳二气对立统一,提出“独阴不成,孤阳不生”,但认为对立双方最终只有“和”才能解决矛盾。

《读四书大全说》

十卷,作者王夫之。此书以读书札记形式,按照“四书”原来的篇章次序,借用其中某些命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以批判宋明理学。如强调“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言心言性,言大言理,俱必在气上说”,反对程朱的“理能生气的观点”,而提出“理当然而然,则成乎势矣”的历史进化观点。其否定理学家宣扬三代以前是“天理流行”之“盛世”的复古历史观,但某些观点仍摆脱不了理学的影响。

《回存编》

十一卷,作者颜元(公元一六三五年~一七○四年)字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为李(李贽)学派的创始者,清初思想家、教育蒙,是明清之际学者中抨击理学、心学最猛烈的一位。此书以浅近的文字揭露佛教、道教和众道门的危害,劝人不要迷信。全书分《存性编》、存学编》、《存学编》、《存治编》、《存入编》四编。

《孟子字义疏证》

三卷。作者戴震(公元一七二三~一七七七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天文、地理、算学、声韵、训诂均有精深研究,是皖派汉学的代表人物。此书根据训诂阐发《孟子》书中的重要概念,如“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并全面论述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之“理”和“欲”、“人性”、“道”和“气”等基本问题的看法,而抨击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指出“绝人欲”就是“绝天理”,其表现出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曾文正公全集》

一百六十七卷。作者曾国藩(公元一八一一年~一八七二年)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清朝政治家,官至两江总督,直录总督。全集内容豊富,思想深邃。包括奏稿、书札、批牍、十八家诗技,经史百家技、经史百家简编、诗集、文集、求阙斋日记类抄,孟子要略、家书、早谱等,其中奏稿与家书等数十卷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如编练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掘洪秀全尸等,充分呈现清末官场的腐朽没落。政治上,强调重农重战的方针,提出发展耕织、奖励军功,认为老百姓“归心于农”是“治国之要”。其文骈散结合,义理气势并重,并讲求考据、义理、词章,认为三者缺一不可。全书风格汪洋恣肆,情真意切,论说文则简洁透辟。

《仁学》

二卷。作者谭嗣同(公元一八六五年~一八九八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谭嗣同是维新运动激进派,后参与“戊戌变法”而遇害。此书书首有《界说》二十七条,为全书纲领。上卷提出“以及说”,认为世界物都是由物质的“以太”构成,“以太”本身不生不灭,此说肯定物质存在的永恒性,指出宇宙间的各种事物只有“变易”、“聚散”,没有“存亡”、“生灭”。并强调“以太”的不断运动,反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下卷则通过“变易”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思想,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封建纲常伦理。

《大同书》

十部。作者康有为(公元一八五八年~一九七二年),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广东南海人,近代改良派领袖。曾七次上书,要求变法,后来组织强学会、圣学会、保国会,并办报鼓吹变法理论。一八九七年,康有为拥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遭慈禧太后镇压。《大同书》根据《礼记?礼运》大同之说附合《公羊》三世之说而撰,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人乱世、开平世、太平世(大同世),提出实现太平世须去国界、种界、级界、形界、类界,苗界等,人类才能得到自由、平等、和平、民主。书中还抨击封建伦理纲常,揭露社会中贫困、落后、野蛮和愚昧等现象。

《明儒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