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农药当成宝
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农药在确保农业生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全世界每年的农药总产量已超过500万吨,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尽管如此,化学农药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要。
农药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与其在保证粮食产量方面所起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自然环境中,大约有5万种以上的真菌,能引起1500种植物病害;全世界大约有1800种以上的杂草会与粮食争夺养料和水分,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此外,还有上万种的昆虫能产生各种危害。据估计,如果不使用农药,全世界会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近一半的粮食,经济损失每年达800亿美元。使用了农药,则可挽回其损失的15%。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由于防治病、虫、草害,每年可挽回粮食损失150~200亿公斤,皮棉500~600万担,瓜、果、烟、茶等经济作物因使用农药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也颇为显著。
农药的巨大效益是无可怀疑的,但是,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引起了一些不良后果。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认识到了DDT等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作用,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传粉昆虫等益鸟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因而打乱了生物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引起新害虫的猖獗。另外,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也增加了防治药量和防治次数,大大增加了防治经费。据国外初步调查,目前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有300种左右,其中农业害虫占100余种。
除上述不良后果外,还存在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农药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物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人类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接触到农药。例如,参与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工人和农民接触农药的机会最多,接触剂量也最大。发达国家会通过有效培训和现代化装备来尽量减低工人接触农药的剂量。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这样的条件,工人们会接触到更高剂量的农药,而很多农民在喷施农药时不会穿着防护服装,背负式喷雾器不时会发生泄露。因此,急性农药中毒的事故就经常发生。
普通人也能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接触到农药。农药在释放到环境中后可能在数天、数月或数年都保持活性。在田间施用农药,作物不可避免地附带上了农药残留。另外,作物收获之后,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仍有可能对它们使用农药以防止“变质”。
农药施用到土壤中后会渗入到土壤以及水体中,大雨过后又会被冲入到附近的河流或湖泊里,人们在接触受污染的水时就会同时接触到农药。
农药还会对健康造成长期的慢性影响。这些慢性危害是由于长期的低剂量接触而导致。由农药带来的慢性效应包括癌症、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问题,必须多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国外的一家机构曾经列举了一份可能致癌的农药清单,共有170种农药榜上有名。
有些氯化农药就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在自然降解过程中非常稳定、不易降解的一类化学物,这类化学物质大多数是由人工合成的。一旦释放到环境中,就会存在数年或数十年,许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高毒性,并能在人或动物脂肪组织中富集。最近几十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世界各地广泛地生产,已经成为环境中最普遍的一类污染物,甚至在一些相当封闭的环境中也发现了它们,如北极、深海及山区。
梦里秦淮
提起淮河,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有种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淮的向往,仿若追寻一个久远的梦。
淮河,古代成为淮水。据《舆地志》记载:“秦始皇时,有望气者云‘江东有天子气’,乃东游以厌之。又凿金陵以断其气。今方山石跪,是其所断之处。”秦始皇深信不疑,于是“以望气者之言,凿钏阜,断垄,以泄王气”。由于“水自方山西北,巨流环绕,至石头过于江”,后人遂称之为“秦淮”。不管当初秦始皇对自己的丰功伟业如何满足,后来的建业(南京)却是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
其实,秦淮河本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关于秦始皇开凿秦淮的故事也终究只是一个传说。据《建康志》记载:“秦淮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分别屈曲,不类人功,疑非秦皇所开。”秦淮河有两个源头,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南源在潥水县东庐山,称潥水河。南北二源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汇合形成干流,而后绕过方山,沿途汇集吉山、牛首山诸水,最终进入南京市区。
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交通工具,水路自然成了出行最便利的选择。秦淮流域由于水系四通八达,自东吴开始就成了商业的繁华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曾经撰文形容曰:“画船箫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散钹星铙,燕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过去曾经有一首民谣说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见当时秦淮流域的富饶。
如此秦淮盛景,自然免不了吸引大批才子佳人在此驻足徘徊。说起来还有个被当地人广为传颂的对联娶漂亮的老婆的故事。
话说有一年,有一个姓李的秀才来金陵(南京)赶考,闲来无事在街上散步,忽然看到一大户人家门前灯火通明,好多人在此围观凑热闹。李秀才心中好奇,便走近观看。只见门中间高悬一只走马灯,灯上题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蹄。也许是文人喜爱逗弄笔墨,李秀才一时技痒,遂信步上前,提笔写一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翅。谁知他刚放下笔,就被大户人家看门的拉进府去,原来人家是出联招亲,闺女是当时的有名的才女,才色双绝,李秀才糊里糊涂便做了人家的女婿。后来乡试,李秀才中举。在贺宴上,新娘偷偷看着他越发喜欢,有意再试试他的才学,于是隔着屏风,对着桌上的果品出个上联:因荷(何)而得藕(偶)。李举人反应敏捷,立刻猜到小姐的用意,赶紧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新娘于是心服口服,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写诗《乌衣巷》描绘当时秦淮地区的情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自隋唐以后,秦淮流域开始衰败,但依旧是中原最奢华的销金窟。到了明清时期,甚至出现了有名的秦淮八艳,像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柳如是、董小宛……
解放后,经过几次工业改革,淮河流域最终完成了其最初的历史使命,从原始的商业聚居区变成了工厂林立的工业区。但是,也就是从这时期,秦淮流域的噩梦也开始了。
由于这一地区云集了大量的工厂,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被直接排放进淮河。曾几何时,这条养育了两岸一亿多人民的母亲河,已经变成了一条藏污纳垢的毒龙,成了中国中原地区最大的下水道。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淮河干流绝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下,其191条支流也有一半以上已经变黑变臭。每次淮河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将大量污水向下游倾泻,就会给下游两岸造成严重危害,常常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死鱼飘荡几千米,工厂也被迫停产。淮河流域的许多地区的农民,由于常年饮用受污染的水,肝肿大非常普遍。有的地区10个儿童中,有9个的肝不正常,多年体检,很少有合格的。
至此,淮河彻彻底底地成为了污染重灾区。虽然历经整治,但是要想让淮河恢复往日的风采,已经是难如登天。昔日秦淮的美丽富饶和万种风情真的是只有到梦里才能见到了。
其实,遭受废水污染的又何止淮河,只不过冰山一角罢了。我们在不经意间到处排放污水的愚昧已经毒化了绝大多数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