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女青年到了结婚年龄时,有许多父母就得把女儿出嫁。眼看着费尽心血养育大的可爱女儿,已经成年而将开始自立,在他们的内心,必有不愿女儿离开的寂寞感和有缘得到新娴亲的喜悦,以及愿她永远幸福的祈望等感触交错着。
在女儿出嫁之后,则会随时关心她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他们担心是否对方的家人都喜欢她?是否精神饱满地做事?这大概就是一般父母的心态。
对做生意来说也是一样。每天所经手的商品,就像自己多年来费尽心血养育的女儿。顾客购置商品,就等于娶了自己的女儿,因此商店与顾客之间,就成了姻亲。
如果能这样想,那么自然就会关心顾客的需要,会重视商品是否合顾客的心意。如此必然会对出售的商品质量关切,例如会想到“顾客使用后是否觉得满意?”,“到底有没有发生故障?”有时甚至会起“我既然到了这附近,干脆就去听听他们的意见吧”的念头,并付诸行动。这种心情,跟嫁了女儿依依不舍的心情是一样的。如果每天都能抱着这种态度做买卖,就能跟顾客建立超越纯粹买卖关系的相互信赖感,一旦到了这种程度,必会受到顾客的欢迎,进而使生意日益兴隆。
希望大家能重新检查、反省自己,平时做买卖时,有没有抱着把商品当做自己女儿而把顾客视作姻亲的观念。
在现在的商业活动中,情趣对顾客的吸引、对行业的冲击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家商店要在众多的商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超越竞争对手,去取悦、撩拨他的顾客。换句话说,商店需要提供顾客可以参与的娱乐活动。迈克尔·沃尔芙曾自问自答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顾客的时间如此之少、口味又如此多变的世界里,商店如何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呢?一旦抓住顾客的注意力,商店可以加进些什么内容来提高商品的价值,使商品更具吸引力呢?答案只有4个字‘娱乐内容’或‘娱乐要素’,也就是增加娱乐的内容和经验,让顾客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也买到情趣。”迈克尔的话正是来源于现实。在美国,许多厂商在m售新车时,一般还给顾客配赠cD音响。也许再过一段时间,他们还要为买家准备露营用具、野餐桌椅之类的东西。
在德国,许多商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经营方式上做了大胆的改革。花费巨资修建乐冈,增加娱乐设施,目的便是让顾客买到情趣。汉堡市的艾尔施塔购物中心,花7000万美元兴修了一条“艺术长廊”。长廊内五彩缤纷的灯光、多姿多彩的广告、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人工建造的青山绿水、亭台楼阁,还有亲切秀美的导购小姐,令顾客流连忘返。同时,其营业额也稳步上升,生意越做越红火。
德国一位商店经理经过调查,发现来店顾客50%以上并不是为了买东西,只是逛逛而已,目的是为了买情趣。商店增加娱乐设施正迎合了这些顾客的心理,并引来了更多顾客。而且顾客在娱乐中浏览琳琅满目的商品,倾听优美的音乐和诱人的广告词,欣赏身穿各类服装的模特表演,自然会激起购买商品的欲望,增加商店的销售额。
现在国内的不少商店,满眼都是醒目的商品和打折降价的招牌,本来已很狭窄的走廊里也堆着货物,而且大小商城一个挨一个,不用说娱乐,就连找个小憩的地方都很难。顾客进入商店,往往都是买好打算购买的商品就急匆匆往外挤,毫无仔细浏览其他商品的兴致,这种情形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商店的营业额。
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罗杰·恩里克曾说“饮料之战没有永远的赢家,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情趣。”于是,有人提出情趣消费应是其根本。将顾客细分便可发现,一部分顾客是实用消费型,不论是减息、加薪、放长假、搞商业促销还是过节,他们大多采取节约与理性消费,缺什么买什么,绝不超额选购。
而另一部分顾客则追求时尚与新潮,讲究精致、有品位的生活,购物排斥趋同化而追求个性。
无论对哪类顾客,商家都可以打“情趣消费”牌——倡导一些诸如情感消费、环保意识、田园生活、白领素质、时尚流行趋势、地方文化等主题的促销活动,以激发顾客的购物兴趣,让顾客体会到购物的美妙情趣,对促进消费也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