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兵法》
“译文”
所谓态势,就是根据是否对我有利而采取灵活机动的行动。
“现代释评”
春秋时期,伍子胥请孙武出来相助吴王时,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伍子胥说:“孙先生明了天下局势,胸中韬略无人能及。请您快讲,现在何为大王心腹之患……”孙武微笑着说道:“专诸已将王僚杀死,王僚的儿子庆忌率领军队逃到楚国,被封为爵士,庆忌勇冠三军,迟早要归报杀父之仇,岂非大王心腹之患?为此,孙武才献此小计,这不过是个字谜而已。”孙武起身,将酒窖的门打开一条缝:“你看——”夕阳最后的光线闯了进来。孙武一说是字谜,伍子胥便恍然大悟。
伍子胥蘸着酒在手心写了一个“间”字。
孙武一把攥住伍子胥,哈哈大笑:“英雄的见解总是一样的啊!”说着,忽然激动起来,滔滔不绝说起兵法,“明君良将,超人智慧,可称之为先知。先知,并非祈祷神鬼,并非以经验推断,并非照搬往昔之战,必须从得知敌情的人那里得到。这便要使用间谍了。用间之计,有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的选用,关系最亲,赏赐最厚,任务最秘密。间谍之计无所不用,这是最微妙的事情呐!既然那庆忌擅于用兵,勇武过人,既然吴国初兴,还在休养生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指派间谍,打入庆忌身边,探得最机密的军情,使我们相机而动,伺机破之。或许,间谍抓住机会取了庆忌首级,一了百了,何患之有?”伍子胥连连称善。
相机而动,灵活应变原本是古人兵家法则之一。意思是在战场上要时刻注意根据战局变化形式,分析敌我状况,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对方迎头痛击,避免不利局面可能给自己造成的损失……但是这一理念后来被广泛地运用到政治、经商等领域,成为行之有效的法则之一。
“论典”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孙子兵法·九变篇》
“译文”
所以,将帅能够精通以上九种机变的灵活运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以上九种机变的灵活运用,虽然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带兵作战不精通九种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现代释评”
攻守无定式,当相机而动,集中兵力和火力将敌全歼。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说话能力,交流能力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现在几乎在所有的求职环节中,都有必须过的一关——就是招聘口试。因为你的饭碗,你的前途和命运就在这几分钟,几十分钟里悄悄决定了。
作家柳青有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招聘工作中的笔试、口试(面试),无疑是准备应聘者人生道路上的紧要一步。
所以,应试者除了要做好文化及专业知识的准备,还要加强口才的训练,努力过好招聘的口试关。但是,现在的考试是“考无定法”,“考无定势”。这就要求每个求职者都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例如,节目主持人的招聘,就需要考查应试者的灵活应变能力。
一次,江苏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评委向一位女选手提出这样一个活题目:“假如你向观众介绍主要演员时,头脑里一时记不起这位演员的名字了,怎么办?”这位女选手机灵地说:“如果这位演员很出名,在观众中已有影响,我就对观众说:‘你们大家都知道他(她)的大名吧?’观众中很可能有脱口而出的。我正好顺着报出来;如果这位演员不太出名,我就把话筒递给这位演员,偷巧地说:‘请你向观众作自我介绍吧。’用这样的变通办法逃出一时的尴尬境地。”评委及现场观众对她的灵活应变能力表示赞赏。
所以说,用兵之法,贵乎取势,相机而动,顺势而为。处于危局,宜相机而动,合理分配兵力……御险于身后。
“论典”
“处大事贵乎明尔能断,处难事贵乎通而能变。”——《处世悬镜》
“译文”
处理大事最重要的是清楚而且能够决断,处理难事最重要的是学会变通而不死板。
“现代释评”
有人曾经归纳对付逆境的八大法则,其中有一条就是“灵活策略、随机应变”。因为,许多成功的经营者,常受限于过去的经验窠臼,产生思考盲点。惟有灵活应变的处理原则,才能克服挑战!
例如,在谈判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事情,要求谈判者具有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与应急手段相联系,巧妙地摆脱困境。当遇到对手逼你立即作出选择时,你若是说:“让我想一想”之类的语言,会被对方认为缺乏主见,从而在心理上处于劣势。此时你可以看看表,然后有礼貌地告诉对方:“真对不起,我得与一个约定的朋友通电话,请稍等五分钟。”于是,你便很得体地赢得了五分钟的时间。变,攻敌之必救,务求掌控战局的主动权。当然,人毕竟是活动变化的,不是一截死木头,所以出手的时候还要掌握好时机,要懂得灵活应变,否则再完美的招数也没有用处。
以平和的心态,剔除浮躁,冷静的回忆你所选定对象经历的历史,思考它的成因,归纳它的运动趋势,把握发展的脉络,再回过头来,联系眼前的片段,根据事实的走向,实施相应的对策,相机而动,就一定能够收获现在,取胜于未来。
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出现什么事情。但是可以未雨绸缪。因为其若不可抗者,得毋有生物本身之发展有偏,临变不能回旋应付之因素在吗?假如不落一偏,其或能灵活应变什么,未可知也。此本身发展方向之有偏,即我所谓歧误之岐也。而歧则由误来。何以言之?所以,不断地培养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