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11062900000105

第105章 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

宝宝的健康问题是家庭成员和幼儿园老师们最关心和聊的最多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健康理念不仅包括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状态,还包括适应社会能力的健全状态。宝宝的成长阶段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可将宝宝的未来基本定型,所以,宝宝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而宝宝都需要一个美好的童年,造成宝宝心理负担的原因有很多重,而宝宝属于不成熟阶段,一些微乎其微的事都可能对宝宝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所以,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来关注宝宝们的心理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幼儿们的心理健康,其实,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并不难,难的是父母是否具备和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否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为宝宝创设出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环境。

关注宝宝的心理成长

刺激性语言对宝宝产生负面影响。据我所知,有很多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宝宝时,尤其在宝宝们很调皮的时候,对待他们非常的严厉,甚至会当着宝宝的面使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回事,不是给你说过了,不要这样的嘛,怎么还这样”“你怎么不动动你的脑子”“不准你再这样调皮了”等等。

或许父母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想通过语言来刺激一下自己的宝宝,父母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生活当中的这些强硬的话语,命令式的语言,也不是只出现了一次,而是有可能是出现在每一天里。如此长时间的刺激,幼儿们怎么会受得了,怎么会不感到压力和郁闷。因此,多半情况下,宝宝们对父母的表现是敬而远之。

当然,如果是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的大环境中,父母对幼儿当众批评,后果是将会严重伤害宝宝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宝宝可能在今后的人生当中,都难以原谅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父母必须要引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宝宝,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滥用对宝宝的表扬。有一些父母认为,对宝宝的赏识不就是,对他们多说几句好听的话吗?其实不然,赏识的语言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和情境下进行提出,而不是滥用或是乱用,如果是不合时宜的乱用或是滥用,久而久之,宝宝们便会对父母的赞扬不屑一顾。再者他们的心里也会失去原本的具有成长和进步的动力。赏识是对宝宝们心理上的激励,若宝宝的心理始终处于对赞赏饱和的状态,水满则溢。那么,再多的赞赏都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因此,要让父母对幼儿充满赏识的激励性言语发挥作用,就要让父母的赏识成为甘露,慢慢滋润宝宝的心田。

父母身边的教育

对于宝宝而言,最好的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在宝宝身边所进行的教育,所以,父母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首先,父母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觉得自己的宝宝与其他的宝宝有什么不一样,也不要对自己的宝宝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宝宝虽小,但是,大人们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举止表现,从事实上来讲,也都不会逃过宝宝们的法眼的。因为宝宝们对于大人的情绪反应,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大人们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在很迅速的时间内,宝宝就会接受到这种对他不利的信号。

其次,没有哪一个宝宝就是笨的,聪明的宝宝都是被鼓励出来的,所以,父母要多鼓励宝宝,在很多时候,宝宝们只有在得到他人肯定和鼓励时,才会继续和更加努力地表现他自己的优点长处,也才会在他的某一长处或优点处进一步深入发展,进而变得更加优秀,甚至成为了他一生都要追求的目标。

由于宝宝由于经常受到父母们适当和适宜的肯定和鼓励,他们总是沉浸在一种父母给予的爱和自由中,因此,这类宝宝不仅在心理上比其他的同类宝宝健康,而且在长大以后,也更加容易成为社会栋梁。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的教育是如影随形的根深蒂固的一种教育,对于宝宝们心理健康与将来是否成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生活中,父母比较容易产生比较的心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家里的宝宝不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如其他家庭里的宝宝。这样势必就会对自己家宝宝,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厌恶和不喜欢的感觉,进而促使父母在语言上刺激宝宝。在很多方面,都对宝宝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长此以往,如果父母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思维模式,宝宝将会一味地受到来自于父母的这种异样的眼神和举动,长此下去,宝宝当然就没有了会帮助他积极进步的心态,他也将会处处觉得敌人一等。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想要培养出健康且全面发展优秀的宝宝,那么,你就一定要在心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凡事自己不要太敏感,不要总是有一种不正确的比较心理,要顺其自然,放开心思,来正确引导你的宝宝,宝宝自然也会感觉到你变了,那么,在不久的时间内,你将会发现他也在变。

不同年龄宝宝的心理特征

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时期时,他他们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他们的心理特征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所以,父母总是用那一种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宝宝,这样做显然是不科学和片面的。要根据日常实际发生的事情和问题,以及宝宝的性格心理特征,来选择用什么样的最佳方式来解决和处理。而不要片面的认为宝宝只要能吃能喝能睡就会健康的成长,实际上,宝宝们从一来到人间,他们就有他们自己的心理活动,并且由于每位宝宝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心理特征也不同,父母在平日里就要多进行观察和体验,通过宝宝的哭笑,眼神和一举一动,来了解宝宝们内心世界。只有这样父母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宝宝们解决他们的心理疑惑,或其他的问题。也就是说,有关宝宝的很多问题都是与宝宝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关系。父母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家宝宝的心理状况,不仅可以预防宝宝的心理问题,而且遇上什么问题才都更加容易获得解决。

对待宝宝的过失

宝宝由于年幼,并不像大人们似的积累有很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在生活中他们的能力不强,面对许多的是非也不清,犯错误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也不足为怪。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宝宝稍一犯错,便会严厉去训斥宝宝,使得宝宝连改错和学习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否定了,以至于到了后来宝宝还是什么也不会,还是事事都依赖于自己的父母。因此,面对宝宝的过失,父母首先是要接受他的错误,然后,还要鼓励他勇于尝试的勇气,再教给他正确的做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宝宝总有会做成功和正确的一次。所以,面对宝宝的错误,父母也不必着急觉得宝宝学不会,事实上,宝宝们都很聪明,关键是引导方法要正确。

基于道理,要心平气和地讲,要耐心细致和讲清道理,不要让宝宝心理上感到委屈。记住千万不要对宝宝们动武,因为打骂宝宝会直接伤害宝宝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宝宝觉得这是父母的一种无理和粗鲁的举动,因为宝宝幼小,无论从身高和体重上都不是大人们的对手,此时他就会想如果自己要是快快长成大人了,就不会再受父母的欺负了。宝宝们种的心理活动和反应,都将会促使他对父母产生不信任和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品德和人格。

所以,面对宝宝的不论什么样的过失,都不可以对宝宝动手打他或是骂他,要以道理来说服和引导是父母最最明智的选择!另外,当宝宝受屈得不到亲人的安慰和鼓励时,他就会封闭自己,长时间不与他人进行言语上和心理上的交流,以至于宝宝孤独感逐渐的形成。所以,父母在这方面也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斯波克博士箴言:

当宝宝犯错时,当然父母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的,但是有一点父母需要注意,那就是假如一方批评,一方袒护,就会使宝宝是非混淆,更加分不清什么是对和什么是错,不愿意接受正确的教育。批评教育宝宝的目,不是为了让了父母出气和让宝宝服软,而是要宝宝认识都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鼓励宝宝心情舒畅地改正他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要揪住宝宝的错误不放,进而伤害宝宝的自尊心和打消宝宝成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