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唐空华记
11030800000053

第53章 天机

这一年的严冬,只是异常地寒冷。过了翌年初,大雪仍然是不间断的纷飞。

不久,太宗接到当今督察院的御史何孝阳亲呈过来的一份绝密奏折。

太宗读罢这封奏折,他一时就气得肝胆欲裂,哀然地叫道:“天欲绝我!”

话音未落,太宗的整个身躯,就颓然无力地倒垂在御座上。

内侍忙近前,只见太宗面如土灰,神情颓然,犹如大病一般。

内侍便忙将太宗扶起,惊惶地连呼叫道:“陛下!陛下!”

太宗这时才慢悠悠地醒转过来,一时,他又气又恨,连连对内侍道:“快!快让这上折子的人,亲来见朕!这件事情如果属实,那个人不免万死,公主手下的人,朕一个也难饶!”

这个内侍忙就答应去了。

原来,长安南郊的这座会昌寺系前朝王公贵族舍巨大的旧别业改造而成,故该宅原本便典雅幽邃,深不可测。后又经大手笔改造为佛门寺院后,使其屋宇、庭园、佛塔看来更加幽幻神秘,加上城内会昌寺常将其内两件绝世法宝放在这边供养,便让那等心怀叵测之心的盗徒时时心动,自以为新会昌寺寺内也含有许多的稀世珍宝。

特别是会昌寺寺院外的井市里有一班品行低下无聊的人打下一番豪赌,如果搬不动那一座价值连城的玉佛出来,起码也定要将那一幅人传是晋时大家顾恺之所绘的《白莲观音图》盗取出来。

一日,果真有一个胆大的盗徒,铤而走险,就从后院的矮墙,翻入会昌寺的园中来。

谁知这寺院面积阔大,其内里的路径又复杂,那盗徒东走西窜半日,也摸不到寺里存放这些法宝的头绪。

这也是辩机命中该遭此大劫,这盗徒最后就奔寺中最显眼的建筑藏经楼而来。

这盗徒到藏经楼转了一圈,见里面只不过是罗列满满的经籍书翰而已,无物可拿。他就又转到经楼下一个房间。

这盗徒碰巧又见这个房间的门没有怎么上紧锁,他就破门而入。

这盗徒见其内一个角落有一二件行李堆放一旁,其中一个小旧木篋内有一黑布包小巧特别,他也没有打开来看看,便顺手牵羊而去。

贼盗一出了会昌寺的大门不久,便遇见兵士巡防。

这些巡城兵士在灰暗的暮色中,见这盗徒的行迹十分可疑,就将他拿住了,又带他去见官。

这一日巡城郊的值日将领,又恰是原来是专门保管从西域送来贡品的官员,因近期他犯有酗酒失职之过,便被贬到这里负责城间保安。

因这人曾见过这只天下唯一奇特的、人称有价值连城的金宝也难换的神枕,听说当今天子特将此物赐给高阳公主,现在这只玉枕怎会又到了佛门里的寺院里去了呢?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蹊跷万分。

这值日将领审了盗贼在何时、何地盗得此物后,便忙将此事,直接向督察院的御史何孝阳禀报了。

督察御史何孝阳听了此事,不觉暗下一惊,沉吟半晌,不动声色地捏须道:“本朝素来就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名声,现居然出现有偷东西偷到寺院这种神圣之所的盗贼,如果此事传出去,实在是太有损我朝的名声,故本官对此事定是要严查到底的!”

说罢,何孝阳便一面吩咐那值日将领要严格保密,待事情查清楚后再说,一面将他打发出去了。

这何孝阳暗自里也深觉此事非同小可,说不定这会是一件涉及皇家、相府与佛门这三家体面的大事。就算这其中当真有什么重大隐情,不小心被张扬出去,自己乌纱帽不保是小事,恐怕还有性命之忧。

何孝阳思前想后,便将自己一个心思极为正缜密的心腹,姓沈、名文络的人唤入府中来。

何孝阳将此事对沈文络说毕,这沈文络也吃惊不小。

半晌,沈文络才对何孝阳道:“御史大人,这件事不仅蹊跷,而且也很是棘手难办。”

何孝阳也点头,道:“正是!为官一场,决定我们荣辱与沉浮的,无非在一个‘慎’字。这件事情在还没有查办清楚之前,万万不可张扬出去。你先去会昌寺打听一下,这个行李究竟系何人的。如果证据确凿,这人不免万死。如果并无此事,就不要胡乱牵扯于人,以免你我性命难以保全。待你仔细查清楚了,我便亲自给陛下单独上一则密折去,好歹由陛下自己去定夺。”

沈文络答应了。

这一日大清晨,沈文络先派遣几个从人去了一趟城外的会昌寺,悄悄打听到了失盗行李的有关情况。

原来,会昌寺藏经楼内失劫,寺里的一些人也是知道了。

只是寺里的人并不知道所丢失的是什么东西,后来寺里众人上下左右又查了一遍,发现除了见辩机所存放行李的藏经楼下的侧室门户大开以外,又见他的其他行李与书籍等仿佛都还整齐地放置那间屋子的一个角落里,而且整个会昌寺寺院里并没有损失其他什么重大物件,就也不十分在意了。

当沈文络派遣的人进会昌寺来暗下打听时,寺里的人说,好像除了到城中修德坊弘福寺译经的青年辩机法师所存放行李的藏经楼下的侧室门户被撬开外,余下也没有丢失什么东西了。至于辩机法师丢失什么东西没有,也只有等他本人从弘福寺那边回来后才知晓。

沈文络为人与做事都是极其谨慎,他听了这些话后,还是不放心那些人所听到的话,他亲自又去提审那盗徒一回后,然后自己便又带了其中一个从人,装扮成寻常香客,冒雪直接到城外会昌寺去了。

不想到了会昌寺内,沈文络他们正碰见辩机走出来,碰巧这时有寺里的人看见辩机从弘福寺译经回来,就很欢喜地远远的跟他大声地打了一个招呼。

沈文络的那个从人听见了,忙一推沈文络,小声道:“大人!原来他就是辩机,被偷的东西就是他的。听这寺里人说,此人才华实在了得,便是陛下,也还要亲自阅读他写的书呢。”

沈文络一抬头,远远地就看见一修眉清目、气质卓尔的青年僧人走来。又见他神情严峻、行色匆匆地走了过去。

沈文络看罢,也不禁暗自赞叹道:“好一个人材!即便就是以一个男子之眼来看此人,也是无有可挑剔之处了,更兼其才华了得,故看来这只神枕还真是大有些来历。”

想毕,沈文络就对那个从人说道:“我们快去,明日一早再来。”说罢,二人匆忙离去。

沈文络从会昌寺回来,便立刻向御史何孝阳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何孝阳听罢,就立即又亲自上了一道紧急的密奏入宫。

事隔不久,就从宫里传来一密旨给何孝阳御史。

何孝阳就立即会见了沈文络,然后,对他说道:“陛下现在又已传来一道紧急密旨,如果此事属实,不需会审,要立即将牵案的人员,全部秘密处死。我现在只是踌躇,如何才能将这一件事情,办理得是滴水不漏。”

沈文络思前想后,才对何孝阳说道:“我这里有一计,叫着:‘蟑螂捕蝉,黄雀在后’。御史大人,我保证能将这桩事情做得是人不知、鬼不觉的。”

说罢,沈文络便将自己的谋划说了一遍。

何孝阳听罢沈文络的计谋,默思半晌,才首肯下来。

第二日一大早,沈文络便率领四五个心腹之人装扮成香客模样,就直接去城外的会昌寺了。

一日,辩机在弘福寺藏经楼遇见的玄度师兄,他说会昌寺如高慧、行辉等诸师很是惦记他,望他得空回去一趟。

正好这时玄奘法师他们开始筹划要逐渐搬移弘福寺的器物到新建大慈恩寺去继续翻译佛经。一时,他们就将手中的译事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辩机想,自己则可以借此机回会昌寺一趟,一是可取自己存放在那寺藏经楼下的侧室中的行李,二是拜访高慧诸师。

于是,辩机从弘福寺就为会昌寺的藏经楼中借了两部那里还没有收藏的佛经后,自己就回城南郊的会昌寺去了。

只是辩机一回到会昌寺后不久,他却在无意中,知道自己丢失了何物。

一时,辩机不觉面色惨白,心情沉痛,仰头在床榻,随手将桌上一本打开的经本倒扣在脸上,一任清泪空洒。

半晌,辩机暗问道:“为什么还要洒泪,哀痛至深?为什么此事就偏偏发生在此时?这就是天意,我已是在劫难逃!”

想罢,辩机不顾外面朔风的寒烈,忙踏雪出门而去。

正是:不知落得几多雪,作尽北风无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