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52

第52章 鸡鸣狗盗

齐宣王带着遗憾走向天国,太子田地继位,是为齐滑王。比起父亲齐宣王,齐滑王精明干练,眼里不揉沙子。那位在吹竽乐队里混吃喝的东郭先生混不下去,灰溜溜逃走,为我们留下“滥竽充数”的典故。老王在世,孟尝君尚知收敛,新王登基,孟尝君和三千门客肆无忌惮。明察秋毫的齐滑王注定无法与擅权跋扈的孟尝君长久和平相处下去。恰在此时,秦国泾阳君作为人质来到临淄。

泾阳君公子芾是宣太后亲生儿子,秦昭王的胞弟,也是秦昭王最大的威胁,因为宣太后有意让泾阳君做秦昭王的王位继承人,以杜绝像秦武王死后王位空缺引起的骨肉相残的悲剧再度发生。秦昭王表面老实厚道,唯母命是从,骨子里精明狡猾。平时若想把泾阳君安排到列国做人质,宣太后不会同意。现在国际形势紧张万分,合纵国伐楚大获全胜,下一个目标即是秦国。此时必须缓和与齐国的敌对关系,恢复友好邦交,泾阳君是不二人选。

齐楚两国争霸,泾阳君前途难以预料。死在齐国才好,秦昭王心中嘿嘿冷笑,突然脑里又闪出智慧的火花,请孟尝君到秦国来。右相樗里疾死了,魏冉拜相。宣太后在内廷,魏冉在外廷,内外事务均把持在两人手里。孟尝君一旦到秦国,魏冉势必让出相位。请孟尝君到秦国拜相比泾阳君去齐国当质子更能缓和两国紧张的关系,宣太后不得不再次同意。

秦、齐两国争霸天下,秦国虎狼之国,孟尝君去关中无异于羊入虎穴,上千名门客齐声劝阻。孟尝君做出出乎众人意料的选择,去!

不是孟尝君想去,而是不得不去。齐滑王找他谈心,“摆在齐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继续和秦国作战,直到把秦国彻底打垮;第二条路与秦国和好。两条路的目的相同,灭燕、灭宋、取淮北。”

继续作战,孟尝君势必得罪有可能一统天下的秦昭王。最重要的是,孟尝君从齐滑王的眼睛里看得出,那是渴望他离开的眼神,哪怕一年,两年,齐滑王要抓权。

孟尝君带着门客们从临淄来到咸阳。他为秦昭王精心准备了一件礼物,那是一件天下无双的礼物,华丽珍贵、价值千金的狐白裘。狐皮裘常有,狐白裘不常有。狐白不是狐皮,是狐狸腋下的皮毛。狐腋下的皮毛最为轻暖,狐腋纯白,故名狐白。十几张狐狸皮一凑就能做一件袍子,多少狐白能做一件袍子呢?恐怕需要数百条狐狸。所谓“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一代雄主与战国第一大精英贵族会面。两人会面没有摩擦出耀眼的火花,倒生出一片刀光剑影。孟尝君拜秦相,泾阳君到齐国做质子,意味着战国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结成同盟,意味着两国将宰割天下。

赵武灵王慌了,那时赵雍没有死。齐、秦称霸,赵国怎么办?赵武灵王给秦昭王施加压力,促使其免去孟尝君的相位,并给秦国另行安排了一个相邦——楼缓。赵国有什么资格给秦国安排相国,骑在秦国头上指手画脚?因为赵武灵王有恩于秦昭王,是他送秦昭王回国的。赵武灵王深知秦国内部君权与后权的矛盾,他与宣太后联手施压,秦昭王招架不住,罢免孟尝君’下令严密监视孟尝君住所。

孟尝君是个人才。得罪了人才就不能让他活下去,否则后患无穷。秦昭王懂这个道理,孟尝君也懂。孟尝君连夜召集门客们开会研究办法,有人提议走女人路线,贿赂豢昭王的宠姬。

孟尝君依计而行,挑选一个嘴皮子功夫最厉害的门客去。没一会工夫,门客兴冲冲回来,看样子一切顺利。孟尝君兴奋异常,知道现今社会没有活雷锋,忙问道:“她要什么条件?”

托人办事,有条件就好办,怕就怕不开条件。门客道:“秦王宠姬要狐白裘,她见过您给秦王的那件,神魂颠倒好些日子啦,狐白裘一到,立即释放您。”

孟尝君全身血液像被冰水浇透,通体冰凉。门客道:“性命攸关,钱财身外之物,您别痛那件皮衣啦。”孟尝君哭丧着脸道:“别说一件皮衣,一百件老子也不心疼。没有哇,只此一件,别无它件。”

秦王宠姬真是聪明人,钱多得是,狐白裘却不多,物以稀为贵。“怎么办?”孟尝君两手一摊,挨个问门客。

平时大鱼大肉养着的门客们闭嘴不言,大厅里一片死寂。正当孟尝君心灰意冷之时,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有办法,可以试试看。”

大家一瞧,声音从墙角发出,那里蹲着一位平时最受冷落的门客,因为他一不会打架,二没有口才,三不会出坏点子,总之无用之辈。孟尝君被那句话热起的心又凉了一半,“你能有什么办法?”

门客懦懦道:“我会狗叫,汪汪。”

孟尝君怒道:“我知道你会狗叫,你到我府里来就因为会狗叫,我现在要的是狐白裘,不是狗白裘,拜托听明白再发言。

门客仰起了头,信心满满道:“我不光会狗叫,还会偷东西。”

狐白裘搞到,与献给秦昭王那件一模一样,因为原本就是同一件,狗门客从秦宫仓库里偷出来。

“好,好,好,有功。”孟尝君拍着狗门客的肩膀笑道:“回去住上等房,坐名车,吃鱼吃肉。”

狐白裘送去,释放令下来。“女人办事效率就是高啊。”孟尝君叹息道:“抓紧时间快走,晚了我们就完啦。”

造假大师也有。门客们伪造假身份证、假通行证,护卫着孟尝君迅速出逃。一行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急匆匆如漏网之鱼、丧家之犬,玩命往东跑。逃到秦国最后一道关卡函谷关已是深夜三更。

繁星点点,夜色沉沉,关门森森。秦国法律,鸡鸣开关。孟尝君道:“不行,不能等到天亮,迟则生变,想办法提前过关。”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人家不开关怎么过。函谷关,秦国重要的军事边镇,重兵把守。我们不乏武林高手,但也打不过千军万马。孟尝君环顾门客们,“谁有办法?”

这一回孟尝君有些底气,狐白裘都能搞到说明这帮门客不光能吃能喝,真能办事。果然,一个黑影说道:“我有办法,我会学公鸡叫!”孟尝君大喜,鸡叫开关呀,忙道:“回去住上等房,坐名车,吃鱼吃肉。”

鸡叫了,惟妙惟肖,真像一只大公鸡。人夸不好使,公鸡们认同才是真的好使。函谷关的公鸡惊动了,齐声打鸣。战国时代没有钟表,早晨全凭公鸡报晓,谁晓得公鸡会报错时。守兵们觉得怎么才睡下天就亮了,骂骂咧咧开关门,也没查出这帮人证件造假。孟尝君毕竟做过一年秦国相邦,证件还是认识的。

一行人出得函谷关,如鱼人海,唱着歌往齐国奔。众人不再觉得鸡鸣狗盗两人贼眉鼠眼长得别扭,以前他俩和谁在一块谁觉得耻辱。孔子真是大师,论语道尽天下真理:“三人行必有我师。”

孟尝君途经赵国,赵国人久闻孟尝君大名,争相一睹君颜。谁知孟尝君又矮又小,众人大失所望,嘲笑道:“原以为薛公魁伟雄壮,是个大丈夫,原来是个眇小丈夫也。”

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不仅不礼貌,还很危险。

狼狈不堪的孟尝君心情正不爽,听到奚落,更加恼怒。众门客抡起刀剑,砍瓜切菜一般,斩杀数百人,屠灭一座县城宣泄郁闷之气后扬长而去。倒霉的赵国人。

孟尝君靠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侥幸脱险,运气实在好得很。有个人没有孟尝君的好运气,他的地位比孟尝君还要高上一等,可惜手下没有鸡鸣狗盗之徒,难逃厄运。

就在孟尝君逃回齐国的路上,南方的一条大道车水马龙,楚怀王应秦昭王邀请来到武关结盟。楚怀王不该来,因为楚国内外交困,今非昔比,已经没有与他国结盟的力量。楚国令尹昭睢和屈原不主张楚怀王去秦国。楚怀王不相信秦国会不顾国际影响,扣留他国国君之事在春秋战国时代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是,任何事都有第一次。

楚怀王企盼凭借个人勇气为楚国缓一口气。秦昭王信中明确表示助楚国反攻韩、魏,报垂沙兵败之仇。当楚怀王来到武关时发现秦昭王根本没有来,迎接他的是秦国的黑衣甲兵。秦国人要求楚怀王向秦王称臣,楚怀王当然不肯,遭到软禁押往成阳。

楚怀王也不是善良之辈,从合纵开始楚怀王就骗人,只不过张仪和宣太后技高一筹。宣太后和秦昭王不相信反复无常的楚王,他们相信凭楚王肉身怎么也能换来一块土地。谁知楚怀王越老骨头越硬,死活不肯给国内下令割地。

扣押楚怀王,宣太后和秦昭王下了一招臭棋,引起天下人的愤慨。回到齐国重新担任相邦的孟尝君组织起新的合纵,齐、魏、韩三国联军再次出动,目标直指秦国。秦军避其锐气,主动撤人关内。匡章率三国联军杀到函谷关,秦军闭关不战。孟尝君怒气不息,三国联军驻扎关外长达三年之久,一度攻破关城。

秦昭王只得割地求和,战争打了三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三国也不想继续打下去,同意讲和。由于秦国与韩、魏接壤,韩国和魏国各取所需,一家收了一块失地,齐国颗粒无收。三国伐秦不能算成功,因为秦国没有被削弱。此时此刻,齐滑王和孟尝君玩起猎人与狡兔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