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68

第68章 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鼓掌

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赞赏,他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肯定。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这些呢?

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取得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时,我们就要及时为他鼓掌;当孩子主动向我们展示自己获得的成绩时,我们也要及时给予关注,哪怕暂时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期望,从而满怀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马骏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期末考试成绩排在班上的二十几名,而他的同桌考了第一名。马骏感到很难过,回到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和同桌一样在听老师讲课,也同样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是,为什么我考二十几名,而她能考第一名呢?”

妈妈一听,抚摸着马骏的头,告诉他:“你已经比以前有进步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马骏听了妈妈的话,便重新树立起信心,继续认真、努力地学习。

就这样,到小学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已经进入了前5名,虽然最后他还是没有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在妈妈一次次地鼓励下,一点一点地在提高。

马骏的妈妈并没有盲目地要求孩子考高分,没有对他有过高的期望,而是善于发现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并为他的每一个进步鼓掌。这种做法不但能提升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率,还能对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态度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其实,孩子之所以喜欢一门课程,很大原因是我们关注了他的学习情况,并肯定他的进步。所以,即使孩子做事成效不明显,我们也不要着急,应当通过观察发现他的进步,哪怕那个进步非常微小,也要赞扬和鼓励他。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肯定,就是他最大的精神动力,这个动力可以激发他奋发努力,更加自信和豁达地生活。

不要用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无视孩子的进步是因为孩子没有达到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标准。我们往往是站在急功近利的角度苛刻地要求孩子,导致他在很多时候都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

比如,我们总是拿别人的成绩与自己的孩子比,看到别人考了100分,而自己的孩子只考了90分,就会批评他不如别人聪明,学习不如别人认真,而没看到自己孩子是从上次的80分努力到了现在的90分……

仅仅因为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最佳”标准,就把他的成绩和努力全盘抹杀,这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也许正是我们有过高的要求,才葬送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或艺术家,因为他成功的潜质被我们扼杀了。

当然,我们希望孩子做到“最好”,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一步步达到“最好”的重要过程。所以,只要我们抛掉对孩子的呆板标准,就会发现,也许孩子成绩暂时没别人好,做事没别人快,但孩子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最重要的。

善于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我们连孩子的进步都发现不了,或是看到了也不闻不问,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会遭受严重的打击。但是很多父母在看孩子的状态时,总是习惯性地先留意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而忽略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这个习惯让很多父母错过了无数次发现和欣赏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机会。

因此,当孩子做好了一件小事时,我们不要因这是孩子分内的事,而不愿意为他鼓掌;也不要因看到孩子的进步太过微小,就视而不见或忽略不计。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要知道,获得成功是需要一个累加的过程,只有连续不断的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都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基石,不应当被忽略掉。

所以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要打击他的信心和积极性,尽力给予赞扬和鼓励,让孩子重拾自信和勇气,更好地完成每一件事。

为孩子鼓掌也要注意技巧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曾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运用科学的、适当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我们要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鼓掌,并不是说只要发现和赞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就可以。即使是表扬,也应当中肯、适当、有度,这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而且,为孩子鼓掌并不是说几句赞扬话,还需要我们对孩子给予适当的鼓励。因为赞扬针对的是孩子的成果和优点,虽然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过度的赞扬也容易让孩子骄傲自大。而鼓励更多的是肯定孩子取得成果的过程,激励他更努力,这个方法更理智,更能引导孩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