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11023600000014

第14章 秦代体育的萎缩与凋零

秦代是我国古代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断层或低谷。统一大业的完成,使饱经战乱之苦的人民看到了太平盛世安居乐业的一点光明,也给传统的民间体育风尚带来了发展兴盛的一线生机。但秦代统治者的急政暴虐使这种光明和生机一闪即逝,接踵而来的却是巨大的灾难与无边的黑暗。国家超经济的剥削使人民“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裳”,生活处境极为悲惨;无休止、无归期的徭役又使人民生命毫无保障,“丁男被甲,丁女转输”,社会秩序空前混乱;而严密峻苛的刑法更把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赭衣塞路,囹圄成市”,“举河以西不足受天下之徒”。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间体育活动完全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陷于萎缩凋零的状态。

不仅如此,秦代统治者为了防止六国贵族的东山再起和劳动人民的结集反抗,还用强制命令甚或暴力的手段,对春秋战国以来传统的民族尚武精神予以禁锢和扼杀。在统一天下后不久,秦始皇即对各地民间执兵习武的社会风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他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大小兵器,聚积于都城咸阳加以销毁,凝铸成十二个重各千石的钟□铜人,立在阿房宫朝殿前,以震慑四海,“弱天下之人”。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行罢除了民间传统的“讲武之礼”,严禁聚众结社,练武习艺。在这种极端粗暴的专制政策干涉之下,春秋战国以来尚武习兵的社会风俗被迫暂时中断,民间五彩缤纷的体育活动亦因此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急剧衰落。

在收天下之兵和罢“讲武之礼”后,秦代统治者只保留了本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角抵,以点缀太平,娱乐宫廷。据《史记·李斯传》记载,秦二世在甘泉宫宴饮群臣时曾作“角抵优俳之观”。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中曾出土了一幅描写当时角抵场面的彩色漆画,画面上三名男子皆上身赤裸,下着短袂,腰勒细带,右边二人互相扑击,进行角抵表演,左边一人双手平伸,神情专注,似为现场裁判。从画面上部绘有一帷幕飘带来看,这场角抵显然是在宫廷内苑或贵族华室举行的,因为一般平民百姓之家根本不可能拥有帷幕这样的室内装饰之物。角抵活动之所以在秦代一枝独秀的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不带任何兵器的徒手竞技,即使兴盛于社会亦不足以对手握重兵的统治阶级构成威胁。况且当时的角抵已下降到同优俳一般的地位,仅具表演功能,完全失去了激烈对抗的性质。

秦王朝的专制统治不但将山东六国旧地公开的民间体育活动扫荡一空,而且使秦人本族本土甚或秦军将士崇武尚勇的精神传统丧失殆尽。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庞大的兵马俑军阵就是当年秦军将士精神风貌的真实再现。有的学者指出,近万名秦俑虽面貌各异,但神情大都或愁苦呆滞,或阴冷灰暗,或沉郁悲戚,充分体现了一种怨恚、悲观、绝望的情绪(参见张文立、吴晓丛《秦俑主题思想试探》,载《陕西省文物考古科研成果汇报会论文选集》)。这种情绪与昔日秦军将士尚武好斗、勇于征战、势如虎狼的英雄气概大相径庭,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照。这说明秦王朝的急政暴虐也给广大的秦军将士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他们在万般压抑和不尽迷惘中苦度军旅生活,逐渐丧失了喜好练武习艺的优良传统,成了一支形具神丧、死气沉沉的军队。

压迫愈烈,反抗愈强。有秦一代,随着社会上绝大多数阶层怨愤与反抗情绪的与日俱增,民间暗中进行的练兵习武活动从未绝迹。一些志在复家国之仇的六国旧贵族和民间勇士隐匿四方,私藏兵器,伺机反秦。如韩国贵族张良浪迹天涯,寻访刺杀始皇的力士侠客;楚国名将之后项羽在吴中从其叔父修习“能敌一人”的剑术与“可敌万人”的兵法,并练就扛鼎拔山之力;淮阴贫士韩信则身带刀剑游荡于陋市狭巷,与其他少年相谑相戏。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纷纷“亡逃山林,转为盗贼”,“发棘枣而为矜,周锥凿而为刃”,手持极为原始的武器同拥有长戟劲弩之兵的统治阶级展开生死搏斗。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斩木为兵,公开扯起造反大旗时,全国各地立即“云合响应,籝粮影从”,汇成巨大的农民战争洪流,最终灭亡了秦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