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健康全书
11038800000108

第108章 四季养生之原则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为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道。简言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四时养生,也就是一年四季养护生命,是指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调养护理的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四时养生作为中医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调整人的涵养、延缓人的衰老、提升人的寿命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四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时与人体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传统医学理论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强调了气象因素的重要性,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就是在治病时首先应明确一年的天气变化情况,在预防保健中必须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以顺应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2)四时养生的内涵

中医养生学是数千年来历代医家经验的结晶。从所涉及的内容、方法、效果来看,可谓资料丰富、记载翔实、效用确切、简便易行。随着“回归自然”的热潮,中医养生方法的“整体、自然”特性将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作用。中医学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其中核心内容之一即是——顺时养生。

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四季养生的原则:

(1)顺应自然

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养生学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

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饮食五味、起居作息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做到“起居有常”,比如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也要有一定的季节性。

(2)形神共养

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用。故养神则可保形,保形亦可摄神,二者相互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养生防病必须形神共养,以维护形与神的统一。

所谓“养形”,主要指脏腑、气血津液、肢体、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形乃神之宅”,只有形体完备,才能有正常精神的产生。养形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等摄生方法,以及体育锻炼、气功调养等健身运动,大都属于养形的范畴。

所谓“养神”,主要是指安定情志、调摄精神。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常情况下,“神”是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应答性反应”。它不仅体现了生命过程中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益寿延年,但如果情志的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过久,超过了生理的调节范畴,则会伤及五脏,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摄养,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暴喜暴怒,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样,人体的气机才能和调,血脉才能流畅,正气才能充沛,形体才能康健,抗病能力才能增强,从而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3)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学认为“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既倡导“养身莫善于动”,又认为“养静为摄生之首务”。最终归结出,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经史百家医录》中指出:“能察动静作息之机,自无过与不及之衍。”就是说“动”和“静”都要适度,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勤运动,要注意适度;勤用脑,需思而不怠。动而不至大疲,静而不至过逸。总之,动和静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要养生防病、益寿延年,就必须心体互用,劳逸结合,动静并施,不可偏废。

总之,如果希望“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们就必须“顺时养生”,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同时,又要利用自然规律来调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