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审计
11044200000064

第64章 经理国库业务的审计

一、国库管理审计概述

国家金库是经营财政预算资金的出纳机关,它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支库以下经收处的业务由专业银行代理。对国库管理业务进行审计的内容包括国库工作的组织管理、账务管理情况以及对下级国库和经收处工作的指导管理情况。通过审计,促进各级国库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国库监督,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一)国库工作组织管理情况的审计

1.检查机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人民银行县(市)支行以上机构,是否分别设立支库、中心支库、分库办理国库款项的集中、报解和支拨;各商业银行对外营业机构是否设立国库经收处,办理库款的收纳、上划。

2.审查各级国库人员的配备是否适应工作需要

调阅岗位责任制,人员分工明细表,国库账、表、凭证等资料,检查是否按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分工是否明确。调阅“业务交接登记簿”、总账、分户账等,检查国库会计人员的岗位轮换制度的执行,交接班手续是否合规;会计人员加班是否经国库领导批准,并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加班。

(二)国库业务账务管理情况的审计

调阅国库业务总账、分户账、报表、各种登记簿,检查:

(1)国库业务的账务组织是否符合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和国库制度的规定,账务组织是否执行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双线控制原则,各级国库会计核算是否使用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实行分账并表、单独核算等方式;国库会计账务是否纳入本行会计报表;账务处理是否坚持日清月结。

(2)办理多库业务的国库,会计核算是否按照“税票按库清分、账务按库核算、资金统一进出”的原则办理。各级国库对预算收入是否实行逐级划分、报解的方法。各级国库对预算收入的核算,原则上是否按政府预算收入科目核算到“款”,对经总库和财政部协商同意的,有关预算收入科目是否核算到“项”;对预算支出的核算,是否按政府预算支出科目办理。

(3)行库往来科目使用管理,是否遵循“统一规范、分账核算、相互核对、自行平衡”的原则;行库往来专用凭证的填制是否遵循“谁确认,谁填制”的原则,有无乱用、错用凭证和账表,漏章、缺章现象。是否按年、按月、按预算科目与各征收机关核对账务,与财政部门按日、按月核对财政库款收支情况,发现有预算科目相串、数字不符等问题,是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国库工作检查、辅导情况的审计

由于国库业务是由基层国库和经受处办理的,加强审计尤为重要。检查时重点查看国库部门是否建立了工作检查、分析和辅导制度,有无经常深入基层库或经受处,检查国库条理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预算收入的收纳、退库、支拨情况,发现拖延入账、拖欠、挪用库款,随意退库等问题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罚。

二、预算收入收纳、报解和退库业务的审计

(一)预算收入收纳的审计

调阅国库收入日报表、分户账、凭证和会计营业部门的“暂收款项”分户账“同城票据交换”科目分户账,检查:

(1)各级国库直接收纳的预算收入和收到国库经受处划转的预算收入是否凭预算收入交款书办理,交款书是否加盖了国库经受处收讫日期印章;收纳的税款是否使用待报解预算收入科目核算,当日收纳的级次不清的等待处理款项,是否在“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反映。

(2)会计营业部门当日收到的预算收入是否全额记入行库往来科目账户,有无挂在“同城票据交换”科目或转入暂收款科目现象;有无将税款和其他预算收入存入征收机关的经费账户,存入储蓄或其他账户,或在税款中自行抵扣应提取费用的现象;查阅交款单上的日期戳章,审查对逾期交纳者是否按规定计收滞纳金;会计营业部门与国库部门的行库往来科目余额是否方向相反,金额一致。

(3)收到下级库通过邮寄方式上划各级预算收入款项时,审查报表编制是否正确,附件是否齐全;对实行预抵税收退还和总额分成地区,是否审核预抵税收退还和总额分成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在审核无误后办理转账;收到下级库通过通讯联网方式传输的库款通讯文件时,有无对通讯文件的格式、要素、报表的序号进行审核;预算收入级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文件中报单金额与所附的预算收入报表是否相符。

(二)预算收入报解的审计

1.检查预算收入报解是否正确

检查国库是否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收入划分办法,正确核算中央预算固定收入,地方预算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预算分成收入,有无擅自改变分成办法和擅自改变分成比例的问题;办理库款报解时,是否正确按预算机制、预算科目编制预算收入日报表和分成收入计算日报表;审查预算收入日报表的本日数与累计数计算是否正确,收入日报表本日合计与待报解款项的数字是否相符,有无错解、漏解的问题。

2.预算收入报解是否及时

审核报解凭证日期和所附单证日期,检查支库报纳的预算收入是否在当天办理库款的报解,当日确实不能报解的,是否在次日上午办理,但月底收纳的预算收入必须当日报解。

(三)预算收入退库的审计

国库预算收入是国家统一支配的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对预算收入的退付,国家在退库的范围、项目及审批程序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因此,开展此项业务审计,主要检查执行国家各项退库规定的情况。

调阅“预算收入退库的登记簿”“退库季报表”、退库审批制度、预算收入退库计划、收入退还书,检查:

(1)各项退库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的退库范围,有无超过规定退库范围而办理了退库:由于工作疏忽,发生技术性差错而需要退库的;改变企业隶属关系办理财务结算需要退库的;企业按计划上缴税利,超过应缴数额需要退库的,按规定可以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财政部明文规定或专项批准的其他退库项目。对不符合退库规定的,国库部门是否拒绝办理。

(2)各项预算收入的正常退库,是否按预算收入的级次办理,即中央预算收入退库,应从中央库款中退付,地方各级预算收入的退库,应从地方各级库款中退付;地方预算分成收入的退库,应按规定的分成比例,分别从上级和本级库款中退库,有无级次混淆现象。

(3)财政机关自己退库,是否经上一级财政批准,有无财政及征税机关自己申请、自己批准、自己退库、自己留用的问题;按规定办理的退付库款,是否及时如数的退还给原缴税单位(或个人),有无主管部门、财税部门截留退库款项的问题。

(4)检查预算收入退付的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规定。办理预算收入的退库,要有各单位或个人向财政、征收机关填具退库申请书,经财政部门或征收机关审查批准,并签发收入退还书,国库部门是否审查退库理由、退库范围、预留印鉴等内容无误后,才办理退库支款手续。

(5)预算收入的退库,由各级国库办理,有无国库经受处办理了预算收入退库的现象;检查预算收入的退库是否坚持一般通过转账结算,不支付现金的原则。对特殊情况必须退付现金的,是否经财税部门审批后,并在退还书上加盖“退付现金”戳记。对于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其他外籍人员,以外币兑换人民币缴纳税款或以外汇缴纳税款,因发生多缴或错缴需要退库的,须经征收机关审查批准,签发收入退还书,并加盖“可退付外币”戳记后,国库部门方可办理退付外币的退库手续。

三、库款支拨业务的审计

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付和监督财政库款的支拨,是国库的基本职责和权限之一。通过库款支拨的审计,可以督促各级国库准确、及时地办理预算拨款业务,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一)实拨资金业务的审计

实拨资金是财政机关根据核定的预算和拨款计划,签发拨款凭证将款项直接拨入用款单位存款账户,由用款单位按规定在其存款账户余额范围内支用或转拨的一种方式。

调阅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分户账、库款支拨凭证等,审查:

(1)国库款的支拨是否一律凭各级财政部门开出的预算拨款凭证(或电汇、信汇)办理拨付,有无擅自支付或动用国库款的行为。

(2)各级国库部门的库款支拨是否在财政机关通知拨款的当日,最迟不得超过下一个工作日,将款项拨出或汇往收款单位开户银行。

(3)国库在支拨国库款时,是否认真核对预留印鉴,审查凭证填写内容是否完整,用途是否符合规定,对印鉴不符、凭证不符合要求的,国库部门是否拒绝办理。

(4)国库在支拨国库款时,是否在财政库款余额内支拨,有无透支现象;是否均以转账结算办理,有无支付现金的现象。

(5)国库对国库款的支拨是否及时进行了汇划,有无积压现象。

(二)限额拨款业务的审计

限额拨款是指财政部通过人民银行分期给限额管理单位(一般是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下达用款额度,用款单位在下达的经费限额内支用或转拨限额的一种库款支拨方式。审查内容包括:

(1)检查经办行是否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凭人民银行下达的“经费限额通知书”或“转拨经费限额通知书”,为中央级事业行政经费限额拨款单位开立限额账户,办理预留印鉴等手续,是否按规定及时、完整、准确地做好记账、对账、报账和年终结算签证工作。

(2)检查经办行是否根据年度预算规定的用途和工作进度的需要,凭限额用款单位开出的“预算拨款凭证”或银行支付凭证办理经费支出,有无超过下达的限额或用其他资金自行增加经费限额问题。

(3)检查经办行对限额账户的撤销、合并、转移、缴回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有无将经费限额账户的预算资金随意转存其他账户和会计账务处理发生错误的现象。

(4)检查经办商业银行因经办中央经费限额拨款所垫付的资金,在向人民银行缴存财政性存款进行轧抵时,有无多抵或少抵的情况;不足以轧抵时,在向人民银行转划累计垫付资金时,时间、范围、金额、计算有无错误。

四、代理国家债券业务的审计

通过对代理国家债券业务的审计,督促各级国库及时准确地上划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项;强化对收款单、国债兑付实物的管理,防止错兑、漏兑、超兑、重兑问题以及经济案件的发生;加强对国家债券兑付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

(一)代理发行业务的审计

(1)检查各级人民银行收到总行或上级行调入的国家债券后,是否通过表外科目核算,建立并记载未发行国家债券登记簿;债券是否按券别清点入库,妥善保管;债券的调拨手续是否比照发行基金调拨、运送办法办理。

(2)各经办行代收的单位和个人购买国家债券的转账、现金缴款手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核算方法是否准确、真实,有无错乱现象;是否按规定时间将代收的债券款项划缴上级行或当地人民银行,有无故意占压国债款项的情况。

(3)国家债券发行缴款结束后,各经办行是否将剩余的债券与发行上划数、领用数核对无误,并开出清单,逐级上缴地市分行处理;在销毁过程中是否按照损伤残缺人民币的销毁程序办理。

(4)经受国家债券款项是否按月与当地国债推销部门分别同单位、个人缴款数核对相符,发现差错是否及时查找纠正。

(二)代理兑付业务的审计

调阅“已兑付国家债券登记簿”“有价单证及收款单登记簿”、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表外科目分户账、凭证,检查国家债券还本付息是否严格按照兑付国家债券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

1.人民银行自行办理国债收款单兑付账务处理情况的审计

办理国债收款单兑付业务时,是否按规定填写债券还本付息清单;收款单要素是否齐全,收据联与存根联是否相符;收款单兑付节余各栏计算是否正确;利息计算是否正确;营业终了,是否将兑付清单按不同的债券种类、年度、单位、个人等分别加以整理,结出兑付本金和利息金额,分别汇总编制兑付清单和国家债券本息上划报告表,填制转账借方凭证记载“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总账、分户账,同时登记已兑付国家债券登记簿;是否根据兑付单位和个人收款单本金数额,分别填制有价单证及收款单。表外科目付出凭证,销记表外科目分户账。

2.人民银行办理无记名国债兑付账务处理情况的审计

(1)调阅“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检查是否按债券发行年度、种类、行别、本金利息分设账户。

(2)调阅“已兑付国家债券”表外科目分户账,检查是否按债券的种类、券别、年度分设账户,并以实际金额记账。

(3)调阅辖内商业银行或下级人行兑付无记名国债上划凭证和上划报告表、“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检查印章是否齐全,利息计算是否正确,上划本息金额与上划凭证是否一致,账务记载是否正确。

(4)调阅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上划报告表、上划凭证、“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检查每日营业终了,是否按不同债券种类、年度、单位、个人分别编制上划报告表办理上划,本金和利息计算是否正确,上划报告表上的本息合计金额与上划凭证及“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科目账户应上划金额是否一致,上划后“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科目账户余额是否为零。

(5)调阅“已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已兑付国家债券”表外科目分户账、结束报告表、发行库的“已兑付国家债券登记簿”,检查国库部门的“已兑付国家债券”表外科目分户账余额与发行库的“已兑付国家债券保管登记簿”余额及实物是否一致;“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余额是否为零,结束报告表中本息合计数与“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分户账借方累计发生额是否一致,“兑付国家债券本息款”科目中的无记名国债本金户借方累计发生额与“已兑付国家债券”表外科目账户收方累计发生额是否一致。

(6)各级行在国家债券兑付期结束后,是否抓紧清理核对,做到账账、账实核对相符,兑付期满全部账务、实物核对一致后是否按人民币破损券进行销毁。

【主要概念】

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发行基金经理国库

【复习思考题】

1.存款准备金制度执行情况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如何?

2.再贷款业务审核的内容有哪些?

3.如何开展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的审计?

4.发行基金业务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如何?

5.如何加强对发行库管理方面的审计?

6.简述国库管理业务审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