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优雅女孩的100个要领
11049300000044

第44章 044别对金钱太贪婪

物质只是身外之物,它对于人的意义也只不过是供一时之需而已。可现在的一些孩子们对于金钱盲目推崇,讲究吃穿玩、互相攀比、铺张浪费、追求名牌、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等不良风气正在孩子们身上蔓延滋生。

吃--

追求贵族口味、洋口味。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的境况都不见好转,唯独在中国生意红火,到里边就餐的大多是孩子或者是家长陪着孩子。一斤50多元的外国糖果,68元一盒的新加坡饼干,七八十元一斤的美国苹果,都是孩子们的新宠。

跟着广告走。娃哈哈、健力宝、汇源果汁、可口可乐,电视上有什么,孩子们就喝什么、吃什么。在学校的垃圾箱里,随处可见各种高级饮料的空盒子。

穿--

追求高档、名牌。如今的校园里,西装革履、名贵衣裙屡见不鲜,各种名牌衣装更是比比皆是。有一群小学生,曾经为了比谁的鞋子是名牌而争得面红耳赤。在学校里,"洋装领袖"和"名牌公主"是许多学生崇拜的对象。许多名牌,成人都不一定知道,孩子们却能如数家珍。

讲究一次性消费。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衣服的淘汰频率高是很正常的。但有的衣服还能穿,孩子却嫌破旧而弃之如敝履。有许多孩子的衣服买过后只穿过一两次就束之高阁,甚至压根儿没穿过。

玩--

近年来,孩子们花费在玩上的消费也越来越多。电子游戏、高档玩具、桌球、看电影,有的孩子甚至还出入舞厅、夜总会等,一个晚上的消费额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所能想象的。

用--

孩子的学习用品也开始讲究高档、精美、新奇。许多孩子书包稍旧便不肯再背,文具盒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新买一个。用笔要用派克的,买书要买精装本、豪华版。一个城市孩子的学习用品往往够农村孩子几个人用。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女学生,还开始购买名牌化妆品、装饰品等。

一些父母,过分关心孩子的吃穿玩乐,任其消费,一些家长习惯于金钱奖励,每当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用钱奖励,价码不断攀升,导致在很多孩子看来,金钱越多的人越幸福,金钱越少的人越悲哀。其实,幸福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思想和意念去看待金钱。

比尔·盖茨认为,自己的成功只与个人努力有关,而与金钱多少没多大关系。确实,盖茨所有创业的钱都是他自己在上学之余打工挣来的,而从来没有向父母伸过手。

众所周知,盖茨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

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而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盖茨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盖茨经常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人生在世,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并不在于他所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意念。

在金钱面前,每个人对待财富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只有对金钱不贪婪的人,才能用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财富。

过分关注物质,甚至到了疾狂的程度,将极大地扼杀人的生命力,剥夺人感受生活和人生乐趣的能力,削弱人的创造能力,打击人的上进心和自信心。父母培养孩子对待钱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要让孩子知道,金钱是有用的,但不能用它来度量人生。获得金钱有许多技巧,但不能失去诚实、正直、关怀、慷慨、自我牺牲等品质。

2.家境并不宽裕的父母应当告诉孩子自己的收入,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攀比。如果孩子坚持要买一件名牌衣服,父母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她:"咱家买不起!"同时,教育孩子懂得要使生活过得更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将来要靠自己自食其力。

3.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她懂得劳动和收获之间的关系,鼓励孩子利用假期去参加公益劳动或者勤工俭学,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父母挣钱的不易。

4.只要孩子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就必然要与钱打交道。当孩子手里有了钱,父母就应该指导孩子学会用钱,理智消费。

金钱能让人拥有物质条件,但不能代替所有的美好精神品格,很多东西都是用金钱所买不到的,比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