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审计
11044200000027

第27章 资产负债管理的内部控制测评

由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种类繁多,实施全面审计不仅是不经济的,而且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实质性审计之前对其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测评,在测评的基础上确定实质性审计的重点和途径,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一般来说,内部控制测评包括三个环节:内部控制调查、符合性测试和内容控制评价。

一、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的调查

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的调查可采取调查表法、流程图法和文字说明法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三种方法结合使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是否成立专门的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资产负债管理,以确保银行业务与利率风险相匹配,并实现有序管理;该委员会是否由银行领导和能对资产负债结构或赢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的业务部门经理组成;是否授权该委员会对各业务部门进行工作指导。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否根据银行管理当局制定的经营目标,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管理。

(2)是否制定备付金比率、流动比率、中长期存贷款比率等指标的评价考核制度。

(3)是否制定资本充足性比率、贷款、投资等资产项目和存款稳定性、流动性等负债项目的风险控制指标的评价考核制度。

(4)是否制定赢利指标、成本指标等效益指标的评价考核制度。

(5)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否认真地、经常地分析、研究、检查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

(6)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否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对资产负债增长变化情况,以及其他需要研究报告的事宜作反应。

(7)商业银行上级行是否对所属行实行定期考核,并制定了较健全的考核制度。是否按月考核、按季监测、年末考核。

在进行上述内容的调查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针对每项调查内容作出“是”或“否”以及“不适用”的判断,以便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二、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

通过内部控制的调查,只能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是否完善,即只能作一般的、大概的、形式上的了解和掌握,却无从确切地了解和掌握内部控制实际贯彻执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在完成对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内部控制的调查之后,须对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一)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测试

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测试,采用查询法进行。具体测试内容有:

(1)取得与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有关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报告、记录等资料,以核实内部控制是否存在。

(2)询问有关业务人员在日常资产负债管理活动中执行内部控制的情况,可主要询问中项基础数据统计上报、指标计算、指标分析等程序情况,证实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发挥作用的程度。

(3)询问有关考核指标不合规情况下,银行管理当局采取的主要改进及完善措施情况。

(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测试

对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测试主要采用抽查法进行,具体包括:

1.资产风险管理情况的抽查

(1)贷款风险控制情况的抽查,主要是有关贷款业务管理档案资料和规章制度的抽查,即是否按规定实施贷款“三查”制度;是否根据借款人的资信状况选择正确的贷款方式。

(2)投资风险控制情况的抽查,主要是有关投资业务合同资料等的抽查,审查是否正确处理证券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的关系,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投资风险收益最大化;审查各项投资组合是否恰当。

(3)利率风险控制情况抽查,主要是抽查有关银行利率变动表和存、贷款结构变化表等资料,审查商业银行是否适应国家利率调整变化,及时调整敏感性缺口,以避免利率风险损失。

2.负债风险管理情况的抽查

负债风险管理情况的抽查,主要是审查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控制情况,即审查商业银行在急需资金时,是否按合理的价格成本借入足够的资金来满足需要;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是否大致对称。

(三)资产负债效益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测试

对资产负债效益性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测试,主要采用审查法。测试内容有:

(1)效率原则的执行情况。审查商业银行是否已实现管理的高效率,能否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能否不断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

(2)增收节支原则的执行情况。审查商业银行是否在财务管理中将增收与节支合理地结合,不断扩大收入来源,减少费用成本开支。

(3)“三性”原则均衡执行情况。审查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是否将流动性、安全性和赢利性有机地结合,协调管理。

三、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的评价

对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和测试之后,审计人员应在调查和测试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评价,确认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是高、是低,或者居中,并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规模。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评价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的健全性

主要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是否覆盖了资产负债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否符合资产负债管理的客观实际等等。

(二)评价资产负债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评价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