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11033700000055

第55章 告诉孩子成功从珍惜时间开始

世上真不知道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了。

——莫泊桑(法)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古希腊)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富兰克林(英)

时间,每个人都有,不论穷富贵贱。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孩子的时间更多些。但这不意味着孩子可以浪费时间。那些成功的人从不浪费时间。他们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看成是浪费不起的宝贵财富,把人的脑力和体力看成是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是人得以生存发展、实现理想的基础,所以格外珍惜时间,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尔·盖茨说:“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即动手去做,空谈无济于事!”

家长们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的描述,但您有没有告诉过孩子成功是从珍惜时间开始的?有的孩子做作业,本来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却要做1个小时。东看看西看看,一会吃点东西,一会喝点水。家长却不以为然,觉得只要作业做好就行了。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便养成了浪费时间,没有时间观念的坏习惯。

成功需要付出成本,时间是成本之一,珍惜时间就是节约成本。时间最有情,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时间又是最无情的,因为它只让一部分人成功。很多人与成功无缘,这与没有把握好生命的节奏有很大关系。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每一个人都没有理由不严格地遵守时间,而对于正在学习的孩子来说,能否安排好时间,与他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联系。那些不珍惜时间或安排时间不合理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缺乏不断前进的动力。父母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等于给了孩子知识、力量、聪明和美好的开端。因为善于利用自己时间的人,是最能出成绩的人,将会获得高效率的办事结果,其人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由于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他们往往不能按问题的主次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而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时间,结果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处理其他许多事情。因此,父母有责任帮助不会合理安排利用时间的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1.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

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让孩子懂得惜时如金的重要意义。比如首先让孩子认识时钟,懂得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做事不能拖拉、浪费光阴,要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同时,可以给孩子讲古今中外名人惜时的名言和故事,让孩子知道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实践,让孩子知道时间的作用和价值,逐步理解“爱惜时间,就是爱惜生命”的道理。

2.养成孩子作息的规律

孩子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看见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这时候,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从而影响学习和今后的生活。

孩子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规律性,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洗漱要多长时间,吃早餐要多少时间,放学后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等,都可以让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在孩子的作息时间中,学习时间一定要固定下来。父母应该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中间休息的时间,然后按规定进行。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学习,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孩子高质量、高效率地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时,父母千万不可以再追加作业,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反感,从而对学习感到厌烦。正确的做法是表扬孩子的高质量学习,并奖励孩子一定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3.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一般以一个学期为阶段,内容包括本学期的目标、任务、措施、时间上的安排和精力上的分配。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能指望把每一个细节和不可控因素都考虑在内。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要让孩子时刻记住这样一点:学习计划不是教条,它应该以适合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自身实际为前提。

4.教孩子有效利用黄金时间

每个人的生物钟都会按时起作用。同大人一样,孩子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在相同的时间段,心情好的时候学习效率就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学习效率就低;在一天当中,早晨和夜间学习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学习效率低。可见,孩子的学习往往存在一个最佳学习时机。专家认为,对一个孩子来说,一天内有4段高效的记忆时间:

第一段:早上6至7点,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第二段:上午8至10点,适合记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段:晚上7至9点,适合进行综合性知识的记忆。

第四段:晚上10至11点,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上学习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学习效率高。父母可以让孩子注意观察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里去学习。

5.让孩子学会挤时间

时间是由分秒积累而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怎样教会孩子利用零星时间呢?方法很多。比如,在无所事事时不要发呆,找一本书来读;看报纸的时候随手记下一些资料;外出游玩时认真观察景物,为写作文准备素材等等。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惜时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孩子自己都会想到一些办法把零星的时间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