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11047400000099

第99章 信誉与名誉的选择

要在信誉与荣誉之间进行取舍,就更可以看出一个人品行的好坏。历史上,为谋求一己之荣而不顾信义的,不乏其人,这种人只能给自己留下千占骂名;但能不计个人荣辱而取信于人的,也大有人在。这类人把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淡,即便由于意外的原因而无法信守信誉时,他们也会于心不安而深深自责。

20世纪前期英国妇孺皆知的军事将领托马斯·爱德华·劳仑斯,长期转战于阿拉伯国家,后来却由于英国当权集团的原因,使他失信于阿拉伯人民。因而他深感良心有愧,拒绝接受英王的授勋,并且自动退出政治舞台而隐姓埋名。他的品行,曾得到丘吉尔的高度评价。

劳仑斯一生与阿拉伯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几次去中东,进行过考古工作和勘测工作,对中东风情作了详细的了解。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加上他对阿拉伯风土人情的丰富知识,劳仑斯被派去中东,协助英国政府扶持的由侯赛因父子建立的傀儡政权。从此,劳仑斯踏上了中东沙漠游击战争的舞台,并一举成名。

长年的沙漠游击战,使劳仑斯完全适应了纯粹的阿拉伯游牧战斗生活。他与阿拉伯人民并肩作战,为推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四百年的统治,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深受阿拉伯人民的信任。而劳仑斯也一直向侯赛因父子保证:整个阿拉伯地区在战后将组成一个统一独立的国家。这使阿拉伯人民对他寄予厚望。

谁知在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却与法国达成秘密协议,对阿拉伯人民实行分而治之:这个协议使劳仑斯震惊,他痛感自己被出卖而失信于阿拉伯人民,因此,他断然拒绝接受英王的授勋,并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劳仑斯一生本来就十分厌恶扬名,加上感到良心受到了谴责,便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可是,许多专门猎取名人轶闻的记者对其穷追不舍,劳仑斯只好几易其名并专心于写作。后来在一次车祸中,劳仑斯失去了生命。

劳仑斯一生,以其建立的战功令人瞩目,而他那因失信(虽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自责,对名誉不屑一顾的品德,更加受到世人的称赞。在劳仑斯的葬礼上,丘吉尔曾流着眼泪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国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