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11033700000016

第16章 做“听话”的父母

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希望有机会谈心,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分享快乐、分担烦恼;积极和消极的都表现出来,并只有察觉到对方这个聆听者,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所以,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空间与时间,是给孩子最有效的帮助让孩子透过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妈从来不愿意听我说话,也不允许我插嘴,她总是说,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看书做作业去!”

“我家里人都是各顾各的,很少在一起说话聊天什么的,很闷哦!”

“话说不到一块,还不如上网聊天痛快。反正大人不喜欢和我们孩子聊天。”

几个孩子在一起唧唧喳喳的,都在说自己父母的不是,语气里流露出对父母的不满。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没有与孩子交流的习惯,有的说自己忙,没有那闲工夫;有的说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很难说得起来。难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是很喜欢与自己父母说话的,因为他们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一起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孩子有高兴的事,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快乐;如果有烦恼的事,也很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和为自己分忧。

如果父母能时时刻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特别是情感上的倾诉,就会与孩子贴得更近。不但能及时分享孩子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消除孩子精神方面的“包袱”和情绪上的“垃圾”,让孩子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及时获得心理上的调整与生理方面的恢复,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美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牌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个与孩子对话的节目。有一次,她测试孩子说:“假如你驾驶飞机载着乘客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飞机有问题,出现故障,没油了,你怎么办?”

这小孩直截了当地说:“我就赶快跳伞,让他们在飞机上等着我,我要第一个跳伞!”

坐在台下的许多观众就哈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观众还笑得东倒西歪的,就觉得孩子真鬼头,一发生故障他第一个跳伞,先想到自己跳伞自己逃生。

这位主持人接着问道:“然后呢?”

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我还得回来救他们。”

听到这句话,这些大笑的观众们止住了笑声。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举动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这位主持人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她继续倾听孩子的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

家长有的时候会因为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丰富的心灵,需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1.聆听的机会

父母需认同、接纳孩子的个人感受,并且随时抽出时间,准备好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年纪小时就开始,最好每天有一段与父母谈心的时间,时间不在于长短,而是固定的。例如:放学后、吃晚饭时、散步、上床前等,尽量安排亲子的活动。

孩子年纪越小,记忆力越有限,最好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有机会与父母谈。告诉孩子,每天什么时候,是他专用时间,可以单独与爸爸妈妈谈心。孩子对这样的安排,通常是很兴奋的。

2.听话要听音

倾听是一种爱。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追问。比方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断断续续地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做出恰当的判断。所以倾听是一种爱,倾听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往往是主动的角色。因而父母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碰到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停地教育。在父母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孩子才会有进步。

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未必明智,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4.倾听从幼儿时期开始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父母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

其实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父母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是沟通的黄金时期。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父母交流。

5.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

当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灵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6.孩子描述烦恼时,要鼓励他建立充分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烦恼时,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此时他非常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是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时机,所以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这样会达到沟通的最佳状态。

家长如果长期与孩子沟通不够,会使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性格也会变得内向,与父母产生距离感,从此有话也不愿意对父母说。听孩子说话,其实能获取很多乐趣的。童言无忌,他们说的话很多都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倾听他们说话,就能使自己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加了解孩子的思想。

要珍惜孩子向你倾诉的机会,抽出时间来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及时为孩子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支持他们,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做孩子最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