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11042300000047

第4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总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的加快,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这一科学判断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作了全面阐述,进一步指出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标志着以“和平发展”战略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日趋完善。

一、新的外交理念

在一国的外交中,外交理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纵观新中国的外交,在60年里,中国外交战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强调“一边倒”和“反帝反修”为主要内容的“斗争观”,逐渐转变为当今主张的“国际合作”。中国外交战略理念的转变不仅是为了顺应当前和平、发展、合作时代潮流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如今,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观推动了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开创了以多边合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外交新局面。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步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国民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必然使我们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应始终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在政治问题上,我们应该努力消除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和恐惧;在国际问题上,中国需要和国际社会一起面对我们共同的问题,如恐怖主义、环境保护、国际犯罪和流行病等问题的挑战。今天的中国,已经由一个独善其身的发展中国家变成一个具有全球利益、兼济天下的世界大国。国家身份的变化决定了观念的变化,我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逐渐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有所作为”,就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此,中国在外交理念上先后提出了“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应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党和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度明显加深,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文明多样性继续发展。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势在必行。另外,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单边主义继续作祟,国际关系民主化远未实现。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强烈心愿。正是在这一历史和国际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倡导: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各国人民应携手努力,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新的外交布局

随着中国的日渐崛起,中国外交布局也日益呈现出全方位和均衡化的特质。

第一,大国是关键。中国始终把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作为外交的重点,特别是中美关系。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大国关系,大国关系基本保持平稳。中美关系在稳定中进一步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印关系又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打破僵局。同时,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这不仅直接增强了中国的硬实力,也间接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使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影响力相应上升。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倡导多边磋商,谋求互利合作,影响力还在进一步增强。

第二,周边是首要。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远亲不如近邻”,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与周边邻国关系搞好了,有利于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必要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更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我们站稳脚跟,运筹外交全局,开展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十七大更深入地提出加强“务实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的外交战略,把周边外交提升到一个整体的新高度。近年来,中国以和平发展为前提,以经济合作为主题,兼顾政治、军事、文化、环境等多种务实合作,营造安全可靠、经济繁荣、长期稳定的周边和平环境,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奉行睦邻、亲邻、富邻的政策。在中国的努力下,近几年中国的周边外交取得了累累硕果,周边环境日益改善,开放、健康和互利的合作局面正在中国周边形成。

第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巩固和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曾就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出“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经济上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安全上平等互信、对话合作”的四大原则。中国同亚、非、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也得到了深入发展。在积极发展与各类国家关系的同时,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重视发展多边外交,努力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推动通过多边合作解决地区冲突和发展问题。如中国在处理国际热点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在“朝核”、“伊核”、中东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一贯持劝解和促谈的立场;中国不断加强与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包容。中国政府更加注重在应对和解决国际争端或危机的过程中提升中国形象和影响力,既强调双边的沟通和协调,也注重多边的合作与磋商;不是消极的促谈者,而是积极的斡旋者;不满足危机的简单控制,而是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中国外交因此而赢得了广泛好评。

三、新的外交策略

在外交策略上,我们坚持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把发挥中国独特作用的重心,放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上,放在通过合作共赢,增强自身实力上,放在减少和化解前进阻力上。在直接涉及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等问题上,我们不能碌碌无为。关键是要区分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及一般利益,分清轻重缓急,要善于把握形势和利用机遇,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长期的战略方针,我们应在外交关系中长期坚持。

在近年来的外交实践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策略正逐步演变,更加强调在“有所作为”的前提下“韬光养晦”。具体表现为在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问题上主动出击并力争主导局势,但在具体过程中则强调讲究策略、把握时机、拿捏分寸。在“有所作为”中注意“韬光养晦”,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自信。近年来,中国外交的许多成绩正是在积极主动的作为和新的探索中取得的。如进一步扩大和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积极建立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定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拓展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渠道;加速中日关系解冻;推动六方会谈的艰难突破等,无不是“有所作为”的结果。正是因为中国的“有所作为”,中国的外交空间才得以扩大,国际地位和实力才得以提升和增强。

总之,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继承了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外交战略理论的基础上,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毛泽东文集第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7]刘少奇选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5]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6]中共中央文件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3

[1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

[2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01

[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2]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4]国家民委办公厅政法司政策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

[25]罗广武,新中国宗教工作大事概览,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2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7]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28]中国振兴之路——改革开放纪事第1~3册,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0]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7)

§§后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要始终坚持高举的旗帜。探求本源、梳理脉络对于全面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为重要。我们围绕这一主题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主要是弄清楚继承、发展和超越的关系;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主要是弄清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继承和时代化的问题;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其中也包括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一书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课题(课题编号:2008ZY046)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的分工为:课题组负责人余信红负责全书大纲的拟定与统稿,并撰写第二、三、七、八、十一章;薛安泰撰写绪论与第五、六章;张春华撰写第一、四、十二章;刘鸿鑫撰写第九、十章。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没有涵盖这一领域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穷尽对所涉及问题的认识,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仍有待深化和拓展。由于受能力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敬请专家学者雅正。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广东金融学院的资助,暨南大学出版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副编审潘雅琴同志为本书的出版花费了很多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作者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