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74

第74章 让孩子自信地面对生活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个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可见,要想让孩子取得辉煌的成就,必须让他学会自信地面对生活。

静雅上小学三年级了,她从小就文静、腼腆、不爱说话,不管什么时候都爱低着头。虽然她学习成绩不错,但上课总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就算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也很小声,生怕自己回答得不好。

有时,老师想让静雅参加一些比赛,她也总是推托:“老师,我不行的,您找别人吧!”老师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静雅的妈妈,妈妈知道后非常担心,心想:静雅这么缺乏自信,以后可怎么办啊?

于是,妈妈请求老师尽量多创造机会让静雅回答问题,而妈妈平时也会鼓励静雅多发言,并总是告诉她:“即使答错了也没关系,老师和妈妈都知道你很努力。”而且,静雅每次放学回家,妈妈都会询问她上课的情况,如果她当天主动回答了问题,无论答得对还是错,妈妈都会对她勇于发言的行为表示肯定。

另外,学校有什么活动妈妈也会鼓励静雅参加,并告诉她:“失败了也不要紧,重在参与。”就这样,静雅的胆子逐渐变大了,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了,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言了,还在好几个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这让静雅更是信心倍增,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拥有自信是孩子快乐成长与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然而,现在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比如,他们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外貌等身体外在条件没有信心;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感到悲观……事实上,这些孩子也许并不比别人差,只是不够自信罢了。而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能力,只要有自信,就能把潜能发挥出来。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父母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拥有不输给他人的才智,而孩子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得很出色。因此孩子处处表现得小心翼翼,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轻易否定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认可的人,又怎能获得成功呢?

所以,我们要树立起孩子的信心,让他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走向成功的人生舞台。

教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孩子因为年龄小,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常常需要根据别人的评价来衡量自己、认识自己。但是,有时候别人对孩子的评价并不一定正确,容易让孩子对自身产生错误的判断。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短处,要让他学会扬长避短。

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要随意评价孩子。比如,孩子没把事情处理好,我们不要一味地否定和批评他,要尽量从客观角度分析他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对他的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此外,我们还要让孩子对自身的性格、品质和才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让他在自信中稳步成长。

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

如果孩子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那么他将永远直不起腰,永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身体协调能力很差,在做体育运动或舞蹈动作时,经常会出现动作失衡的现象,他为此感到焦虑、自卑,但这种负面情绪只会让他出现更多的失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现他做事努力、认真的优点,告诉他只要努力,多练习,就一定能增强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最终做出标准的动作。这样,孩子就能化自卑为自信,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信任能让他获得成功,然而,很多父母虽然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忘了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或是屡遭挫折的孩子,我们总是脱口说出“太笨”、“太不认真”、“太没用”等类似的话语,这不仅伤害了孩子,还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让他产生自卑,甚至自厌的情绪。

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信任孩子,在孩子遇到了困难时,相信他、鼓励他,帮他能把困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充满自信地走出困境。

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因为成功而获得自信心,所以他的自信心需要通过成功体验和我们的表扬与鼓励,随时、不断地得到巩固。孩子处在这样的自信氛围中,自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持这种宝贵的感觉。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当然,在巩固孩子信心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过分表扬孩子,以免他产生骄傲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把握好一个度,就能让他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