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简史
11041600000074

第74章 9、玄奘取真经

玄奘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流传到后世,越传越广。更因为《西游记》广为流传,而使玄奘取经家喻户晓。

玄奘,原姓陈,名袆,洛州人。父亲陈慧为江陵县令,后辞官归隐。他出生在隋朝后期,当时整个国家沉浸在浓烈的佛教氛围中,他受此影响,从小笃信佛教,曾在洛阳净土寺内潜心学习佛经《维摩经》、《法华经》。

公元614年,大理寺卿郑善果奉旨到洛阳剃度僧人,年仅13岁的陈袆闻讯前去,因年纪太小受到拒绝,经他苦苦要求,终于感动了郑善果,被破例收录。出家后,他取法名玄奘。

剃度后,玄奘仍在净土寺内学经,他尤喜印度大乘瑜伽派创始人无著所撰的《摄大乘论》。此书开创了唯识学体系,重理性思维,玄奘由此进入了追求唯识学的境界。

公元618年,天下大乱,地居中原的洛阳更是成为战乱的中心。为躲避战乱,也为了访师求学,玄奘离开了净土寺,前往成都,后辗转荆州、扬州、苏州、相州、赵州,最后到达长安。这个旅程于公元625年结束,长达8年之久。在这期间,他遍学各经,遍访名师。他以谦虚的态度,精湛的学问,受到了佛界的高度赞扬,并跻身于高僧行列。

虽被人们视为高僧,但玄奘感觉自己才刚刚起步。他非但没有丝毫的成就感,反而充满了疑惑。这疑惑来自版本不一的汉文佛经,来自大师们各执己见的矛盾学说。为解决这疑惑,他逐渐萌生了亲往佛都发祥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法的愿望。

西行取经,玄奘并非第一人,东晋高僧法显、智严已有成功的经历。然而,尽管前有先例,但困难仍是相当大的。可玄奘排除万难,决心追踪法显等他心目中的英雄,用大丈夫的气概继承他们的事业。首先,他努力学习梵文,克服语言障碍;随之,他拒绝了长安庄严寺方丈之位,摈弃殊荣;最后,他冲破了关禁的阻力,偷偷越出国境。

公元629年,玄奘上路了。一路艰辛无比,步步充满着绝望。玄奘在绝望中征服了大漠黄尘,征服了高山峻岭,征服了关卡盘查,征服了缺粮断水,征服了信徒挽留……历经重重劫难、重重魔障,在3年后到达了天竺。

天竺,又称婆罗门国,玄奘始译为印度。时天竺并非统一的国家,玄奘遍游天竺,足迹印在了难以计数的王国。

玄奘在天竺的岁月中,花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的时间最长。因佛祖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度过了大部分时间,被佛界尊崇为圣地。那烂陀寺是天竺最大的寺庙,也被视为最高学府。寺南有一大池,相传池内有龙名“那烂陀”,故名。玄奘拜主持该寺的戒贤法师为师,学《瑜伽师地论》,以解决唯识中佛性究竟是“本有”,还是“始有”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学习了寺内所藏的各种经典,精通了梵文,在多次辩论中战胜了许多名僧。他综合大乘佛教的义理,撰写了《会宗论》。玄奘在那烂陀寺不仅学得了佛教的至高经义,并得到了佛教界的普遍承认。

使玄奘在天竺名声大振的,是羯若鞠国王在其首都曲女城为他举办的盛况空前的佛教大会。在大会上,玄奘妙动莲花之舌,以崭新的观点,阐释佛经,剖析佛理,诠释佛义,引起了一场场的大轰动。听者欢声雷动,各国国王争相施舍珍宝,场面极为壮观。尤其他在辩论中绝无对手的压倒优势,更是让大乘、小乘二派均心悦诚服。大乘派敬称他为“大乘夫”,小乘派敬称他为“解脱天”。

玄奘到天竺,是为了取经,是为了将佛教真义传回唐朝。在大会之后,他决计返国,尽管各国国王一留再留,他还是坚决地走了。戒日王等国王派兵护送,并命沿途各国接连护送,直将他护送到唐朝的边境。

公元645年,玄奘到达长安。与出国时冷清甚至违禁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返回长安时,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民众自发的欢迎,政府组织的欢迎,唐太宗亲自接见的欢迎,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欢迎高潮。唐太宗以高规格的礼仪对待返国的玄奘,经过长时间的交谈,唐太宗认识到玄奘有高度的政治才能,曾前后两次殷切地要求他还俗,辅助自己他处理国政,然都被玄奘委婉而坚决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