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
“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处世悬镜》
“译文”
宁可忍受胯下爬行之辱,大丈夫的志向也不能因此有丝毫的动摇。
“现代释评”
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文字涉及到六个故事: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代的开国君主文王在商纣王朝为西伯侯时,曾被纣王囚禁于狱中,文王利用这段时间,将八卦重选组合,变成六十四卦,形成流传至今,影响极为深广的《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游说一生而未能打开局面建功立业,在外无立足之地,于穷困潦倒之中又回到故乡鲁国,静下心来修定鲁国史书,这就是著名的《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楚国的大夫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怀王不纳忠言,反而将他革职流放到湖北、湖南一带,屈原悲愤满怀,在流放途中写出了千古传唱的《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编写史书《国语》时,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在仕魏时不幸遭到陷害,受了“膑刑”(剜去膝盖骨),后来用计逃往齐国,在齐魏之战中,他与齐相田忌用“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道,声名大著。他的兵书《孙膑兵法》是流传下来的古代最早的著名兵书之一。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秦国丞相吕不韦(相传是秦王政之父)在秦王政上台后……被免去丞相之职,并迁徙到蜀都。吕不韦与他的门客作有《吕氏春秋》一书,其中有“八览”,故又称《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之一韩非子,在秦国遭到陷害下狱,又被毒酒所害。身后留有《韩非子》一书,《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报任安书》是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信中,司马迁引用了历史上一些德才杰出而命运坎坷的著名人物在身处逆境之时反而更有作为的事迹,勉励自己,决心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创作。
司马迁不是无的放失、无病呻吟,而是真正事有所出。原来司马迁因为立陵一案,为李陵求情,而触怒汉武帝,将司马迁治罪下狱。这时司马迁只能面临着三种无法抗拒的抉择:一是拿钱“赎罪”,二是伏法受诛,三是接受“腐刑”。拿钱“赎罪”,司马迁“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伏法受诛,司马迁心有不甘,他“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史记》还“草创未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尚未实现,这么轻易地受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死得轻于鸿毛;剩下的路,只有下“蚕室”,受“腐刑”。而腐刑所强加于他的人格污辱,“极矣!”“虽累百世,垢弥甚尔!”“颇识去就之分”的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一句话,他忍辱求生的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将自己宝贵生命的无上价值奉献于世,留给后人。而一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将饱含自己辛酸耻辱鲜血泪水的《史记》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司马迁
司马迁真可以做到死而无憾、万死不辞了!孟子曾经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号召人们舍生取义。然而,当人们面临随着肉体死亡,理想与信念也将付之东流且无人可以“继承遗志”的时候该如何处置,“亚圣”并未给以明晰精当的答案,倒是后来的司马迁“身体力行”为人们做了表率。
司马迁慕前贤,追往事,思来者,身残处秽而撰《史记》,他以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行动,锻造了自己垂昭千古的灿烂金身,并因此而与历代圣贤齐名。身处逆境而不馁,蒙受耻辱而发愤,无论在何种艰难困厄的环境里,都不轻易放弃自己生命的追求,都不动摇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都要坚韧顽强地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他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关头,毅然忍辱求生,“就极刑(腐刑)而无愠色”,为了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著,为后人留下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的文学历史巨著。
毛泽东很早就读过《报任安书》,被司马迁的精神所深深感动。1944年他写的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论典”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
“译文”
战争胜败的事是很难预料的,不怕挫折,能经受失败打击的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这个地方人才很多,若能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是说不定的。
“现代释评”
小不忍则乱大谋,两千多年来,项羽一直令人感叹唏嘘、追思怀念,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于他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李清照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史学家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而杜牧却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并且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况且亭长曾对项羽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话语。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卷土重来未可知”,是杜牧的无限感叹,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
也许从道德人格上来说,项羽是个真正的英雄,人们对待他也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项羽的个人悲剧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他霸业的失败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但是,假如他真的能像杜牧所言,也许历史还会改写,况且,无论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低头、不认输的。项羽无法忍受屈辱,没有体悟到“忍”字的重要性,所以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英雄。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的这段话,才真正道出了大丈夫的本色。要想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就一定要学会“忍”,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