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学会低调,适当示弱。你被人嫉妒,往往是你已经有了某方面优势。再说,我们做的事情,社会已经给了我们回报,包括名与利的回报,何必还要在大家面前炫耀?那样,即使不是有意的,也无意间贬低了别人。有些优秀的人们很少遭别人嫉妒,就是由于他们不张扬,不炫耀,保持低调,善于示弱。这是消除或淡化嫉妒的智慧。当然,示弱应该是不经意间的。
三是继续努力,再创成功。俗话说,不嫉妒人家当了皇帝,却嫉妒邻居吃了红烧肉。这就是前边说的,可比性越大越容易被嫉妒。所以,被嫉妒者还应继续努力,创造更大的成功。当你的成功大大超过别人的时候,别人感到你已经高不可攀,对你也就没有了嫉妒,只剩下羡慕了。你自己也就告别了“失落”。
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心路迷障:我这次是怎么了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心灵故事:
我在一家公司策划部工作。前不久,公司为一个项目要策划部的几个人每人拿出一份方案,然后,由公司高层在几份方案中择优选用。不用说,这对我们策划部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检验。谁的方案中选,不用说奖金红包必会加码,而且据说策划部的经理就要晋升,空下来的经理的位子也许就会到手呢!
于是,我们几个人都暗中使劲,我更是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每天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也真怪了,越是这样,越是脑子不好使,平时的灵感也不知都跑了哪去了。结果勉强交出了方案,连自己都不满意,自然是被拿下。奖金啊,红包啊,经理的位子啊,统统离我而去。
平时我的策划方案总是比较出色的,很受经理的赏识。可我这次是怎么了?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
心理透析:因为目的颤抖惹的祸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关键时刻掉链子?是因为目的颤抖惹的祸。
什么叫目的颤抖?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给小小的绣花针引线,事先激发他们不同强度的目的性,比如设置价值不同的奖品。结果发现,被试目的性越强,越全神贯注地努力,手越颤抖得厉害,线越不容易引入。由于手的颤抖是目的性过强造成的,所以,心理学家就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目的颤抖”。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的目的性过强,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目的颤抖。太想写好字,你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你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出创意,你的脑会颤抖!传说中的神射手后羿,原本百发百中的功夫,却在夏王面前表演射靶心时,以失败终告。这是因为太在乎那个黄金万两的赏赐,让双手颤抖了。美国著名的高空走钢丝演员瓦伦达,原本有一双在钢索上如履平地的脚,却在最后一次演出中,从钢丝上掉下来。这是因为过分在乎这个最后一次的结局,使双脚颤抖了。
为什么会出现目的颤抖?
《庄子·达生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从中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
颜渊问孔子说:“有一次我经过一个深渊渡口,摆渡人撑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撑船可以学习吗?’摆渡人说:‘可以的。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即使没看见过船也会熟练地撑船。’我问其中的原因,他却不告诉我。请问他的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撑船,这是因为他熟悉水性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没见过船就能熟练地撑船,是因为他视深渊为陆地上的小丘,视船翻为车子倒退一样。他对出现在眼前的翻船如倒车一样毫不在乎,心里若无其事,怎能不镇定自若呢!用瓦器作为赌注心里非常轻松,用带钩作为赌注心里就有点害怕,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慌意乱。博弈技巧本是一样的,越到后来顾虑越重,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身外之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就会笨拙。”
这最后几句的原文是:“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这个“外重者内拙”,也许是对目的颤抖根本原因的最好解释。
现代心理学进一步解释说,所以出现目的颤抖是因为,目的性越强,就越害怕达不到目的,就越害怕失败的结果。越是害怕失败的结果,大脑中反而越容易出现失败的图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把球打进水里”,这时,他的大脑里偏偏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神经系统,使事情不是像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结果呢,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由此看来,目的颤抖虽然表现不一,可说到底,不论是手颤抖,还是脚颤抖,还是脑颤抖,都是心在颤抖,都是因为心台太低,心量太小,对眼前的名利太在乎了,太看重了,乱了方寸。其结果,渴盼消磨了自信,恐惧蛀蚀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追寻成功的路上,不知道多少人就是这样毁在目的颤抖面前。
心灵跨越:把“目的”扔得远远的
那么,我们该怎样战胜目的颤抖,怎样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下面这个很平常的故事里,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
他是小镇上最早开肉摊的,多年经营,练出一手过硬的砍肉本领。不管你要买多少,他一刀下去,保准丝毫不差。因此,他有了“神一刀”的美名,他的肉摊也名声远扬,生意自然红火。
那天,一个不服气的包工头来了,把3000元钱拍到桌子上,说要3.3斤带骨的,6.6斤全瘦的,9.9斤肥瘦两来的,如果一两不差这钱就全归你了。有人在一旁鼓动他:“那就快砍吧!”而他转过身去,一遍又一遍地磨刀,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久,他抬头瞅瞅包工头:“这三份肉我给你砍了,你按斤按两付钱,额外的我一分不收。”只见他说话间手起刀落,三份肉很快就割好了,上秤一称,果真份份丝毫不差,围观的人赞不绝口。
有人问他:你咋不收下那3000元呢?他憨厚地笑了:“见钱眼开,心里就会长草,长草就会心慌,心慌就会手抖。如果我心里想着那3000元,十有八九会下刀没了准,那就不仅丢了手艺,还叫人家笑话。”
这“神一刀”师傅的手没有颤抖,是因为心没有颤抖,没把那3000元放在心上,也就是没把那个目的放在心上。战胜目的颤抖,就是战胜自己的心。
人生岂能没有目的?目的性,是人的行为所独有的特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目的。由于人的行为有目的性,就能根据预见到的结果来行动。然而,目的本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如果太看重那个目的,如果将目的变成赤裸裸的功名利禄,当作重压背负在身,每前进一步心里总计较着这个“目的”,那么,巨大的牵累与莫名的恐惧,就会惊扰我们的心灵,羁绊我们的手脚。如此,我们如何去约见那个成功的自我?
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我们应该有人生的理想,有生活的目标,有行动的目的。但是,人生的智慧在于,在考场上,在赛场上,在职场上,在商场上,在官场上,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名利场上,我们都需要把“目的”看淡一些,多一份感恩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勤奋少一份贪求,多一份踏实少一点浮躁。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更应该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远的,让自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平心静气,气定神闲。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关键时刻岂能不多一筹胜算?
走出职业方向的迷茫
心路迷障:我到底该如何选择
多年的心理咨询中,时常听到年轻人关于职业方向的迷茫故事。也是,职业方向问题,的确是年轻人首要的人生课题,难怪为此年轻人有那么多困扰。但是,心理咨询的实践又一再证实,年轻人的职业迷茫,大多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只要拨开自己心灵的迷雾,就会走出职业的迷茫。
下面这个女孩的电子邮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我两年前年大学毕业,学的是英语专业。我不是那种很刻苦的学生,但也算努力。只论考试成绩的话还算不错。大四时考研,因为努力不够和一段感情的牵扯,没有考上。然后忙着找工作,也是屡屡受挫。这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始招募志愿者,我就报名了。初衷是想亲自到祖国的西部去走走看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现实并不总是随人愿的。后来才知道还必须有一部分要留在省内从事一年的农村远程教育志愿服务。到最后,我真的被留在了省内,而且还被分到了离家很近的一个县。
我被安排到这个县下面的一个镇政府。现实和理想有很大的差距。在那里,主要负责远程教育,这项工程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平时也为别的办公室帮忙。因为是机关,工作特点是忙时忙死,闲时闲死。年底要应付各种检查,常常弄得人精疲力竭。但是年初或没事时却把一个个活人闲得要死。
其间,我考过两次公务员,毕业当年国考,以笔试第一进入面试,却因发挥不好或者说别人有关系,而被刷下来了,很遗憾。第二年省考,可能是还没从那阴影中走出来,发挥得不理想,而且是考得越来越没底气。
眼看服务期将满,又要面临选择的时候,家乡县城那边统一招考老师、医生、村官。我满怀希望地回去报老师,却被告知不是师范方向,不能报考。无奈之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能报了村官。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最终考上了村官。结果是和人事局签了三年的合同,人事代理性质,也没有编制的,三年后也不知道会怎样。就这样,以每个月1000元的价格就把自己卖了,还卖了三年!
我被分到了一个离家很近的乡镇。刚去那半年我们的身份是村委会主任助理,主要负责配合各村综治工作,更多的时候在机关,同时别的部门有劳动量大的活时,也会找我们干。平时没活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去的同学就坐在镇政府机关那聊天。半年就在这忙忙碌碌和无所事事中过去了。今年春天,我们被分到了具体的部门,我分到了计生办。来到这边后,才知道这边的工作量之大,工作之琐碎。以前在镇政府那边,没什么事的话,下午就不用去了。在这边,上下午都要盯班。而且计生工作业务性很强,至少三个月才能掌握。乡镇基层工作其实很无聊的。想想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只是为了一些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事跑来跑去,真的很恨自己!
现在的我很迷茫。不知是否还要继续在这机关混下去。我这个人比较内向,也没有什么心计,没什么主见,所以我觉得自己不适合从政。而且女生在从政中并不占优势。看看现在的新闻就知道,大部分领导都是男的,我只能干个小职员什么的。再说,我也不怎么喜欢领导别人。
可是走到了这一步,我不知该如何突围。我的专业现在的工作很少用得上。我考过了英语专业八级,周围的同事知道了,都说厉害。但那有什么用呢,那更能证明我比较无能,是个高分低能的人。我是本科,也是同事中为数不多的高学历的人。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乡镇上才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呢,只要你能干活就行。而且提拔的大多是有关系的。
我想考公务员,可复习状态不好。今年省内招考公务员我又报了,本来不打算考的,但看到别人都报了,我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上了!我总是这么没主心骨!
我想做翻译,可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没有一个回音。他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自己这两年把专业也忘得差不多了。这一年半清闲稳定的机关生活,也使我变懒了,没有勇气再去面对重新找工作的压力。
我想考研,可依现在的条件有很多困难。一没有时间,上班时间占去了大部分,二没有环境,周围的同事很少有考研的,三没有毅力,自己的坚持性很差。而且年龄越来越大,今年是我的本命年,24岁,这个年龄在大城市可能算小的,但在我们农村就是大龄青年了,该谈婚论嫁了。
可我真的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过了,我还是想出去闯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要是今年的我还不做出一个选择的话,那么只能是顺着原来的路走下去。我不知道是该破釜沉舟,扔掉现在的工作出去找一份对口的工作呢,还是边工作边考研,还是就这样安安心心地在这干下去?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容易患得患失的人,而且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心里很没数。我不是一个能坚持的人,遇到困难会退缩。我是一个惰性很大的人。同时我是一个矛盾的人。我渴望精彩的生活可又不愿面对太多的困难压力。这些我都知道,但面对事情的时候还是改变不了自己。马老师,您觉得我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心理透析:职业选择上不同的价值取向
很明显,女孩这样一封长信,简单的几句回复是很难奏效的。女孩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女孩为什么陷入职业的迷茫?应该给女孩怎样的心理帮助?反复阅读来信,思之再三,我给女孩复信谈了自己的看法:
仔细阅读了你的来信,马老师想起一则童话。童话说:一头驴子正想吃草时,见到两垛青草。他发现一垛嫩绿而富有营养的青草,就想吃这一垛青草,却发现另一垛青草也嫩绿而富有营养,又想吃那一垛青草。究竟该吃哪垛青草才是?驴子徘徊于两垛青草之间,犹豫不决,难做取舍,最后竟然饿死了。
听来这童话不免让人感到可笑,可仔细琢磨,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时常有这故事的影子。虽然我们未必像驴子那样竟至饿死,却也时常面对不同目标是那么难做取舍,犹豫不决。
我们经常要面临选择。如果面临的不同目标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当然不算问题。问题就在于并存的目标中,如果每个目标都有引人之处,但只能选择其一,这时候各种不同目标之间就会发生冲突,进行选择就会出现困难。你的情况就是这样。读了你长长的故事,归结起来你想说的就是一句话:想去重新闯世界,又留恋眼下的工作安逸清闲,想留住这份安逸的工作,又向往外面的世界。就是说,你感到两个目标对自己都有有利的一面,都有所向往,但是,每一个目标又都有不利的一面。于是,你犹豫不决,不知道选择哪一个目标好了。这就是你所说的迷茫,对吗?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说自己“患得患失”,依我看倒是人之常情,面对选择没有谁不去计较利害得失。从这个角度说,你走出迷茫的出路就在眼前,找一个安静的去处,拿出一张白纸,花一点时间,把你面临的选择目标的利弊,一项一项地分别开列出来,把利弊得失真的搞清楚。这样,利弊得失,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你也就不难作出选择了。
如果你说,即便我看清了不同目标的各自利弊,我也很难选择。因为每个目标都有诱人的一面,都有点让人不舍。这就不是怎样选择的问题,而是必须学会放弃的问题了。无论两个目标各自有怎样的吸引力,你必须要学会放弃一个目标。什么都想要,那是小孩子的异想天开,没有人给我们这样的满足。所以,必须要学会放弃。一旦你决定放弃了一个目标,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灵也就归于安宁,你的职业选择也就告别了迷茫。
最后,如果让我们做一点深入的分析,你会发现真正让你迷茫的,并非两个目标怎样选择的问题。那么,让你陷入迷茫的究竟是什么?
表面看来,让你感到迷茫的似乎是该选择哪一种工作:是守着现在的清闲工作,还是重新去找一份工作?实质上让你迷茫的是该选择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工作:是逃避困难贪图清闲,还是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用你自己的话说就是:是“混”,还是“闯”?如果是“混”,是逃避困难贪图清闲,即便你换了一种工作,又有什么意思,又哪里来的精彩?如果是“闯”,是不怕困难努力进去,任何平凡的工作也一样干得有声有色,也一样可以创造精彩。
你在来信中说,“我想考公务员,可……”,“我想做翻译,可……”,“我想考研,可……”一句话,“我渴望精彩的生活可又不愿面对太多的困难压力”。这一切反映的不正是工作心态的问题吗?如此心态真是够“矛盾”的了。
说到这里,马老师想说,努力进取固然好,贪图清闲也不是错。在职业选择上,有人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够多挣钱就好;有人不太在乎钱多少,只要清闲就好;有人不太在乎累不累,也不太在乎钱多不多,只要能够干自己喜欢干的就好。如此等等,反映的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职业价值取向的不同,不必做道德高下的评判。问题是,总体来说,收获和付出总是成正比的。任何美好生活都是对一个人努力工作的回报。希望生活多一份美好,就必然要多一份付出。既想要精彩生活,又想要轻闲安逸,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吗?
心灵跨越:悟透甘蔗没有两头甜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动机推动的。而人的动机又常常是较为复杂,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动机起作用的。当这些动机不能同时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动机的冲突。你既想要精彩生活,又想要轻闲安逸,面临的就是双趋冲突。
在双趋冲突中,两种都想得到的东西如果有好坏之分,人的动机冲突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而事实上往往是想得到的都是挺美好挺有用的东西。这时的动机冲突解决起来才更为困难。但是,现实就是这样,鱼和熊掌兼得的时候是不多的,我们面对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常常不能同时拥有。既然美好的东西不可能都得到,怎么办?必须有所放弃。放弃的东西并不就是坏东西。在好坏之间人是较容易放弃一面的。困难的就是面对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该放弃的也要放弃。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有时候放弃某些美好的东西,不仅会带来许多现实的好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意味着我们人格的成熟。你已经二十四五岁,正在走向成熟,应该开始学会放弃了。
有句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说到这里,你当然领悟到了,别再“矛盾”了,别再空想两头好事儿都归自己了。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问清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或者说有怎样的职业价值取向。如果自己是想要“精彩生活”喜欢拼搏闯荡的人,就不要说那么多“可是……”,就会选择破釜沉舟扔掉现在的工作,去闯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自己是想要“轻闲稳定”喜欢安于现状的人,就不要再想着“外面的世界”,就会选择安下心来做好现在地工作。
交流至此,你也许说,您最终也没有帮我做出选择啊?是的,心理咨询师不能帮你做这样的选择,再说即便有谁想帮你做出选择,也不管用。何况马老师也没有那样的智慧。但是,相信我们的交流会激发出你自己的智慧,你会靠自己的智慧走出“职业方向”的迷茫。
几天后,我收到了女孩的第二次电子邮件。我知道,我又遇上了一位合作很好的心理求询者,她的反馈就令人欣慰。她说:
今天看到您的邮件时,很是一阵惊喜。我上大学时经常在图书馆看杂志,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特别愿意看您对咨询者的回复,很到位,对我们年轻人很有帮助。前段时间偶尔翻出大学时的读书笔记,看到了当时记录的您的邮箱,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我的困惑发过去了,没想到您这么认真的给我回复了,真的很感谢您!
您不愧为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看了您的分析,我明白了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在哪里。您说的对,甘蔗没有两头甜,面对事业方向不能总是既想这样又想那样,不能患得患失,人生必须学会有所放弃。有了恰当的放弃,也就有了恰当的选择,也就告别了职业迷茫。我知道,具体的选择只能由我自己决定。谢谢您给我的指点,我会把您的来信再好好研读几遍,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让自己不再迷茫。再次感谢啦,呵呵,有问题的话,再通过邮件向您请教吧。祝马老师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一个心理咨询的故事结束了。我们看到一个女孩走出了职业迷茫。但愿更多的年轻朋友走出职业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