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网络江湖防骗46招
11056300000046

第46章 网上叫卖奔驰,砰然心动的低价

眼下,寻宝、鉴宝、拍宝,叫卖市场火热。藏友、叫卖师却呼吁:叫卖市场水深!这水深火热的背后真相如何?网络叫卖活动到底有没有欺诈行为?现时,各种汽车交易网站上频繁出现“低价销售二手走私车”的广告,在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价值40万元左右的奥迪A61.8T进口轿车仅售5万元,你信吗?

汇出六万元,汽车打水漂

“走私、海关罚没车,宝马730只需12万元、奔驰S600只需14万元、佳美2.4只需3万元;雅阁2.4只需4万元;尼桑蓝鸟2.0只需4万元;桑塔纳帕萨特4万元……”随便点击某个汽车叫卖网页,就会有大量这种吸引人的卖车信息传播。如此低价,有的连实际售价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货到付款,包上牌照”,其真实性到底如何呢?

吴先生在QQ旗下的“拍拍网”上看到一条出售二手车的信息:两厢的飞兔轿车,只要1.5万元。他在9月11日上午与对方联系。对方是个男的,操广东口音,说:“如果要车,先汇1000元定金,杨经理会和你联系的。”吴先生按照对方提供的账户,向一个叫皮卫聪的户名打入1000元钱。

9月12日晚6时许,一个自称杨经理的人打电话给吴先生,说他会在13日早上到金华,让吴先生当天上午9时在国际大酒店门口等他,并让吴先生再汇1.4万元到皮卫聪的账户上。吴先生见买车有望,很爽快地在13日上午将钱如数打入。过了没多久,吴先生接到这名自称杨经理的人打来的电话,说钱已经收到了,但在提车前还要再汇1.1万元。吴先生就按他说的再汇了一笔钱。过了一会儿,杨经理来电说:“钱收到了,送车的会把车子送过来的。”

半个小时后,对方没有出现。他打电话过去一问,对方说由送车的人跟他联系。过了半个小时后,一名自称甘正义的男子打电话给吴先生,说车子已送到广场,让他先把路上的费用8500元汇到原先的账户上。吴先生照办了。过后,自称甘正义的男子又打来电话,说要给送车的人6500元辛苦费。吴先生还是照办。再后来,这名男子又接连打来电话,要求吴先生汇钱。吴先生提出见面后给钱,可对方坚持要他先汇钱。吴先生只得按照对方的要求,分3次汇去了2万元。对方还是没有露面,反而向吴先生索要保险金1.5万元。吴先生这才发觉不对,于当天下午2时许报案。

除了第一次在武义汇的1000元,随后的7次都是同一天汇出。8次共汇了6万元。吴先生说,这个跟斗栽得太大了。

他在付定金前,自己打过“预防针”——到“Google”上搜索过“网上汽车诈骗”,也查过对方的信誉度,蛮高的。更可笑的是,他打电话给杨经理要求退钱时,对方竟然说是送车的甘正义连人带车跑了,他也被骗了,还要求吴先生再汇8000元,他另外送一辆车过来。

“希望我这个典型披露后,没有后来人再犯。”吴先生无奈地说。

网上叫卖汽车属于网络拍卖的一种方式,而网络拍卖是网上消费的热点。它们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购物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投诉。据美国消费者联盟统计,在收到的所有与网络有关的投诉中,网上拍卖的消费者投诉量已经连续6年高居首位。

网络叫卖的二手车网站上一些豪华车价低到让人难以相信,几万元就能买到高档豪华车。这不免让人心动,而且广告上申明验车成功再付钱,怎么会有这样的馅饼呢?为什么网友会一而再再而三陷入这样的圈套之中呢?

1.叫卖汽车中介为主,虚假消息多

由于大多提供网上拍卖网站扮演的往往只是一个类似中介的角色,他们只提供一个网上拍卖的场所,至于网页上拍卖的是什么货物,货色的真假如何,质量情况,拍卖人的信誉怎样,网站对此很难进行保证,因而也不会对这些问题负任何责任。

2.低价诱惑网友入圈套

为了以低价诱惑消费者入圈套,骗取钱财。“低价二手车”出现新骗局,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准了喜欢上网的消费者。

3.法律盲点难以规范

目前,我国对包括网上拍卖在内的各类电子商务还没有直接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网上拍卖纠纷日益增多,法律盲点一定程度上造成是非难断。

低价汽车,陷阱重重

网络叫卖汽车存在诸多问题,假意降价和网络欺诈是汽车叫卖的两大元凶。卖方在网络叫卖会通过虚构拍品、或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不履行交割手续等,侵害网友的合法权益。下面就是一些在网上低价购买二手汽车所导致钱财付诸东流的案例。

1.推辞不让看车,最好能送车到家门口

欧先生是福建人,一直想买一辆成色和性能都不错的二手汽车。不久前,他上网时无意点击了一个二手车网站的链接,进入到一个名为“国际二手车”的网站,平时市场售价均在几十万元以上的高级轿车,在这里售价只要1至9万元不等。

欧先生拨通了网站上留下的电话,电话中,自称姓金的经理告诉欧先生,他公司的二手车是法院以及海关扣下的车,原来都是私家车,不仅保养得好,而且大多是九成新,如果真的想要,价钱还可以谈。几番讨价还价,双方在价格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欧先生在福建,二手汽车的销售地在天津,如何看车和验车呢?

金某给欧先生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可以来天津看车,但是看过之后就必须买下,没有商量;二是可以派人送车到福建,并且派去的人可以在当地帮助办理过户和上牌手续,这些费用全部包括在买车的费用中,但是必须先将1000元定金汇到指定账户。欧先生交了1000元以后,还是没有收到对方送来的车,上网一查,才发现很多网友都跟自己一样陷入网购汽车的陷阱里了。

2.只要密码不要账号,一样提走卡里的钱

吴先生在手机上收到一条能出售海关查没的走私轿车短信息,吴先生与对方谈妥花68万元购买一辆“奔驰”和一辆“凌志”轿车。若在市场上,这两辆车起码得售200万元以上。

于是,吴先生根据对方要求,在虹口提篮桥一家农行分理处办理了金穗卡借记卡,同时存入了68万元。数天后,对方打来电话称,为确定吴先生的资金是否已到位,让他告诉金穗卡的卡号和密码。吴先生想想反正金穗卡在自己手里,对方无卡又提不走钱,便把卡号与密码全都告诉了对方。

5天后,吴先生在农行的自动取款机上查询卡内存款,结果发现打进去的68万只剩下270元了!

3.伪造虚假的卖家资料,骗取买家信任

四川的张先生上过这样的当:“那是圈套,就是骗钱,一般没有正规交易场所,联络方式就是电话,所以根本没有可信度。我受骗之后还调查过手机号和银行卡号,都不是本地的。手机是外省的,银行卡应该是捡到的身份证或者是假证件办理的,他们很狡猾,不会让你查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报警也无济于事。”

4.低价售车信息轰炸,无孔不入

只要登录各大门户网站汽车频道,就可在论坛里随处可见低价出售二手车的广告。从论坛的跟帖上看,很多网友都留言表示此类信息是骗局。

一家门户网站汽车频道的主编杨先生,在提到这类广告时显得很无奈:“我们频道的论坛里天天都能看到这样的信息,但我们也很无奈,没办法拒绝发帖人发帖。现在只能由专人负责,随时删除这些信息。其实稍有经验的网友一看到这些低价二手车信息,就知道是骗人的。这些骗子把此类信息在全国的各个网站上四处发布,用无孔不入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锦囊妙计:坚持现场看车,索取全部证件

网上低价二手车销售诈骗有4个共同特征:一、他们解释车会这么便宜的理由主要是车为走私车、海关罚没车,急需用钱,所以廉价处理;二、只在网上留一个手机号码,不留固定电话,也不留公司地址,即使留下了公司地址,也非常模糊,如上海浦东、深圳罗湖、广东东莞等;三、都需要一两千元不等的定金先打到账上;四、他们登记的手机号码卡号归属地与“公司”所在地不一致。网友们要善于分析,根据其中的特征,学会方法,防止被骗。

1.不要贪婪便宜低价的汽车

当网友跟骗子联系的时候,自己想要哪种车型骗子都会说有,而且骗子会把车况编得天花乱缀,而且会告诉网友包手续包上牌照包送货,一问价钱,低得似乎让自己感觉是在卖废铁。便宜东西背后往往是有猫腻的,最好不要随意相信网络的低价信息。

2.亲自到专业市场购买

如果网友一定要选购二手车,必须亲自到专业市场来选购,特别是要找专业人士对车辆进行试驾,以确保车辆车况正常。

互联网上叫卖低价走私车的行为完全是骗钱的,因为海关对走私车的处置程序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要向社会出售,首先会进行公开拍卖,而不是在网上叫卖,且价格也不会低得那么离谱。

3.通过中间人的桥梁,较少交易风险

如何才能确保自己在付钱后能收到当初在网上叫卖时认定的汽车呢?最好的办法是去找一个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中间人,一般是律师或中介公司。买主把钱先交给中间人,中间人通知卖方,卖方即把汽车交给中间人,由中间人转让买主验货。买主验货满意后,中间人才把钱付给卖方。如果买主验货后不满意,中间人会把货物退还给卖方,把钱还给买主。这样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能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

4.坚持现场看车,索取全部证件

现在买二手车的途径很多,信息来源很丰富,尤其是网络,由于其开放性的特征,难免充斥一些虚假信息在里面。大家要注意鉴别,看到此类信息后,一定要有所防范,对低于市场价很多、且声称急于出手的车辆信息要坚持现场看车,索取车辆的各种证件,对外地车辆要进行全国车辆信息防盗抢联网查询,同时在车辆档案所在地车管部门核档,作进一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