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11067000000014

第14章 3 结果和分析

下面根据对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做适当分析,并验证本研究所提出之各项假设。

从相关系数矩阵中可以观察到,各主要解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不高,因此经验估计时不会出现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列出了企业持续营销力与企业持续成长(成长性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计量检验,并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模型1中,与企业持续营销力有关的自变量:营销文化力、营销情报力、战略定位力、产销整合力、过程协调力和利益平衡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成长性指标(销售增长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营销文化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5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1A得到验证,即营销文化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营销情报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10,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2A得到验证,即营销情报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战略定位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32,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3A得到验证,即战略定位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产销整合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04,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4A得到验证,即产销整合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过程协调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4,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5A得到验证,即过程协调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利益平衡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12,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6A得到验证,即利益平衡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销售增长率)越好。

列出了企业持续营销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赢利性指标)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计量检验,并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模型2中,与企业持续营销力有关的自变量:营销文化力、营销情报力、战略定位力、产销整合力、过程协调力和利益平衡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赢利性指标(权益回报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营销文化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27,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1B得到验证,即营销文化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营销情报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01,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2B得到验证,即营销情报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战略定位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1,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3B得到验证,即战略定位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产销整合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2,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4B得到验证,即产销整合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过程协调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3,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5B得到验证,即过程协调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利益平衡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3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6A得到验证,即利益平衡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权益回报率)越好。

模型3中,与企业持续营销力有关的自变量:营销文化力、营销情报力、战略定位力、产销整合力、过程协调力和利益平衡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赢利性指标(资产收益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营销文化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77,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1B得到验证,即营销文化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营销情报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17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2B得到验证,即营销情报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战略定位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8,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3B得到验证,即战略定位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产销整合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21,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4B得到验证,即产销整合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过程协调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0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5B得到验证,即过程协调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利益平衡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8,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6B得到验证,即利益平衡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资产收益率)越好。

模型4中,与企业持续营销力有关的自变量:营销文化力、营销情报力、战略定位力、产销整合力、过程协调力和利益平衡力与企业持续成长的赢利性指标(销售利润率)成显著正相关。其中,营销文化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5,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1B得到验证,即营销文化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销售利润率)越好;营销情报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03,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2B得到验证,即营销情报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销售利润率)越好;战略定位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8,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3B得到验证,即战略定位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销售利润率)越好;产销整合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2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4B得到验证,即产销整合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销售利润率)越好;过程协调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46,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5B得到验证,即过程协调力越好,企业的赢利性(销售利润率)越好;利益平衡力的标准化系数为0.220,与0有显著性差异,假设6A得到验证,即利益平衡力越好,企业的成长性越好。

通过模型1、模型2、模型3和模型4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含义:我国市场的发育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许多领域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对于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需要依靠持续营销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因此,企业若要实现持续成长,就应未雨绸缪,加强培育适合本企业的持续营销力。对于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为制造企业创造良好和公平的发展环境,帮助制造企业创造持续营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