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
“锄奸杜降,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菜根谭》
“译文”
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之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了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一切好的东西也都被咬坏了。
“现代释评”
人在面临绝境时,大多有三种状态:一是坐以待毙;二是全力挣扎,以死相拼;三是竭尽自己的智慧,积极地寻找摆脱的办法。第二第三种状态给那些暂时得势的征服者以深刻警示,那就是斩草除根固然重要,但是置人于死地也往往容易激起更大地反抗,反而会在瞬间成败易位。因而在征服者已经把被征服者置于必败之险地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给其留有一点“生”的余地。
人们都承认在《三国演义》中体现了人性的很多智慧。都乐于读三国,喜欢看三国。的确是这样的。《三国演义》中就有不追穷寇的事例。在曹操平定河北后,率领将士包围了壶关……曹操当时下令:“城池攻破以后,把俘虏全部活埋。”可是一连打了几个月,城池都没有打下来。
大将曹仁进言说:“围城一定要让敌人看到逃生的门路,这是给敌人敞开一条生路。如果你告诉他们只有死路一条,敌人就会人人奋勇守卫。况且城坚粮足,攻击只会伤亡人马,围攻更会旷日持久。如此下去,不是什么好办法。”曹操采纳了曹仁的意见,城上的守军投降了。
这是因为曹操的种种出色的表现,他才曾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之一,才成就他自己的雄图霸业。
“论典”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穷寇勿迫,归师勿遏,围师必阙,此用兵之法也。”——《孙子·军事》
“译文”
所以用兵的法则是,敌军占领高地不要仰攻,敌军背靠高地,不要正面迎击,敌军假装败退不要跟踪追击,敌军的精锐不要去攻击,敌人的诱兵不要去理睬,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阻击拦截,包围敌人要虚留缺口,敌军己到绝境,不要过分逼迫。这些,就是用兵的法则……
“现代释评”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曰: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裴松之《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合追之,郃曰:“军法云‘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张郃作为一员大将,是深谙兵法的,所以他对于《孙子兵法》中的“穷寇勿迫,锐卒勿攻”是很清楚的,尤其对手又是以智谋见长的诸葛亮,但是,很可惜他只是将官,不是元帅,必须听命于他人,于是遗恨而死。
《易经》上曾云:“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当然也可以说“穷寇勿追,为鼠留路”是一种宽容。但他更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因为宽容是相对差异而言的,世界的多极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就是一种差异,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就需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宽容谅解;宽容又是相对过失而言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不“一棍子打死”,“浪子回头金不换”,也都体现了一种宽容的精神。
《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质就是强调要以仁爱之心待人。后借以表示要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要注意处处体谅爱护别人。这就是儒家倡导的有名的“恕道”。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为什么不讲“己所欲者,可施于人”呢……
说明儒学先贤们对人性中“不仁”的一面早已有了警觉。事实上,“己所欲者”也确实不一定是“人所欲者”,因而也就不一定“可施于人”;因为“人各有志”,“萝卜青菜,各人所爱”,是不可强求一律的。
民间谚语说得好:“得罢手时须罢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或作“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是与人结交,不可过于计较,能放手的就放手,能宽容的就宽容。
清代硕果山人《训蒙增广改本》有“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留得人情千日在,人生何处不相逢”的话,也是劝人话不要说死,事不要做绝,凡事要想着为自己留下后路。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事篇中就告诫我们说:“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穷寇勿迫”也是用兵的法则之一。“穷寇勿迫”后来成为一条成语,意为敌军已到绝境不要过分逼迫,以防其最后挣扎,狗急跳墙,造成我方的损失。在古代实践中……也不乏紧追穷寇而误中拖刀之计的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