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11033700000004

第4章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现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那么,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呢?父母是否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大人如此,小孩也一样。当父母对孩子发出指令时,如果孩子认为大人的指令不正确,或不明确时,便有可能不执行。所以,当父母毫不考虑孩子的要求就随便甚至是粗暴地命令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时,孩子就会反对,就会不听话,或者说,虽然听了,但是不服气。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孩子又不听话了。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非常聪明的,你看他们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很会观察父母的态度了,父母的嘻笑怒骂他们都能觉察到。有的孩子到了六七个月大的时候,就能从父母行动的粗重,言语的轻缓上分辨出父母心情的好坏,知道如何讨爸爸妈妈的欢心,如何不再去惹他们发更大的火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明白的道理多了,大人的话该不该听?自己的主意如何拿?他们心里怎么能不明白呢?

我们家长通常只关心自己说了什么,很少关心孩子听了什么,很少关注孩子听了以后的想法。这样,怎么能期望孩子很好地接受大人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思路去做。父母只有真正明白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能让孩子听话。

(1)备受“恩宠”,滋长任性。

平时,独生子女在家多由祖辈看着,唯一的小孙孙,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这宠爱自是不用说的了。由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很少,总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因此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总尽量给予满足。即便孩子犯了错也只要一哭一闹,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寻到了“最佳”不听话的“法宝”——哭。

(2)责之过严,常受压抑。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处处过严,尤其是有些白领阶层的父母,以对自己的要求来衡量孩子,孩子干什么都要受到责怪,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连孩子的走路也要骂。而孩子的天性喜欢听赞扬,如果经常被批评和责骂,孩子会失去自信心,听多了也“皮”了,慢慢地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3)责之片面,孩子不服。

有时父母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乱发话,导致误解了孩子,此时孩子会觉得自己委屈,本来自己没有错或错不完全是自己造成的,而父母不理解自己,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责骂,就会不愿意或不想听父母的话。

(4)形象不佳,孩子不敬。

有位家长一次随地吐痰,孩子指出这不讲卫生,不文明。家长却说:“走走走,小孩子懂什么!”后来,这孩子在日记中写:“我觉得爸爸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一下子下降了,他不听我正确劝告,我为什么要听他的话呢?”

长期这样做还往往容易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依赖,对任何事情都不去思考,没有判断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贻害匪浅;二是如果事事要孩子逆来顺受,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自我封闭,变得孤僻不合群。

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还需要父母的教育,因此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

1.要树立起父母的尊严

要使孩子听话,父母必须树立高大的形象,要有较高的威信。当然我们所说的威信,不是家长式的作风,不是靠打骂或恐吓手段来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建立起来的。要注意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形象,这样孩子才会听话。

2.自我检查,自我反省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听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孩子是否非要听?我们不能简单要求孩子事事听话。如果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大人的话本身就没有道理,这时,大人不能为维护自己的“家长权威”而迫使孩子听自己的话。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精神承受能力还很低,一味用高压手段,就会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并不能对孩子有任何帮助。

3.保持冷静,耐心引导

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应冷静,不要马上发火,要耐心引导,使孩子认识到不尊重长辈,不听父母之言的害处。如果孩子一不听话父母就大吵大嚷,甚至大打出手,会给孩子带来更重的心理负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4.要求明确,语气肯定

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使孩子感到目标明确,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家长应该使用要求的语气而不是请求。请求和要求对孩子心理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请求是可以选择的,可以办,也可以不照办;而要求则是必须照办的。这样使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照办。

5.多用鼓励语言,避免负面语气

用鼓励性话语表达要求,首先讲清楚要做什么事,接着说明这事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如:“你要抓紧时间,做功课要精神集中,这样就可以早睡,保证明天精神饱满地去上学”。孩子就会高兴接受。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词语和语气。

6.让孩子有主动权

比如:“孩子,前天爸爸洗碗,昨天妈妈洗碗,今天呢?”孩子觉得受到尊重,会愉快地主动提出:“今天该我洗碗了。”其效果比单纯的命令式口气好得多。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将产生的不利于完成任务的思想或行为,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那样的人生发展就是最完美的了,这样的孩子难道还会不听话?

其实孩子不听话未必是坏事,这说明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是长大了的表现。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家长要做的首先是要稳住自己的脾气,不要粗暴“教育”,还要掌握说教的正确方法,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沟通,那么孩子怎么还会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