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11047400000213

第213章 从苦难学校毕业的人才是强者

追求享乐是人的天性,但经历苦难也是人生的必然。人如不经过挫折、苦难、挣扎,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自苦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难以躲过“吃苦”这一关。如果在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那么到了不该吃苦的时候就一定会吃苦;如果在年轻的时候不能吃大苦,那么到老的时候就不可能享大福。

人到老年时遭受艰难困苦是不幸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人在年少时未经艰难困苦也是不幸的,而且更加不幸的是,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实,人生的苦和乐都是一段过程:吃苦在先,这是一个过程,人生不会永远苦下去,走到终点便是甜;享受在先,或许令人羡慕,但这同样是一个过程,人生也不会永远乐下去,走到终点便是苦。

美国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大企业家的千金小姐,在大学期间白天上课,晚上外出打于,以赚取学杂费。有人认为她的父母有些“不近人情”,但这位企业家的回答是:“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让她经受一点艰苦生活的磨炼。这样,她长大以后才能知道怎样把握自己,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既然本来不需要吃苦的人都有意要使自己吃些苦,那么对于需要吃苦而且必须吃苦的人来说,就更不必抱怨生活的苦难了。实际上,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这几乎是一条成功的铁律。

香港富豪霍英东出生时,家里穷得无法形容,苦得难以言述。在苦难中长大成人的他,进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做加煤的工作。做了不久便被老板炒鱿鱼了。

霍英东天资聪颖,人又勤奋,为什么会被解雇呢?原因是他家贫,长期营养不良,体重只有90多斤,瘦骨嶙峋,根本无法负荷日以继夜的体力劳动。他后来回忆说:“早上时体力还可以,但到了晚上我就感到身心疲惫不堪。我当时一日三餐,都是吃不饱的。”

后来,霍英东在启德机场当苦力,每天有七角半工资及半磅米配给。他说:为了省钱,每天清晨5时就由湾仔步行至天星码头,坐一角钱的船过九龙,再骑脚踏车往启德机场。可是由于体力不足,他在扛货时,一只手指被压断了。

工头看他可怜,便安排他做修车学徒。但他爱好冒险,擅自驾车,不小心撞上了另一部货车,于是又被解雇了。此后,霍英东曾应征做铁匠,却因为太瘦弱而没有成功;于是便上船做锅钉的工作,但很快再次被炒鱿鱼;接下来,他又到太古糖厂做试糖的工作。

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并没有击垮霍英东,而是磨炼了他的意志,培育了他的坚强。将近而立之年时,他终于时来运转,在朝鲜战争期间将中国大陆急需的物资与药物运送过来,短短几年间就发了一笔财。不久,他又向其他产业进军,并参与航运业、娱乐业经营,终于跻身华人超级富豪的行列。

霍英东在发达之后,仍然长期不改“吃苦”的本色。他不抽烟、不喝酒,从不喜欢吃得过饱,主粮是芋头和粟米,每天都坚持游泳。

坎坷悲惨、多苦多难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经历,造就了霍英东后来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