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055

第55章 教子处方 给孩子劳动的机会,让孩子的智力发挥作用

劳动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让孩子从幼年开始学习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际上就等于损坏和摧残孩子的智力才能。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就等于给孩子发挥其智力才能的机会。那么,怎样使孩子爱劳动呢?

1.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自己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这就要求家长及时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2.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

日常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孩子能获得简单的劳动技能,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鞋、扫地、抹桌子、洗碗、烧饭。在大扫除时,要让孩子承担一些工作,如洗抹布、刷墙壁等。

3.增强劳动的趣味性

这是调动孩子劳动积极性的一大法宝。比如采取竞赛的形式,既可以满足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又可以使劳动富有情趣。家长还要通过劳动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表现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孩子的劳动离不开这几种能力。正确地组织孩子参加劳动的过程,也就是发展他们智力的过程。如,孩子试着洗衣服,就可以让他们观察肥皂在水中会溶解、起泡,能够洗净东西等,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4.让孩子知道劳动是生活的需要

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要告诉孩子家里的一切东西,包括住的房子都是祖辈或父母辛勤劳动挣来的。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我们吃的(粮食、菜肴)、穿 的(衣服、鞋袜、帽)、用的(电视机、收录机、录放像机、家具)、行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住的 (楼房)等都是靠辛勤劳动挣得来的。让孩子感受到生活需要劳动,劳动创造生活。孩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父母再让他从事适当劳动,他就比较愿意接受了。

5.讲究奖励方式

许多专家劝告人们:不要用金钱作为对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其他成绩的奖励。因为干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况且,用金钱刺激孩子劳动的欲望,极容易产生为“奖金”而做、而学的负效应。实践证明对孩子进行非金钱的适当物质奖励比奖金钱好,尤其是以精神奖励为好。

此外,家长不要只看到孩子劳动的结果,重要的是孩子对劳动的态度。孩子很认真地扫了地、洗了碗,就要积极予以鼓励。千万不要埋怨这也不是,那也不好,挫伤他的积极性。即使质量不够好,也不要让他重做一遍,不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用。

§§第19章 不讲卫生:刚换完衣服,一眨眼就像只泥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