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35

第35章 抱残守缺,柔顺全功

“论典”

尝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剥》也者,《复》之几也,君子以为可喜也。《(决左)

》也者,《(女后)》之渐也,君子以为可危也。是故既吉矣,则由各以趋于凶;既凶矣,则由海以趋于吉,君子但知有悔耳。悔者,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众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岂若是不公平?

——《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我曾研究《易经》中讲的道理,考察盈虚升降的原因,才知道人是不可能没有缺陷的。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没有总是十全十美而没有一点缺陷的。“剥”卦蕴涵着相对应的“复”卦,故而君子认为得到“剥”卦是可喜的。“修”卦,暗藏着相对应的“遘”涡,所以君子认为得到“修”卦,也仍然潜伏有危险。所以本来是吉祥的,由于吝而趋向于凶;本来是凶的,由于改悔而又趋向于吉。君子只知道了有悔。知道了悔,所以才忍受得住缺陷而不敢去追求过于完美的东西。小人时时要追求完美,则吝和凶也就跟着来了。

众人常有不足,而一人常十全十美,这也是因为天道屈伸转化的缘故,难道真会如此不公平吗?

“现代释评”

“抱残守缺”源自西汉时期的一个故事,据《汉书·刘歆传》记载: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侍郎(内廷侍从皇帝,传达诏命之官职)。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爱不释手。经过研究,刘歆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便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汉哀帝(刘欣)知道此事后,就命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古书的义理。但诸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等建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此事。刘歆对众博士的这种态度很气愤,给管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公文,对此提出了批评和抗议。

刘歆在信中写到:这些博士不学无术,孤陋寡闻,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们的私念,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念,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由于刘歆的言词痛切,引起了博士们的怨恨并因此遭受到了诽谤。后来,刘歆自请做了个地方小官。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了“抱残守缺”这句成语,原意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现多用以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但是,在世界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时,恍然发现,原来在必要的时候“抱残守缺”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文学家孙犁就曾在他收藏的一部《西游记》上批写了一篇书箴铭言,“淡泊晚年,无竞无争……抱残守缺,以安以宁。惟对于书,不能忘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勿做书蠹,勿为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天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为累,是高水平……”这是他读书生涯的概括总结,也是他修身养性悟出的至理名言。

曾国藩的不追求完美就是一种智慧,孙犁的安于现状也是一种智慧。这就像中国画讲究一个“留白”,留有余地让人自己去思索,去探求,去想象。可见“抱残守缺”,是个非常严肃的美学问题。

有时候,“抱残守缺”也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中国是一个山水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人是山水的附庸,山水才是灵魂,山水之灵之魂在于空蒙有无中。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取山水之意自然清逸飘渺。画中有黄鹂惊起,喜鹊踏枝,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短咏,引你长思若水,常忆如流,在“怀旧空吟闻笛赋”的意境中,让你不知不觉地感受时光的白驹越溪,而此刻你其实早已“到乡翻似烂柯人”了。所以,那淡淡的留白像平湖秋月……波澜不兴,悠悠燃古意,落日故园情……人生没有完美,只有缺憾!抱残守缺才是永恒……

“论典”

“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全集》

“译文”

我在这种诸事不顺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办法,仍然坚持一个“悔”字,和一个“硬”字。

各种弊病,都是因为懒惰而产生的。懒惰则什么都放松了,一放松就对人的要求也不严格了……因而办事就不迅速。只要一处迟缓,其余的地方就处处懈怠了。

“现代释评”

曾国藩,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位毁誉参半的领袖!他组建湘军,振兴清庭军政,尊为中兴第一名臣;他效法泰西,力主富国强兵,被称洋务运动先驱;他义理考据,成就斐然……公推天下文章领袖;他杀人如麻,“刽子手”、“曾剃头”,生前闻名令胆丧;他割地求和,“大汉奸”,“卖国贼”,身后骂名仍不绝。

他写下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戎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不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宴起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他以自己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而他认为自己能够功盖天下而保身于世,就在于自己的“柔顺”。柔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忍,是一种明达世事的忍耐。是为了在高峰上不跌倒、不退步的忍。

众所周知,我国拳术门类,虽以姿势不一,而殊其名称,然其最大派别,则不外内外两家;

内家主柔,劲蕴于内;外家主刚,劲显于外,内外之分意即在此。外家盛于少林,内家则溯源于武当,武当即张三丰所创之太极拳也。因其渊博精深,流传民间久远,期以古代黄老哲理,合乎现代科学实用,以阴阳相济,动静相依,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为内涵;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制强,以巧制拙为特色,是一种道技兼修之拳术。

可见,柔顺是一种策略,一种方式,无关于其他,只要你自己认可了,它就是一种做人的大智慧。

可以试想一想,这天你没有上班,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只剩下你自己在家看门,而你正在忙着做一件要紧的事,陡然间,电铃猛响起来,你听到了,是立刻怒火冲天?或是频频默语:“来的这个人对我是好的,来的这个人对我很重要?”在麦克阿瑟将军身上曾发生过一件奇迹:在反攻马尼拉大轰炸中,他正在一条隧道尽头的穴洞里指挥作战,忽闻参谋长请他过去一下,而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尤其在猛烈的炮火袭击下,更需要高度的心平气和。当时我在想:我的参谋长对我永远是好的。麦帅说,“我这样想着才走下去几步,就听到轰隆一声,把我的地下指挥室炸垮了!”你扭转过心头逆势,期盼万事顺遂当口,并没有什么把握。突乎其来的不速之客对你是好的,究竟是怎么一个好法,料来毫无所知。只不过如此一想,就会导致出一个坚强的信念……这信念并不迷信万事如意,妄想大发财源,而是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坚信天下事的发生,无不有其当然与所以然。在如此心境里,任何人来叩门,你也就不会恼怒他的打岔了。这是日常生活的技巧之一,是不是谁也办得到?不!这不是容易办得到的。一定先要有这样的信念,而后始得在杂乱无章的生活里逆来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