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活越健康
11067300000045

第45章 “亚健康”威胁都市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早起身,觉得很不舒服,或是头晕乏力,或是腰酸背痛。去医院,CT、B超一番折腾,医生的结论,你什么问题也没有。于是,你认为医生无能,根本是在敷衍自己;医生认为你无理取闹,疑神疑鬼。

其实,你们两人都没有错,你只是处在了“亚健康”的状态,即“未病”,而并没有真正得病。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症或“第三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根据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一项调查,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的只占5%,被诊断患病的(第二状态)不足20%,有75%以上的人群处在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其特点为上面所说的“自感不爽,检查无病,但活力降低,功能减退”。“第三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由此看来,“亚健康”存在已久,以前常说的“疑心病”就可能是“亚健康”的反映。只是,现在都市生活的紧张和快节奏使得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了“亚健康”的存在。有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岁至45岁之间。

“亚健康”的危害当然是会向疾病转化,但它最大的危险则在于人们对此的漠不关心和忽视,尤其是年轻人。虽说它同时存在向健康转变的机会,但毕竞向健康转变需要长期的努力,而转变为疾病则是不知不觉中的自动发展。所以相比较之下,由“亚健康”转向健康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一方面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日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呈上升趋势。有专家预言,“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更麻烦的是各国医学家对“亚健康”进行了研究,但他们至今未发现特异的致病因素,现有的医学对“亚健康”还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晴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弃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累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统称为“不舒服”的情况,以往的应付之策就是休息一下。而且一般休息之后,这些症状都会消失,所以我们才会不以为然。但如果某个或多个症状经常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就值得警惕了,黄牌己经亮出,需要你采取措施。

过度劳累、嗜烟酗酒、饮食无规律、运动不得当、甚至居住环境通风不畅等等都可能导致“亚健康”。说到底,任何违背自己身体规律的行为都会一点点地攻占你的健康堡垒。小的伤害一时不会发作,但会积累,等到发作的时候,也许就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亚健康”毕竟还不是病,至少用不着“谈亚色变”,只是希望让年轻人了解“亚健康”不应该被忽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