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审计
11044200000042

第42章 金融财务审计概述

财务是指利用价值形式,对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各种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分配、借贷进行决策、计划、监督、控制、计算和分析考核等事务。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组织,在运用信用形式动员和再分配资金的活动中,必然会发生有关财务收支,并形成损益。财务审计是金融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财务审计的意义

做好金融财务审计工作,对于严格财务管理制度,查错防弊,改进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促进其业务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现问题,揭露弊端,保证金融机构各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

(2)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保障金融机构资金财产的完整和安全;

(3)促进金融机构加强经济核算,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监督金融机构正确进行利润分配,切实维护国家、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员工等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现代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财务审计的内容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评审

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是金融财务审计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应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相关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且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执行,是否有效,能否保证会计核算和业务记录的真实、正确和完整,为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并明确审计重点。

(二)所有者权益的审计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净资产的所有权,对其进行审计是金融审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审计时应注意被审计单位在设立时是否有经过验证的法定资本金,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实收资本变动时是否经过了法定的程序;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是否正确。

(三)财务收支的审计

财务收支是指金融机构的各项收入、各项支出与费用,它们最终形成金融机构的成果。各项收入、支出与费用的真实、正确,决定着财务的真实正确与否。因此,对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的审计主要侧重于各项收入、支出与费用的真实正确性,同时,应注意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过渡性资金的审计

过渡性资金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中发生的临时性、偶然性或一时不能定性处理的各项应收应付款项。各项应付款属于流动性负债,主要包括: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等;各项应收款属于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过渡性资金是金融机构比较容易隐藏问题的一个项目,如久悬未取款、待处理错账等,都暂挂在上面,因此,对其进行审计也是金融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着重检查其是否严格控制列账范围和标准,是否正确使用账户,坚持审批程序,经常性地进行清理。

(五)财务成果的审计

财务成果反映了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金融机构在办理各项资产、负债业务中,会发生各项财务收入和财务支出,也将最终产生经营成果。为确保被审计单位利润的真实性以及利润分配的合理、合规性,就必须加强对其财务成果的审计。

金融财务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接受审计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会制度的规定,对金融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以及真实性所进行的鉴证、核实和评价活动。

三、财务审计的依据

对金融财务审计的主要依据是《商业银行法》《会计法》《公司法》《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性法规、制度、办法及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