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11023600000009

第9章 体育习俗与“礼”

西周是产生曾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且占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礼”的最重要的时代。其实质在于它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们在社会中所拥有的不同地位和所享有的不同待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一切行动所应遵循的准则。无疑它的诞生对于野蛮时代是一极大的进步,在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中也起过重要作用。但它的影响所及,几乎遍布社会任何事物、各个角落,一分为二地看,不能不说它在某些方面也起着消极或禁锢的作用,体育习俗之于它,就未幸免。

在西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体育习俗——“射”,也是进行礼教的手段之一,以致有了尊称——“射礼”。

射礼当时分为两大类:大射礼、乡射礼。大射礼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射;乡射礼是卿大夫、士、国人的射。根据不同的用途与目的,大射礼又分为大射、燕射、宾射三种。

大射:凡天子举行郊庙祭祀,在射宫举行大射礼。

燕射:凡天子与群臣宴息时,在路寝庭举行燕射之礼。

宾射:凡诸侯来国都朝见天子,在王朝行宾射之礼。

乡射礼有两种:一是乡大夫在三年一次的大比之年献贤能书之于王行乡射之礼;一是春秋两季,州长会民以礼,射于州序。参加者为卿大夫、士、州长、国人。

不同的射礼,所奏乐不一样,设置的侯(即箭靶)也不一样,这自然是为区分等级,“明君臣之义”、“长幼之序”。不但如此,还要求每个射箭的人,一切动作——进退周还都要合乎周礼的要求。我们不否认,由统治者组织、倡导的礼射,无疑推动了射箭活动的发展,使其从军事体育训练的圈子里走出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也毋庸讳言,充满政治等级观念的“礼射”活动的出现,也削弱了射箭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健身意义和竞争性。

正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体育走上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以礼为主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育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