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11044400000054

第54章 专家分析 家长要转变观念,放心地让孩子去劳动

劳动能使孩子更加聪明能干。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劳动不仅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对孩子的意志、情感、兴趣、性格、品德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劳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最容易轻视和忽略的往往就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 怕孩子干不好,还不如自己干痛快、省事。你越不让干,他越不想干,越不会干。劳动习惯必须有一个培养过程。今天怕麻烦,明天的麻烦会更多。一个懒人,一辈子都是麻烦。

★ 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很多家长认为,当年自己吃尽了苦头,如今再不能让孩子去吃苦了。情感占了上风,劳动教育被忽视了。据调查,英国小学生的每日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是42分钟,法国是36分钟,英国是30分钟,而中国仅仅是12分钟。我们孩子的劳动是不是太少了?

★ 各种辅导班挤掉了孩子劳动的时间。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都十分重视幼儿的早期智能的开发,想方设法让孩子早识字,早算数,有的甚至不惜重金请名师来点拨,希望能早日叩开智慧之门。梦想着孩子成为未来的美术家、钢琴家、舞蹈家,而盲目地为孩子选择美术班、钢琴班、舞蹈班等,却忽略了劳动教育。

★ 教育孩子用语失当。不妨来听听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常用句子吧:“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去去去,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从中不难听出许多言下之意:体力劳动是低贱的;小孩子与劳动无关;劳动会影响学生学习,只要学习好就是成才……

这些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主观意愿所造成的,它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劳动兴趣不高,动手能力差。据调查,现在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

其实,从孩子的天性来讲,他们对劳动并不恐惧,相反却跃跃欲试。他看见你在擦地,也会伸出小手去抢抹布,擦上几下,可大多数家长都会拒绝孩子。在家长的拒绝声中,孩子们以为这些家务与自己没有关系,不需要插手,久而久之也就不想干了,不爱干了。

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真情、尊重他人等品质,所以家长应尽可能地让孩子尝试去做一些家务劳动,逐渐培养他的劳动意识。

家长要认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的道德价值。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习、工作、事业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良性的影响,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劳动拥有一双勤劳、能干、灵巧的双手吧,这样,孩子的智慧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