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活越健康
11067300000110

第110章 中年人心理健康亮起红灯

据《黑龙江晨报》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一家建筑公司的职员兰某,大年初九跳楼身亡。促使兰某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并不复杂,单位年初调整机构,兰某被调到了新岗位。为此他整天郁郁寡欢,心灰意冷之际感到绝望,直至产生厌世心理,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哈尔滨先后发生了中年人由于各种压力而企图自杀以逃避现实的事件。其中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正值壮年,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本人深受领导的赏识和学生爱戴,可他却出人意料地服用了大量安眠药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教授格调高雅的书房里,他像睡着了一样伏在写字台上,没有只言片语留给妻女。

有关专家呼吁,社会各界包括单位、家庭和中年人自身,都应该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为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1.为何做个心理健康的中年人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维持身心功能的协调、稳定、和谐地发展。才能随时驱除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一样不容忽视。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以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蚀,还应具有健全的精神状态、心理平衡和调节能力,以应付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人到中年,失去了生理健康是可惜的,而丧失了心理健康则是可悲的。许多中年人因各种原因而忽视了身体健康,轻者中年早衰,重者落下终身疾患甚至“猝死”,而成为“多事之秋”的飘零落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重大损失和永远的遗憾。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并能面向未来,勇于进取,自强不息,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现代医学证明,信仰破灭、压迫感,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多疑、骄傲和自卑、说谎、嫉妒、忧虑、无端恐惧等都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健康。一个徒有强建体魄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将会因不适应社会变化而失魂落魄,碌碌无为,也会因不思进取而随波逐流,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掉锐意进取的雄心,最终被社会所抛弃。

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一般人为之奋进的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斯洛,在和米特曼合著的《变态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11条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与个人的成就有“有价值”这种感觉。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份夸耀自己,也不过份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幻想。

(5)适度的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特别不应对个人在性方面的需要与满足产生恐惧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以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对个人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不作过份的否认或压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个人生活目的中包含利已与利人两种成分。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功夫,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10)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团体意愿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份的阿谀,也不过分追求社会赞许。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给心理健康提出了以下几条参照标准: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大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自尊、自爱、自信、能正确评价自己。

(2)在所处的环境中,对待外界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信任和欢迎。

(3)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对未来充满信心。

(4)能面对现实,并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

作为一个中年人,如果想了解自己心理健康与否,可参照以下几个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应该是个心理健康的人。

你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坦荡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你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你是否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你是否能对复杂的事物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你是否能宽容地待人接物、豁达大度、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你是否能与家人、朋友、同事愉快的相处?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对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心理环境的稳定状态和机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使人能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的心理状态,来适应、协调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精神状态则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轻松稳定的心情,愉快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和环境适应能力。

中年人正处在人生的“多事之秋”,过度的压力,持续的心理紧张都极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精神状态则有利于中年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始终保持心情舒畅,性情开朗,精神饱满。作为中年人,如果能保持心理健康,你将发现自己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并且能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化之于无形,你将发现自己是个生命力极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