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11028500000009

第9章 性心理发展与性别角色

说到性别,一般人认为再简单不过了:非男即女。然而,这种常识是真知吗?人类的性别只有“男”、“女”两种吗?有没有第3种性别呢?提出这些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常见性别认知的质疑,这也是我们重新认识性别的前提。

6.1性别的表现

6.1.1性征

认识性别,首先要了解性征的概念。性征是指男女两性的性别特征,即综合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性别特征。可以将两性的性别特征分为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第三性征和第四性征。

1.第一性征

是指男女生殖器官可以分辨出外形和构造的差异,如男子有睾丸、阴茎,女子有阴道、子宫等,这是因为遗传物质——染色体的不同所决定的。这是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由此可以把人分成男性和女性。第一性征确立了人们要经历的性别社会化过程,是建立社会性别的基础。

2.第二性征

是男女在青春期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特征,决定第二性征的是男女性激素的差别。具体表现是青春期发育后,男性开始变得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变声,长胡须,汗毛加重;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脂肪增加,月经来潮。随着生理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社会诸因素对个人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3.第三性征

除了上述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差别之外,男女在心理上也有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第三性征,是指男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这种在性格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第三性征又称性别程度,简称性度,指的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明朗化。

男性气质是指男性应该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这个性格特征包括3个成分:地位、坚强、非女性化。地位代表功成名就和受人尊重;坚强是力量和自信的表现;非女性化是以女性的特质反衬男性特质。如男性不能依赖、温柔和软弱等。男性要主动、活跃,这与雄心勃勃、大胆、争强好胜具有竞争力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男性气质还表现为直率、对爱的要求强烈且主动,喜欢与美丽、聪明、活泼的女子交朋友等性格倾向。

女性气质是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女性气质内涵包括3个成分:与家庭相关的一切,温柔、爱整洁、依赖男性,以及一切与男性相对立的特征。因此,女人味总是与羞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被动等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女性对爱的要求被动,对被爱的要求强烈,喜欢与可靠、成熟、能体贴人、有男子气的男性为友。

因此,第三性征具体表现为男女两性的性别气质,它是以第一、第二性征为基础的,强调一整套稳定的、固定化的两性对立的行为举止及其行为的社会意义。

4.第四性征

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人的性别气质会有较大的差别,有些女子除了具有女性所特有的性别气质外,还兼有热情、豪爽、刚烈、精明能干等男性所具有的性别特征;而一些男性除了具有典型的男性气质,同时感情细腻、丰富,行为表现温文尔雅。这种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性别表现,在医学上被称为“双性化气质”,也被称为第四性征。

6.1.2性别双性化

那么,什么是性别双性化?双性化(Androgyny)是希腊语的词根男(andro)和女(gyn)的结合,所以“双性化”也正是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与平衡。而双性化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

对于双性化的研究,是在西方心理学对性别差异研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就曾提到过“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而后,他的弟子荣格更是提出了“男女同体论”,用“anima”(阿尼玛,男性的女性意向)和“animus”(阿尼姆斯,女性的男性意向)来分别代表两性中含有双方特质的异性原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性别差异的研究逐渐转向对性别角色的认同问题,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针对女性心理的研究也开始关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因素导致的性别差异问题。

1964年,A。S。Rossi首次提出了“双性化”这个概念。10年之后,S。L。Bem(贝姆)针对“双性化”个体从“处事灵活”的认知角度以两性气质这两个不同的维度为理论基础编制了Bem(贝姆)性别角色调查量表(BSRI),并以此开始了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

(1)计分完全符合记7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介于两者之间的数字表示符合的程度,从1~7程度不断增加。

(2)将1、4、7、10、13、16、19、22、25、28、31、34、37、40、43、46、49、52、55、58条的分数相加,得数除以20,得到男性化分数。

(3)将2、5、8、11、14、17、20、23、26、29、32、35、38、41、44、47、50、53、56、59条的分数相加,除以20得女性化分数。

(4)男性化分数和女性化分数都大于4.9说明是性别双性化的人。

性别双性化对人格影响较为突出的表现在心理健康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西方对于双性化的研究的大量结果都表明,性别双性化的人综合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质上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事实证明,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把事情办得更出色,才华出众,自尊心强,是一种理想的气质。

Bem的研究表明,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至少有3方面的优点。

(1)允许表达异性特征具备双性化人格的男人虽然有某些女性特征,但他们的独立性却没有受到影响。在独立性方面,双性化人格与男性化人格的表现是一致的,均比女性化人格要更具独立性。

(2)富有同情心,有教养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女性化人格对双性化人格的贡献。

(3)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比起单纯的男性化人格和女性化人格者而言,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有着更积极的归因模式:他们多将成功归为稳定的内部因素,而将失败归为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这种归因模式意味着成功的永恒性和失败的暂时性。

在Bem之后的研究,如Spence等人编制出个人属性问卷,简称PAQ。Kaplan、Beam在1976年,Hall、Halberstadt在1980年也做了相应的研究。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对于双性化的研究也开始起步。

这些研究均证明了双性化的人具备较为优秀的人格气质这一结论:双性化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双性化者在各种条件下比性别典型者做得更好,在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者;双性化个体的优势到青少年和成年初期就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

然而,双性化并不是性错位或是性混乱,也不是异性癖、同性一体的同义语,相反,双性化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对此,我们必须要区别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即“双性化”和“中性化”。

双性化是指两性人格心理特征的混合,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表现、表达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而中性化正好相反,是一种非典型化的人格,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它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性别不典型的特点,在心理健康的程度上,中性化人格明显不如双性化人格健康,它既没有男性人格的优点,也没有女性人格的优点。简单来说,双性化可以认为是“既男又女”,而中性化则是“非男非女”。

通过概念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双性化”和“中性化”这两个概念存在着原则上的不同,但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大众传媒中,这两个概念被混为一谈,很多时候,人们所说的“中性化”实际上是“双性化”。

6.1.3跨性别

跨性别涉及到各种与性别角色部分或全部逆转有关的个体、行为以及相关群体。对于“跨性别者”的界定有很多争议,其中最广泛的定义是:那些在出生的时候根据其性器官而被指定了某个性别,但是却感觉到那个性别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错误或不完整描述的人。还有一种说法是:那些对其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感到无法认同的人。尽管对跨性别者的界定不同,但对于跨性别这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点,即所谓跨性别(cross gender),是指具有某一生物学(解剖学)性别的个体,具有某种程度的异性心理、行为,或者说异性气质。跨性别有时候也会被当作一种“在中间”(in between)的概念来使用,有个比较新的名词是“性别酷儿”(genderqueer),用来指称传统上归属于“男性”或“女性”之特质的混合,或者也可以用来指称时常与跨性别或跨性别主义相关的“在中间”概念。

“跨性别”是一个概括性的词汇,涵盖了许多种不同性别表达方式(gender expression)的人。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跨性别者是指做异性会觉得较为自在的人,跨性别者通常全部或部分的时间是以异性的角色生活。

(2)变性别者(易性癖)是指寻求通过变性手术永久改变自己的身体,以符合其个人对自身性别的定义者。在这个群体中还有一些通过使用激素或者其他相关外科治疗如乳房切除、隆乳、除毛等,但还没有进行变性手术的人,不做变性手术可能是因为个人本身不再有意愿进到这一步,也可能是因为经济上无法负担手术的医疗费用。

(3)变装癖者(易装癖)指穿着异性(指相对于生理性别而言)服装以达到情绪或性方面目的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恋异性装癖者,这种情况不属于跨性别,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恋异性装癖者不是基于对自己生殖性别的不认同,而是纯粹迷恋异性服饰之功能以达求满足自身性欲幻想之目的。

(4)双重灵魂者(源自美国原住民文化)指具有男性与女性灵魂者。通常(在原住民文化中)因为其躯壳能同时包容两个灵魂而受到尊敬。

(5)双性或雌雄同体者指出生就同时具有雄性与雌性的器官的罕见医学状况,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时即以手术指定其性别。然而,现代针对这一群体的学术研究质疑了这一做法,因为这种人为的指定对于当事人来说也许是一种错误。

由于跨性别包括了变性人,因此有人认为跨性别者是变性者的一个同义词。这种用法混淆了跨性别者和变性者之间的区别。正如上面提到的,跨性别者认为自己有不同于男性和女性的另一种性别;而变性者则认为自己是在“女性身体里的男性”或“男性身体里的女性”,进而希望通过手术“改变性别”。一种典型的例子是“男儿身,女儿心”,许多变性女虽然生理性别是男性,但是觉得是自己是女性;而变性男则刚好相反。

变性的过程,通常包括了实际生活体验(Real Life Test)、激素替代治疗,以及旨在改造身体第一性征的性别重构手术。在制度严谨的国家和地区,欲进行激素或手术治疗的变性者往往需要持久并反复地向医师表达强烈的治疗欲望,他/她们才会获得诊断和治疗。为了使身体与心理认同性别保持一致,很多变性女亦会选择进行除毛、隆胸和磨平喉结等整容手术,而很多变性男亦会选择尽早进行缩胸手术。基于这些原因,很多变性人反对使用跨性别者指称他们自己,不管是作为同义词还是作为一个包含变性者在内的集合名词都不行。

他们争论的理由主要是:①跨性别这个词不能准确反映变性者自己的特点,而且,使用跨性别这个集合名词将会导致变性者群体的发展历史、变性者的身份认定和存在状态边缘化;②跨性别者认为自己是不同于男性或女性的另一种性别,而变性者则认为自己是男性,或者女性,只是这与他们出生时被赋予的生殖性别有冲突;③跨性别者没有改变性别一说,而变性者则希望通过医疗手段“改变性别”。

对于以上各种跨性别的表现,医学界使用性别焦虑症(gender dysphoria)和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这些名词来将这些倾向解释为一种心理状况以及对社会的心理反应。跨性别者并非出于主观的自愿,而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然而,他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却是举步维艰,处于无奈和焦虑的困境之中。对此,健康的社会应给所有性别倾向者宽松的生活空间,具有跨性别倾向的人也应该获得足够的尊重。

6.2性别的界定

6.2.1生理性别

生理性别又称自然性别,是指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简单来说,人可以分为男性和女性,这是与生俱来、自然形成的。通常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表现为身体差异,这是不能被改变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判断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是非常简单的,在婴儿出生时看一下外生殖器,就可以知道其生理性别。然而,生理性别本身比这要复杂得多,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有着不同的层次,根据人类生理性别的基本变量,可以把性别分为以下几种:

染色体性别:又称基因性别,只适用于部分灵长类动物。通常情况下,女性的染色体是XX,男性的染色体是XY。除此之外,个别人的染色体组合为X0,XXX,XXY,XYY。激素性别: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性别:睾丸;卵巢。外生殖器性别:阴茎;阴蒂、大小阴唇、阴道外半段。脑性别:男女的语言功能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它影响语言的流利程度、用语理性、联想的流利程度;男女的交流风格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男女的感觉不同,对触摸、味道、气味、声音的感觉不同,视觉角度也不同。

由此可见,人的性别首先是由染色体的差别决定的,而两性的进一步分化则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实现的,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发展出特定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此外,性激素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男女两性的差异还受大脑和中枢神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丘脑的功能以及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特点上。

总之,生理性别的差异,表现在个体生命的性分化和性成熟过程中,由遗传因素决定染色体的不同,决定男女两性的性别,由大脑影响的激素分泌影响着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发育和其他分化。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是影响个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但现实生活中人的性别表现,还受到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加入,使得性别表现更加复杂,而这种由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的性别称为社会性别。

6.2.2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的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它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男女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综合体现,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与男女两性生物性别相关的一套规范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社会性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既是当代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又是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社会性别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它的出现挑战了“生物决定论”,使人类对性别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社会性别分析具有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角度。①主张社会性别不只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重要的分层系统;②这一分层系统的普遍性,可以通过社会生产过程加以解释。或者说,认为社会性别与阶级一样,在一般分层系统中是一种社会结构,其基础是社会制度,并且依靠意识形态去维持。

具体说来,社会性别跟阶级一样,是一种分层系统:

(1)任何社会中的这种分层都来自于社会生产组织或制度。

(2)社会生产可广义地看作是一种多方面的、等级性的组织过程,这一过程再生产和维持着社会生活。

(3)这一过程的有效分析应改变传统的研究思维。

(4)识形态掩盖着社会生产的真实性,同时又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造成了分层结构。

总之,社会性别分析可更为具体深入地探讨性别差异问题,研究视角也变得较为中性化,它关注社会性别关系中的差异性或者不平等性。同时,这个概念不是封闭的和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和流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性别,所得出的内涵也不同。其中包括这样几种以下社会性别概念的范畴和模式:

(1)强调性差异的社会性别观(Gender as Sex Difference)这种社会性别观把社会性别定义为个人属性。认为这种属性是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互作用的产物,例如男人的刚毅和女人的柔弱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生物属性的特征奠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人格和自我概念的基础。在女性主义看来,这种社会性别观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作用,把社会性别完全看作是个人化的过程,忽略了性别社会化中的社会因素和人际关系的作用。这种社会性别差异观强调了差异,但是没有分析这种差异所包含的人的地位的尊卑和权力的强弱。

(2)强调“地位”和“角色”的社会性别观(Gender as Status and Role)这种社会性别观以传统的功能主义和角色理论为基础,把社会性别看成是已经获取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地位又伴随着性角色和性别角色的产生,即性或性别的模式化的行为。这种角色和地位的性别差异高度融会了社会的价值观、文化实践和制度结构。虽然这种社会性别观强调了社会因素的作用,但它是用功能主义的观点解释性别分工和性别差异的合理性,将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合法化。过分用功能主义和角色理论来解释性和性别,会忽略社会历史的变化,会使权力结构这样的政治问题边缘化。

(3)强调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别观(Gender as a System of Relationships)这种社会性别观强调社会结构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把社会性别看成一个人际关系的体系,而不只看成是个人的属性,认为社会性别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跨越了种族、阶级、年龄的界限,还能够通过社会意识形态加以传递和巩固。在性别劳动分工、权利制度等影响下,性别关系和角色是不平等的,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带来机遇、资源、权力、特权以及责任的不平等分配。这种社会性别观认为,绝大多数男女之间的差异是他们不同的经历、机遇和所能够接触的社会网络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总之,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性别的次序是支配与被支配,建立霸权与抵御霸权等社会关系的运作场合。

社会性别没有一个单一的本质,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一种个人地位它都有很多构成要素。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挑战、质疑、批判、解构传统知识系统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对一切仍保存社会性别等级制的文化都具有批判意义。

6.2.3关于性别的生理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争论

对于性别的讨论一直存在着生理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争论,长期以来,性别被认为是一种无须说明的“自然”现象,男性与女性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这种性别差异是本质的、普遍的、二元对立的和持久的。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笛卡尔、洛克、罗素等哲学家均将两性看作是二元对立的,这种二元对立建构出了两组相互对立的品格:理性与感性、勇敢与被动、强壮与柔弱、公共与私人等,这些策略性的对立,将男性置于优势地位,而置女性于卑贱、“他者”的地位。

持生理决定论观点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帕森斯的性别角色理论。他认为,性别角色是固定和二分的,因而也是分离和彼此对立的。“孩子的出生与早期养育,建立起一种很强的假设,即母亲与孩童的关系是首要性的,而这又进而建立起另一种假设,即男人因为无须承担这些生物功能,理当专门致力于另一个工具性的方向。”因而,男性是工具倾向的,女性是表达倾向的,也就是说,男性是任务倾向的,女性是情感与关系倾向的。帕森斯的性别角色理论为区分男性与女性的活动领域提供了“科学的”基础,男性的本质适合于公共领域,女性的本质适合于私人领域;他相信,男性与女性领域的划分有利于减少家庭中的竞争与冲突,从而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在主流心理学中,生理决定论观点也广泛见于心理分析理论中,强调两性在“核心的自我结构”、自我同一性及关系能力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差异,且心理结构的性别差异还会导致认知如推理、知识的获得等方面的性别差异。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男性与男性的生理解剖作为人类的标准,女性与女性的生理解剖则被看作是对这个标准的偏离;在他看来,男性优势、女性劣势及人格的形成均是由生理结构造成的,“生理即命运”。艾里克森将女性同一性看作是“内在空间”,一种“从生理、心理及伦理上照顾人类婴孩的肉体设计”;而男性同一性则与“外在空间”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涉及到侵犯、兴奋与道德,导致成就、政治优势及冒险。在拉康的后结构主义看来,女性“外在于”语言、公众话语、文化与法律,女性的界定不是根据女性实质上是什么,而是根据女性缺少男性生殖器这一主要的标志。所有这些理论均强调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将女性经验经过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而性别差异的形成是由生理性别决定的。

经过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生理决定论受到社会决定论的挑战。社会决定论否定这种本质、固定或普遍的说法,强调每个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社会决定论认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许多差异都不是源于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的相互作用。社会建构论的基本假设包括:①人们不可能理解现实或真理的本质;②现实是被建构的,而不是被发现的;③现实与社会情境是相互影响的;④知识是在社会交换中通过话语建构的;⑤我们所认同的现实是相互建构与相互认同的。

根据社会决定论的观点,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决定论认为,性别是以生理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一个人生而为男为女,并没有天生的性别认同,他们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性别认同的,在经过社会的建构之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虽然生理性别是天生的,但是社会性别既非内在的,也非固定的,而是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是社会和符号的创造物。因此,社会性别不是个体的内在特质,而是由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及特定文化的话语所建构的。

在社会性别决定论看来,生理决定论所主张的“差异的社会性别”的建构从来不是价值中立与政治中立,而是包含着一定的文化意义。与本质主义不同的是,社会性别决定论并不关注各种社会性别表征的正确与否,而是关注历史文化因素在社会性别建构中的作用,以及各种社会性别表征的效用或结果。

社会性别决定论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多种理论:

(1)性别的文化建构论性别建构的差异存在于文化与文化之间,以及某一文化之内。性别的文化建构是指,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会按照当时当地的习俗被建构起来。比如,亚洲文化要求女人被动和柔顺,亚洲女性的人格特征就会被这样建构起来。女性主义不仅强调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还强调性别不平等的文化建构,性别构成的权力关系。

(2)社会角色理论男女的心理区别来源于社会角色的不同,由于劳动分工不同,女性更多在家庭里活动,男性更多在社会上活动。许多文化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风俗。社会角色分工的起因部分来自身体的区别,主要包括女人的生育和哺乳的需要,身高和体力大小的区别等,但是更多地决定于社会习俗对性别角色的规定。

(3)心理分析理论男女两性的起源和发展是长期的争论,心理分析是最早涉足这一问题的。从弗洛伊德的儿童性欲理论可以知道,虽然两性具有极为不同的心理本质、性本质,但是所谓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异性恋、同性恋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由特殊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6.3性别偏见

6.3.1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文化认知架构中,从婚姻宗族法律制度、政治经济资源的继承分配,到个人生活方式、科学人文艺术神话的表达,无不对性别的表现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由此看来,性别并不是简单的生物事实,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定的复杂系统,它规定了男女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规定进而塑造着男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般来说,人们希望一个男人要富有竞争力、进取心和成就感,男人的生活重心是工作,并且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而对于女人,人们则希望女人要温顺、贤惠,女人的生活中心是家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因此,作为男人或女人,包含着对性别的个人感受,以及扮演着由文化所定义的角色,这就是所谓的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予以归纳、概括和总结,而这种归纳、概括和总结是一种僵化、过度简化或是类化的信念或假设。和所有刻板印象一样,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的区分不是以亲身经验为根据,不以事实资料为基础,而是单凭一己之见,即对男女两性的行为做出主观和武断的判定,最常见就是以二分法为依归,赋予男女各自有不同的性格、态度和生活方式、职业等,因而这种评定往往也忽略个体的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性格特质”,接着再由特质的性别化推论到其他范畴中,直接会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知觉、归因、动机、行为,如身体特性、角色行为、分工与职业、两性关系形态等。如一般人认为男性具有工具性特质,坚强、独立、大胆、冒险、理性,适合从事竞争工作。女人具备情感性表达特质,温柔、体贴、胆小、感性、脆弱、母性,适合从事在家庭内照顾幼儿、料理家务等工作。因为这个性别定型,男性表现阳刚的行为会获得赞赏,女性表现阴柔的行为会获得赞赏,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男性就是要阳刚”,“女性就是要阴柔”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包括4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征、角色行为和职业。这4个方面相互独立,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信息,根据一个方面而对其他方面进行判断。例如,已有研究调查并归纳了性别刻板印象中所反映的典型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1)典型的男性独立、进取、攻击性、善于经商、操作能力强、表现出领导行为、自信、有主见、坚持自己的立场、有抱负、支配性、主动性、声音洪亮、性欲强、不轻易放弃,并能承受压力、勇敢、擅长体育运动、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竞争性、冒险性、聪明、有优越感等。

(2)典型的女性情绪化的、优雅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善良、爱哭、创造性、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对他人有奉献精神、脆弱,此外还喜欢艺术,并得体、乐于助人、整洁、信仰宗教、喜欢孩子、待人和气、需要安全感等。

从以上对典型男性和典型女性的描述可以看出,性别刻板印象更多的是由传统性别文化和社会性别分工导致的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它有3个特点:①它对社会人群进行极为简单化的性别分类;②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性别刻板印象具有一致性;③性别刻板印象常常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因此,性别刻板印象更多的是一种“性别偏见”,当这种“性别偏见”影响了某一类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就发展为“性别歧视”。

6.3.2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它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屡屡被人谈起,又常常让人感到无奈。在人才市场和职业生活中,它甚至已经变成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历史渊源。人类社会早期,男女本是平等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由于母系血统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女性居社会统治地位。妇女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其受到社会尊重的经济基础。私有制出现后,男性在经济上的地位显著上升,母系氏族制被父系氏族制取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男子成为世界的主宰,女人只是男子的附属品,社会还用道德和法律等手段,维护和支持歧视妇女的社会现象。从此,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延续千年的社会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性别歧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歧视。歧视是一种差别对待。这种差别对待不考虑个体的优点,而以等级或种类为根据加以区别,表现出某种偏见。从公民所应该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来看,歧视就是在公民权利上的区别对待。

性别歧视是最常见的歧视形式之一,是指对某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限制,在当今社会,性别歧视更多的是指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进而给女性带来的权利利益上的、自身发展上的、甚至人格上的损害和障碍。由此可见,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性别歧视,需要满足3个条件:①区别对待不同性别;②这种区别使某一性别的利益受损;③在竞争条件下,对实施区别的社会单位(个人)最终没有好处。

需要说明的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并不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而是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正是在这种价值判断下,才有了某些男性对女性能力的低估,也有了某些女性对女性、甚至对自己的轻视。所以,要消除性别歧视,关键是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和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

性别歧视分为直接性别歧视和非直接性别歧视。直接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的人,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所获的待遇,因性别而差于另一种性别的人,例如就业性别歧视。非直接性别歧视是指一条明显中性规则对一种性别的大部分人产生不利影响,但并未对另一性别的人产生此类影响,并且此规则在这些情况中十分不合理。

从性别歧视的表现程度来看,性别歧视分为显性歧视、隐性歧视和反向歧视。

(1)显性歧视即可以直接观察到、感受到的性别不平等。一般来说,显性歧视有两种表现形式,把女性视为低于男人的第二性和把女性看作“负面”。诸如,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男人作为绝对的主体而存在,而女人则是作为客体和“他者”而存在,相对于男人,女人处于边缘化的处境和地位。除此之外,还有把女性看作“负面”而加以贬低的,诸如将女性视为“不祥的”和“祸水”,甚至是万恶之首和罪魁祸首。例如,将女性的经血看作脏的,有经血的女人走过的草地会枯萎、花朵会凋零。还有把女人比作“红颜祸水”,男人变坏不是男人自身的问题,而是女人使然。对于这种现象,当然不乏个别案例的存在,但是以点概面来诋毁全体女性,对女性整个群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格上的歧视。

(2)隐性歧视即对所有的人都施以相同划一的标准和要求,而这个“划一”实际上是把男人看作是客观和标准的。也就是说,男人不仅仅比女人占有优势,而且成为人的一般性,男人的标准成为一般的标准。在这一标准下,男性的收益与女性的受损都被掩盖了。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看似中性的法律、传统、历史等都打上了男权的烙印,它表面看来是平等的,但是对女性却是不利的。由此可见,消除隐性歧视更加任重道远。

(3)反向歧视是一种隐藏得更深的歧视。它通过赞美女性的特征和功能,而把女性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给女性的发展带来制约因素。诸如“贤妻良母”是对女性的赞美,当然这也是女性的美德。但是,问题是当“贤妻良母”成为唯一评价女性的标准后,那些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的女性就有可能受到不公正的歧视和压迫,事实上,很少有女性能够完全达到社会赞美的光辉形象,更多的女性是在这一标准下压抑自我。

从性别歧视的具体表现来看,性别歧视分为语言歧视、教育歧视和就业歧视等方面。诸如由于性别歧视导致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在就业和职业选择上也受到限制,女性的平均收入不足男子收入的70%,而女性的失业率比男子失业率高30%以上。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受教育、择业、收入等方面,还表现在性别商品化倾向上,诸如媒体中将女性物化、性化和商品化的广告和宣传,其实质有损女性的人格和尊严,这也是一种更深刻的性别歧视。

6.3.3性别偏见的形成

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都属于性别偏见,是性别偏见不同程度的表达,其结果不利于女性的生存和发展。那么,性别偏见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女有别”的确是事实,而且男女两性这种生理上的差异将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客观地说,大自然造就了男女两性,在赋予两性不同的身体构造和生理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两性各自的性别优势。性别差异,究其来意,是指男女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外貌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差别。生理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有3个层次:①性器官的不同所表现的是“第一性征”;②青春期男女在生理上所出现的不同变化是“第二性征”;③在此基础上,男女两性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是“第三性征”。

从表面上看,纯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仅仅体现了男女生理器官的功能及其外在表现的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和褒贬之意。但在父权制社会中,性别差异却带有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的成分,这种偏见和歧视通过性别社会化得到强化。于是,生理上的性别差异便转化为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当生理上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差异画上等号时,便是性别偏见的开始。

从性别差异到性别偏见,经历了3个转变阶段。先是从生理差异向社会差异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借助于生理差异基础上的性别分工完成的。从生理结构上看,男性强壮有力,因而适合在外获得生存资料来养家糊口;从生理功能上看,女性的生育功能适合留在家中哺育后代。最初,这种性别分工仅仅存在于家庭内部,后来,这种家庭分工延伸到社会领域,形成了社会分工的性别差异,并以性别角色的形式固定下来。就这样,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性别角色的社会规定,使生理上的性别差异具有了社会意义,从而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差异。社会意义上的性别差异体现在男女不同的性别形象、不同的性别角色以及不同的性别认同等方面。一旦社会文化对两性有了不同的性别期待,男人和女人就会通过模仿、学习和强化等手段使自己达到社会所期待的性别标准,成为社会能接纳的“正常”的男人或女人,即完成性别的社会化。否则,“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都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在社会中找不到身份的认同。性别社会化无处不在,并体现在生活与生命的每一个环节,从出生时的性别期待、家庭教育资源的分配,到整体社会制度的设计、风俗文化的运作等都体现了性别差异的痕迹。从生理差异向社会差异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着。同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制造性别差异来维持两性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就这样,两性先天的生理差异正是经过这些社会化的力量得以强化,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进一步画清了两性的界线,强化了性别差异,赋予性别差异以社会意义,由此形成了社会性别化的社会秩序。

其次,由社会差异向价值关系转化。社会的性别差异引出了一系列的价值关系,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价值关系的确定。这种价值判断是从性别分工开始的,“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重要的,在文化上、道德上和经济上得到回报,相反,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的”。这种价值判断使男女的社会分工合理化,从而维护了男女之间的权力差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固定的价值判断模式:男性所具有的主动、进取、理智、强大等特质被赋予正价值,而女性的被动、平和、直觉、柔弱则被视为负价值。一旦这种“男优女劣”的价值观念形成,它又会反过来影响后来社会角色的界定、社会、家务工作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由此可见,“社会不平等的背景也可能影响到对可见的性别差异的价值评判,从而男性的特点被解释成财富,女性的特点被看成缺陷。两性的社会不平等甚至可能强迫修改衡量性别差异的标准”。性别差异由社会差异向价值关系转化的过程,就是两性的天平向男性倾斜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这就为现实中的性别压迫奠定了基础。

最后,这种价值关系转化为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性别偏见。在“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男优女劣”、“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等价值判断下,统治与服从、控制与被压迫的模式在两性之间自然形成,于是性别差异演变为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这一权力关系中,男性处于主体地位,女性被物化,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女人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什么样的女人算“好女人”或“坏女人”,全都是以男性的标准和目光、按男权社会的需要和满足程度而定。父权制确立以来,公私领域的严格划分,使男性能够在社会舞台上自由驰骋,而女性只有栖身于家庭一隅,这种活动空间限制了女性的思维,狭隘、依赖、软弱和自卑感由此而生。在此基础上,社会通过社会规范和教化等手段,使“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成为社会主导意识,它得到了整个社会乃至于女性自身的认同。因此,女性自身也逐渐滋生了处处迎合男性需求的心理态势,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便是这种心理态势的反映。即便像班昭那样女性中的佼佼者,也只有在迎合统治阶级的趣味时,按照封建统治阶级价值标准宣扬“女教”的时候,她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显然,这种服务于男权社会的性别结构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压抑和盘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差异不完全是天生的,从社会意义来看,它是在男女两性的互动中和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塑造和创造出来的。其实,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塑造和创造着性别角色,以使自己的性别身份与人类文化规定的性别符号体系一致,这样就能找到合适的社会定位。也就是说,性别偏见并非由人们生理上的性别差异所决定,而是后天社会建构的结果,它虽然因性别差异而起,但是性别差异并不能成为性别偏见的合理化解释。

认识到这一点,会使人们获得对现存性别偏见的批判反省能力,从而具有一种“从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文化生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两性关系的眼光,这种眼光主要是关注未来和理想的,而不仅仅是瞩目过去、现在和经验的。就两性关系而言,性别的自然差异也许永远不会取消,但未来的男性和女性都具有全面发展的个性;而且,全面发展的女性需要由全面发展中的男性来塑造,全面发展的男性也需要由全面发展中的女性来塑造”。这种眼光虽然不能立刻改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但它至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社会数千年来在多大程度上一直是建立在男人对女人的控制之上的”。它可以使人们获得对自身性别角色的反思意识。

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这样一个思想,性别不仅仅是我们生理上的男女之分,它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机制。正如波伏娃所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同样,男人也不是生来就是男人的,也是逐渐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就是性别的形成过程。

6.4性别的形成

6.4.1性别角色

自一个人出生之日起,便被划分为不同的性别。然而,这时他(她)具有的仅仅是一种性别身份,而要实现这一性别身份,还需要在性别社会化中完成。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那什么是性别角色呢?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按照人的生理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即一定社会认可的、适合某一性别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认识自我性别的基础上,了解不同性别的行为模式,即哪些是男人可以做的,哪些是女人可以做的,这些性别行为都是社会为男女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性别角色往往与性别刻板印象相互强化,但是性别角色与性别刻板印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被大家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而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是由与男性或女性相适宜的心理特质、特点及活动的一系列认知所组成的。性别角色是由行为限定的,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关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态度和认识信念,它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看法和态度。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是以性别规范为基础的文化建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以文化为基础的性别社会差异,社会把两性的生物性差别扩大化和制度化,并且通过性别社会化,把这种制度安排传递给男女两性,从而产生不同的性别表现。

在这一点上,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人类学家米德在不同文化地区做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他在20世纪30年代对新几内亚的3个部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种在一般人看来是女性特征的个性,他们性情温顺,待人热情,反对侵犯、占有,男女都照看小孩,做家务,共同从事生产和生活,因而具有平等的地位。与此相反,邻近的蒙杜古莫部落是一个非常残暴的部落,那里的人们不论男女都性情残暴并有攻击性,女人也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她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这个部落的地位不是以性别来划分的,谁的攻击性强,谁就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第三个部落是昌布里部落。与前两个不同,这个部落中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显著,但与一般人认为的正常角色相反。男人喜欢艺术,富于情感,并照顾孩子,女人却精力旺盛,盛气凌人,不戴饰物,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都具有比男人高的地位。米德的这个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男女个性特征和角色特征。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或者在某个区域内,文化是影响男女性别角色特征的主要因素。

(2)性别制度不断认可和强化性别角色,并赋予性别角色以等级区别。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不足以直接导致两性之间地位的高低之分,社会普遍存在以等级为特征的性别关系秩序是男权社会所建构和维持的,这种被建构出来的性别秩序包括物质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它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最基本、最持久的社会制度。

(3)性别角色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地“制造性别差异”来维持两性在社会中的不平等社会地位。两性先天的生理差异正是由这种制度化的力量强化的。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存在不同的性别差异,同样,社会性别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

6.4.2性别社会化

社会规定了性别角色,而这个性别角色对于具体的人来说,是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强化性别角色的期望,从而完成对性别角色的塑造。性别社会化有两个不同的结果,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和性别角色的掌握。这种学习使人们懂得一般的性别角色和理想化的性别角色,或者说什么是合乎身份的行为。性别同一性包含着对“一个人属于男性或属于女性是一种不变特征”的理解。

因此,性别社会化是个人关于性别角色和其规范的学习过程,是贯穿一生的性别认同过程。从出生、学龄前、学校期、青春期、成人期(婚姻、生育)、老年期直到死亡。每个阶段,社会都对个人有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和性别规范,社会性别由此而被生产和再生产着。

(1)婴幼儿期是性别社会化的初期,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具有明显的性别分化。一项研究表明,父母对儿子的希望主要是获得事业的成功,而对女儿的希望则主要是善良、可爱,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婴幼儿时期的性别社会化主要是通过示范和模仿完成的,这一过程中的强化机制与社会性别标签联系在一起。父母的性别行为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而孩子则模仿他们的行为。除此之外,成年人所界定的性别标签会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方式作用于孩子,孩子会不断重复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行为,由此强化了孩子的性别认识,最终形成一种习惯性行为。

(2)学校教育是传递社会性别规范的正式场所。教师和教材都传递着各种有关社会性别差异的信息,教师的性别认同和教材中所体现的性别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性别认同。教育孩子成为不同性别的个体已经是一般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的“隐藏的课程”,学校往往成为制度化生产两性差异的社会机构。这样,早期的性别社会化成果及不同的性别体验,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会再度重现,加剧原有的性别认同。

(3)生命事件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两性来说,社会赋予了他们对同一生命事件不同的生命意义和符号。在父权文化乃至现代社会中,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永远使“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性别角色强调了男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责任。因此,男性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总是与社会活动相关,以升学、就业和提升为主要线索,而女性的生命事件与私人(家庭)活动为主要线索。这种性别社会化的机制不断地强化女性与生育有关的家庭角色,弱化其在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社会角色。婚姻、生育在女性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成为重要的生命事件,使女性更加认同其在生育和家庭中的价值和作用,具有特殊意义。

由此可见,性别社会化本身就是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妇女就业的浪潮,妇女通过社会劳动获得了许多在家庭内部得不到的满足,并且逐渐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其社会价值正不断地得到社会认可。这一变化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性别社会化的过程。

6.4.3性别形成的主要理论流派

性别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一点,不同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的解释。

1.心理分析理论

性别形成的心理分析理论又称“角色自居说”。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海伦·多伊奇、霍尼和埃里克森。该理论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强调自居作用在男女两性性别行为形成中的作用。自居作用的机制是认同、接受、暗示和模仿,是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机制,意识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认为男女两性性别特点的形成是由于他(她)们在儿童时期,无意中模仿和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年人,特别是模仿父母的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男女两性的婴儿共有的对母亲本能的依恋,以使潜意识的本能在与母亲的交往中得到满足,使本我得以通过自我得到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儿童产生自我意识之后,男女两性根据外部世界,特别是家庭环境的要求,有意识地模仿与自己性别相同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的行为,限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以求得心理上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男孩子抑制了本能的“恋母情结”,转而认同自己的父亲,模仿父亲的举止行为,并且把其变成自己个性中的一部分。而女孩子对母亲的认同,并不是由于恋母情结所致,而是害怕失去母亲的爱,便把母亲的形象纳入了自我概念之中。

2.社会学习理论

性别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也称“性别定性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心理学派,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阿尔伯特·班杜拉、米歇尔等。这一理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是环境决定论和行为主义。它认为行为强化是性别形成的决定因素,重视两性心理的外部表现,即男女不同的行为差异。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基本观点是,性别角色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家长、教师、同伴等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人通过榜样、期待、玩具选择来强化性别适应行为,惩罚性别不适应行为,通过对男女儿童的不同对待来形成儿童的性别行为。该理论认为,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形成是男女角色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实现的。性别社会化的代理者通常是父母、教师、演员、同龄人团体、小说、报刊、电影、电视等。

性别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是包含大量的观察、模仿同性模式的学习过程。在儿童期早期,父母会按照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要求去塑造孩子的行为,母亲和父亲的赞扬和要求,是性别角色学习的强化因素。在性别定型过程中,男孩子倾向于模仿父亲的行为,女孩子则模仿母亲。随着儿童生活环境的扩大,生活中其他同性人的行为以及大众传媒所提倡的性别形象,又成为他们自觉学习和有意识模仿的对象。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男女两性逐渐摆脱本身某些固有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性别行为自然特征。就这样,社会通过对男女两性有控制、有选择的熏陶与学习训练,使他(她)们逐渐形成了社会生存和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不同性别特征的心理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两性逐渐符合社会性别规范,最后变成被社会所接纳的、具有相应社会性别特征的成员。

3.认知发展理论

性别形成的认知发展理论,又称“自我归类说”。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尔伯格。该理论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强调性别形成的认识因素,认为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个体对自己的性别及其活动特征的认识,是主体与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机体具有组织和适应两种机能,性别行为的本质是适应。性别特征的形成,即适应机能的实现,是以某种基本的结构存在为前提的,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

科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他把儿童性别角色的确认分为3个阶段。

(1)基本的性别认同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能正确地确认自己的性别,大约在2~3岁的时候,但还不具有性别的恒常性认识,例如,知道自己是男孩子,但长大以后还是不是男人就不能确认。

(2)性别确认的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也就是儿童3~5岁的时候,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改变的。

(3)性别确认的坚定阶段即儿童知道一个人的性别是不会随着外貌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大约在7岁普遍形成。

根据科尔伯格描述的认知发展模式,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性别大多是通过相同的途径。即认识各种形体对象的同一性,并且随时辨认这些形体对象所具有的同一性。根据这个模式,儿童接着学习他们的性别角色内容。因为他们发现,凡是符合他们前面学到的性别同一性知识的行为,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性别认知理论认为,性别角色学习在本质上是认知发展的一个方面,儿童在4~6岁时,开始具备性别恒常性和性别认同的基本概念,男女儿童的性别认同是儿童周围认同的组成部分。儿童对自我性别的认同决定了他(她)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基本评价,当这种评价与社会性别规范联系起来时,其行为便纳入各自角色的性别轨道。个体对同性性别角色的认同,是个体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男女两性性别认同的发展,不仅是外界作用的结果,也是个体自身内部动机的结果。该理论重视性别特征形成过程中内部动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

4.女性主义理论

以上3种理论虽然具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都是更多地从本质或者个体的方面说明性别角色的形成。而女性主义理论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女性主义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父权制社会与文化,向传统的一切观念提出挑战,主张变革传统的性别角色关系,要求重新审视妇女的地位和角色。

女性主义者鲜明地指出,性别角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现代父权制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女性角色是男性角色的从属物,男性气质的原则是建立在对女性气质的控制之上的。因为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中,充斥着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男性角色是独立的、主导的和流动的,而女性角色是从属的、次要的和被动的。

著名的女性主义者凯特·米利特指出,在男权社会里,家庭的重要贡献是使年轻一代熟悉和接受男权制思想体系中有关角色、气质和地位的固有态度(主要是通过榜样和告诫)。虽然定义的细微差别在于父母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但是一致性这一总的效果达到了,而且通过同伴、学校教育、新闻媒体和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资源得到进一步加强。尽管我们可花费时间和精力为家庭成员间的权力平衡而争论,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整个文化支持生活各个领域中的男性权威,而且,在家庭之外,不给女性以任何权威。因此,米利特认为,对“男性优越”这一偏见的普遍赞同保证了男尊女卑的合理性。表现在性别角色上,就是对男女两性各自的行为、举止和态度作了不同的规定。

总之,女性主义者反对所谓的“母性”之类的本质主义观念,而是强调运用历史话语的、社会结构的观点去看待性别角色和“女性气质”问题;反对把男性视角的性别角色标准普遍化,而是主张解构传统的性别角色关系,倡导女性角色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其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认为性别角色分工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权力控制;

②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各种文化力量作用的结果;

③性别、种族和阶级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④关于性别的知识和认识都是由社会构建的。

(方刚雷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