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11056800000032

第32章 不愿意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行为:不愿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①不愿意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对于一个3 岁孩子来说很正常。但是孩子的责任感应从两三岁起就要开始培养。

②孩子的责任感并非天生,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让孩子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方法。

3 岁的嘉嘉在家里玩过玩具后从来都不收拾,玩到哪里就把玩具随手扔到哪里。虽然妈妈也经常对嘉嘉说:“玩具从哪拿的,不玩了就要放回哪去。”但嘉嘉对妈妈的话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屋子每天都被嘉嘉弄得乱七八糟,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自己收拾干净。妈妈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觉得嘉嘉是男孩,将来要做大事情的,不做这些收拾家务的事情也无所谓。

像嘉嘉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很多家长都充当着孩子“帮手”的角色:孩子玩球,爸爸妈妈负责捡;孩子玩积木,摊开了一大片,不玩了就由爸爸妈妈负责收起来;孩子玩小火车,爸爸妈妈负责把火车找回来并放到原处。

而有的妈妈为了能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就把孩子的玩具丢掉,来对孩子进行惩罚,有的孩子的确从妈妈的举动中受到了教育,而有的孩子却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更加不愿收拾,和父母对立起来。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大多与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关。因为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时,他们非常喜欢“自己来”,当孩子看到家长收拾玩具时,往往也会上前帮家长一起做,之所以他们后来不愿收拾玩具,多半是曾经受到过父母制止。比如,很多家长对孩子收拾玩具的事情不看重,觉得孩子现在还小,收拾玩具等事情属于家务活,是家长或者保姆要做的事情,用不着让孩子来做,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自己做了。家长从思想上就没有重视让孩子收拾玩具这件事情。所以,孩子不收拾玩具,一是家长对孩子没有这个要求,二是即使孩子有这个想法,多半都被家长拒绝了。而有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完的玩具,但是在孩子还没有做的时候,家长就主动帮孩子收拾,当孩子觉得不用收拾也没有什么损失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去做。有的时候孩子自己正好想收拾一下,可爸爸妈妈却以“你太小了,别磕着手”为由拒绝了孩子。

让孩子收拾玩具,其实也是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并非天生,也不会在长到一定年龄后自然形成,而是通过平时生活中的培养形成的。现在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啃老族”,其形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责任心缺失的原因,有的人会心安理得于“啃老”状态,就是家长没有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结果。他们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就会觉得理所当然。

责任感从孩子两三岁起就要开始培养。如果您想培养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或者是能为父母分忧的女孩,就要在孩子到了两三岁时,对孩子进行有关责任感的教育。让孩子收拾玩具,是培养其责任心的一种有效方式。那么,具体在生活中,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呢?

(1)尽量让孩子自己做

当孩子看到家长收拾玩具的时候,有的孩子也会主动过来帮爸爸妈妈收拾玩具。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一起做,不能阻止孩子,并且还要表扬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或者其他奖励形式,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强化,渐渐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这个习惯。在初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然后逐渐增加孩子的工作份量,切勿一下子就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

(2)把收拾玩具当成一个游戏

孩子的好奇心很大,也许他们前一分钟还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手里的玩具,一转眼就被其他的玩具或事情所吸引,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去拿别的玩具,而把手里的玩具随手丢在一边,忘记了收玩具。这时您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去玩别的玩具了,送刚才的玩具回家吧!”这种拟人化的说法,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把玩具“送回家”。

(3)让孩子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也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要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的好习惯,而不是把“扫尾”的工作推给家长,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非常有益。也许孩子现在年龄尚小,做得还不够好,家长不用在意孩子收拾的结果怎样,关键是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该引导并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宜由父母替孩子承担后果,以免给孩子提供逃避责任的机会,使孩子责任感不强。

(4)要履行自己的诺言

从小教育孩子,自己答应了别人、许下了诺言就要尽全力履行诺言。比如,当孩子答应了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就一定要做到,让孩子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当然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果您答应带孩子去公园,就一定要兑现;许诺给孩子买什么玩具,就一定要给孩子买,不能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欺骗孩子。

§§第五章 看行为知心理,如何科学地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4岁的孩子变得更加能说会道、古灵精怪,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今天想学这个,明天又想学那个,兴趣和厌烦交织在一起,好奇心强而又不懂坚持;虽然有时候会因“输不起”而哭闹,但却不会因此而减少对游戏的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