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11033700000056

第56章 作个成功的父母需谨记的准则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鼓励他。

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下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这样,孩子的理想之花就会渐渐开放,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就会更坚定。

父母都希望能帮助孩子取得成功,那在帮助孩子成功的路上有什么是父母要告诉孩子的?

1.告诉孩子:时刻牢记自己的方向

20世纪上半叶最出色的指挥家,大概非意大利籍的托斯卡尼尼莫属了(1867~1957)。他是在一个非常的偶然机会中,拿起指挥棒的。但是,为了等这个偶然,他却准备了很多年。

1876年,9岁的托斯卡尼尼考入了著名的帕尔马音乐学院,开始了他正规学习音乐的历程。他在音乐学院中学习大提琴,但他却并不满足于做大提琴家,于是他在音乐学院的9年学习中,像吸水的海绵一样贪婪吸收着各种音乐养分,他除大提琴外,还努力学习和声学、作曲法及室内乐等理论与实践课程。

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一家歌剧院拉大提琴。一次,当时的指挥与乐团团员发生争执,并依着他的声望,在报上公开指责剧院,且在演出前扬长而去时,观众将临危受命的助理指挥,合唱指挥轮番嘘下台,在苦无对策之下,团员只好把懂钢琴、曾主修诗班指挥、也熟记乐谱、却从来没有上指挥台的托斯卡尼尼硬请出场,于是他就把大提琴放下,走上指挥台,拿起指挥棒……

一些已经站起来、正准备离开的听众,接着又静静地坐下,竖起耳朵,聆听这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表演,开始是出于好奇,然后逐渐狂热,最后竟然喜极忘形,第一幕结束时,全场观众所爆发的喝彩,完全消除最初笼罩着整个音乐厅的愤怒和敌意,一位伟大的指挥家就从此诞生了!

有哲人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你就会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不少人终生都像梦游者一样,漫无目标地游荡。他们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干什么?”他们对自己的作为不甚了了,因为他们缺少目标。

制定目标,是意志朝某个方向努力的高度集中。不妨让孩子从一个清楚的构想开始,把目标写在纸上,并定出达到它的时间。莫将全部精力用在获得和支配目标上,而应当集中于为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去做、去创造、去奉献。

让孩子设想他正在迈向目标,这尤为重要。失败者常常预想失败的不良后果,成功者,则设想成功的奖赏。

很少人是一开始就没有目标的。但同时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一直矢志不渝直到实现目标。在一个充满诱惑的环境里,“什么是我们的使命?”需要时刻明确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并在实际的行动中付诸实施。

总之,凡是成功的人,做人做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十分明确坚定。想想毛泽东、拿破仑、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老福特吧,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就埋头苦干,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做事目的性不强的人必然浪费时间,而时间是成功者所能拥有的最大财富资源之一,时间和精力对于成功者来说,都是浪费不起的,所以鲁迅说,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2.告诉孩子:要想成功,先要改变自己

一位长眠于地下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上这样写着: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件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这则墓志铭发人深省。墓志铭的主人生前的志向不可谓不大,但最终却一个目标也没有实现。为什么呢?因为他连自己都没能改变。等他明白过来应当由自己做起时,已是老之至矣,来日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好以自己的教训警示世人。

与墓志铭的这位主人相映衬的,是有着传奇色彩的美国商业大亨迈克·布鲁伯格。布鲁伯格心中有三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梦想:成为联合国秘书长——改变这个世界,当美国总统——改变自己的国家,做纽约市长——改变自己的家园。但他却是先由改变自己做起,凭借他商业才能,打造了一个雇员超过三千,业务遍及全球的财务咨询公司,为自己挣下了亿万身价。到这时,他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已不能满足他的表现欲望,他急需拥有一个更大、更广阔的空间来表现自己多方面的才能,于是他开始身体力行去实现他的第三个梦想:做纽约市市长。

身处商业都市的纽约市民对经济强人的好感似乎与生俱来,他们最终将布鲁伯格推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纽约市头把交椅的地位。2001年1月,布鲁伯格接替朱利安尼,出任纽约这座世界最大都市的第108任市长。当然,为了这一天,布鲁伯格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精力和时间,并为此花费了7000万美金,堪称全美身价最高的市长。

然而有人分析说,9·11事件之后的纽约已不再是人们眼里那个永远充满活力的纽约,布鲁伯格所面对的已不仅仅是重振纽约的经济地位的问题,如何处理因经济衰退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可能是他面临的更迫切的工作,况且布鲁伯格还有着政治经验上的先天不足。

不过布鲁伯格对此心知肚明,也早已准备好了一套方略:用销售员般的职业微笑来面对这一切挑战。在他的字典里,微笑是其在商圈里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位一步一步由自己做起,已在打造商业商国、竞选纽约市市长上如愿以偿的志向奇高无比的人,一定能够扮演好他的新角色,并进一步去实现他要当美国总统、要干联合国秘书长的梦想。因为,他已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造好了坚实而牢固的基石,而这基石足以支撑起他想营造的任何一幢擎天大厦。

3.告诉孩子:不要等准备好了才上路

有一个农夫,计划到几里外的南山去砍柴。此为他准备了几天,把几把斧头磨了又磨,又砍制了一条崭新的扁担,搓了足够长的麻绳,还烙了一大堆葱饼。等他收拾停当上路赶到南山时,那一片山柴已被先到者砍了个精光,这个农夫只得无功而返。

1973年,英国青年科莱特和比尔·盖茨一起在哈佛大学念书。大二那年,比尔·盖茨找到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 BIT财务软件。科莱特觉得这个主意太荒唐,拒绝了比尔·盖茨的邀请。4年后,比尔·盖茨开发出了32BIT财务软件的试用版,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再次邀请大学刚毕业的科莱特加盟。但科莱特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再一次谢绝了邀请。10年后的1983年,科莱特成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而退学的比尔·盖茨在这一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直到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完全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这一年,比尔·盖茨则成了世界首富。

科莱特的经历就像那个农夫,等他精心准备好了一切,却已经失去了宝贵的良机。而比尔·盖茨却果敢地停学创业,赢得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及早实现了辉煌的成功。他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我只是感觉自己应该创业了,当然那个时候有些盲目,我对自己的创业成功没有把握,但我感觉我的做法是正确的。那就是,该创业的时候,不能因为自己的某一点条件没有具备就要等待。事实上,要等到哈佛大学毕业后再创业,那么现在世界首富肯定不会是我,我敢肯定。”

和比尔·盖茨一样,爱迪生如果等到他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搞发明,也许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大发明家了。爱迪生出生于一个灯塔管理员和木匠家庭,幼时只断断续续上过5年学,按现在美国的标准,只相当于两年多一点。他曾承认:“在进行白炽灯实验时,我并不懂欧姆定律,我完全不管数字,我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结果,有些方法我完全不能理解。”尽管如此,他在一生中却搞出了约两千项发明,对人类进入20世纪电气化时代起到了关健作用。

是的,比尔·盖茨没有大学文凭,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首富。爱迪生甚至不懂得欧姆定律,但这并不妨碍他发明数百种电器。想一想他们,我们就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没有理由一味等待。

在孩子追求成功的道理上,只要有了一个念头、一丝冲动、一点兴趣,就要鼓励他立即上路。而条件是否具备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不具备的条件还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去完善和弥补,而有些东西——如时间、机遇,还有激情等,失去了也许就再也无法挽回。所以,告诉孩子,不要等准备好了才上路!

4.告诉孩子:认准了就做到底,坚持不放弃

某国最著名的推销大师,在即将结束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在该国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演说。门票不菲,但还是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这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对观众说: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年轻人跑到台上。

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他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台下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渐渐弱了下去,直至静得没有声响,观众都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寂静无声,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然后停顿,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老人没说一句话,就那样“咚”地敲一下,然后停顿,然后再来这么一下……10分钟过去了,会场开始骚动;20分钟过去了,有人叫骂起来,嘘声四起;30分钟过去了,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有人撕了票,愤而离场。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小锤不紧不忙地敲着大吊球,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的喊叫。离去的人越来越多,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也骂累了,会场又静了下来。

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霎时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一下,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都认真听着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充满着无穷的希望。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中,约一个小时后,吊球慢慢地越荡越高,他拉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