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家庭和睦心理学
11037700000032

第32章 让博大的父爱温暖孩子

如果说母爱如水,温暖滋润,那么可以说,父爱如山,博大深沉。

父爱指父亲给予孩子的爱,父爱是严肃、刚强、慈善精深的。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现在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为“娘娘腔”,男孩儿本身也很痛苦,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心理学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父亲,一些父亲由于工作关系,与家中孩子接触的机会与日俱减,从婴幼儿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儿往往被母亲、女老师所“包围”,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现代男孩的标志性弱点。

因此,父亲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使孩子学会父亲的坚强、坚韧和自信,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认识父爱和母爱的差别

在家庭中,父爱和母爱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从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往来看两者的不同。在交往的内容上,母亲常花较多的时间照顾孩子的生活或辅导孩子学习;父亲则花较多的时间与孩子游戏。

在交往的方式上,母亲更多地搂抱孩子,与孩子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与孩子玩耍,做一些较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等。

在交往的态度上,当孩子摔倒了,母亲常用“没摔坏吧,都怪石头”、“以后千万别乱跑,听话就是乖宝贝”来安慰和规范孩子;而父亲常会大声地说“勇敢些,爬起来”、“为什么不看路,下次要注意”。

可见,父亲和母亲同孩子的交往是很不一样的,带给孩子的教育影响也很不一样。培养父子感情,让父爱发挥教育作用,重要的是要让父亲将本身所具有的男性特点融入到亲子交往中。比如让父亲和孩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这样父亲所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智能、性格的发展。

学会培养父爱的方法

爱孩子的父亲们,不仅要为家庭和孩子的成长创造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工作中去,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只停留在要求和训斥的言传之中,还要亲自上阵,对孩子进行身教,让孩子从父亲身上,学会刚强、学会坚韧、学会社会责任。

(1)要表扬孩子

来自父亲的肯定,最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未知世界,敢于承受失败和挫折。

(2)多呆在一起

尽管自己很忙,每周也安排出2次至3次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带着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玩耍,让孩子与父亲有亲近的机会,沟通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多帮助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孩子一起面对,并且协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技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4)让孩子了解

花一些时间与孩子进行谈话,让孩子了解你的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花时间带孩子到你的办公室了解你一天都在做什么工作,花时间带孩子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了解你的社会交往。

孩子通过近身观察,能够从你身上学到人生理想、社会责任、个人追求、为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

(5)给孩子礼物

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日子或者特别的日子,来自父亲的祝福最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需要注意,买礼物需要有节制,不要太过频繁,太过于贵重,只要表达父亲对孩子的祝福和肯定即可。

温馨小提示

作为父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您不仅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博大之爱,还要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学会男性的各种优秀品质,教育孩子,奉献爱心,您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

(1)做孩子的玩伴

一般而言,母亲更多的是以关爱,照管说教的方式陪伴孩子,即使是玩,也只是做一些传统的、安静的、缺少变化的游戏。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孩子对于什么事情找妈妈,什么事情找爸爸分得很清楚。一旦孩子有父亲带着,便会做出某些大胆的、超出常规的举动来。而且,当孩子想玩的时候,也会去找爸爸,此时的爸爸成了孩子的玩耍伙伴。这种父子间的互动对孩子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玩耍本身。

(2)做孩子的榜样

父亲自身具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自主、坚强、果断、自信、敢于冒险、富有进取心等,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模仿。

孩子常常会和同伴比较自己的爸爸,并以“我爸爸……”而自豪,在夸奖爸爸的同时,仿佛自己就跟爸爸一样似的。

(3)帮助认同角色

当年幼的孩子在寻求依恋对象时,男孩会更多地依恋母亲,女孩则更多地依恋父亲。在此期间,父亲与孩子的交往,将会有助于他们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有一个积极、适当而且灵活的理解。与此同时,孩子也将自己认同为男孩或女孩。如果没有父亲的影响,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会受到削弱。

(4)造就优良个性

男性和女性与身俱来的特征,决定了对孩子的差异性。重要的是父亲如何扬自己所长,适时、有效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势利导地去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

父亲应发挥好自己角色的强项,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求知欲,使用多种材料,积极探索多样活动,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心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