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66

第66章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现在,一些孩子对很多事情都缺乏了应有的热情,常常显得对一切都提不起劲儿,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做父母的侵占了本该由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复习功课,什么时候弹琴,什么时候睡觉……一天24小时,我们都为孩子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控制了他所有的时间。

我们剥夺了孩子支配时间的自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剥夺了他的快乐。这样又如何能让孩子发现生活的乐趣,激发出他学习的主动性呢?

程昱上小学三年级,她是班上的风云人物,不仅学习成绩很好,还能歌善舞。可是上了四年级后,程昱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人也没有以前活泼开朗了。老师看了她写的日记才发现,原来,程昱有一次考试失利,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妈妈担心她的成绩继续退步,就给她制定了一个时间表,让她每天必须按照上面的时间学习。

程昱的课余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除了周末要上的兴趣班,每天做完作业后还得在家复习。妈妈怕她出去玩,就把她锁在家里。时间长了,程昱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以前她还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可是现在她一丁点自由支配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要做大量的习题。

她开始学会了“阳奉阴违”,对自己的功课消极怠慢。妈妈在跟前时,她就做做样子写作业,妈妈一离开她就开始玩,本来星期五就可以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星期日才完成。

老师把这种情况告诉了程昱的妈妈,妈妈听了后觉得自己需要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于是,妈妈答应程昱,在她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后,任她自由支配时间。程昱很高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正如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很多父母喜欢用功课和学习排满孩子的所有时间。比如,孩子完成了作业后,我们会给他布置奥数习题,做完习题还要读英语……就这样没完没了地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塞给孩子。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我们的安排,孩子的对策是拖长写作业的时间,边写边玩。因为作业没做完,我们也不好另外给他安排任务。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没有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学习主动、成绩进步,反而退步了很多。很多调查研究表明,能够自由支配时间的孩子,自信心更强,做事更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来成功的几率也比无法自由支配时间的孩子高。

所以,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给孩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可以在课余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不仅能让孩子发现生活的乐趣,还能使他身心愉快、有张有弛,促进他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别让孩子成为由我们指挥的“机器人”

我们为孩子安排了各种课外补习班、兴趣班,一看到孩子闲下来我们就紧张。孩子每天被压得不堪重负,好像一个听候我们命令的机器人一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渐渐变得懒散、麻木和消极。难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这样的“机器人”吗?

为了避免让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要每天给他留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如,孩子的作业需要1个小时完成,如果他在这个时间内,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那么余下的时间就由孩子自由支配。

无论孩子是想在余下的时间里画画,还是想玩游戏,我们都不能去干涉,应该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除非他所做的事情无益于身心健康,那我们就要给予正确引导。如此一来,不仅能避免孩子成为“机器人”,还能养成他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并增强他学习的主动性。

指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孩子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因为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业所占据。很多孩子更是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最后需要牺牲必需的休息时间来完成作业或是学习任务。

我们要指导孩子合理分配时间,把握好学习和玩乐的时间。比如,让孩子每天饭后休息30分钟,接下来的1个小时用于学习。这样就不至于边玩边学习,也不会出现先玩个痛快,然后才急急忙忙写作业,甚至写到深夜才能睡觉的现象。自然也不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只有让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玩耍和学习的时间,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学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学。这样孩子才能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松紧适度,不要让孩子失控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由,尤其是孩子。给孩子自由,才能让他的身心得到充分发展。但是过度放任孩子,就成了纵容。我们的纵容也许能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却无法让他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幸福的人生。因为孩子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就很容易因为没有约束而走向歧途。

因此,我们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也需有度。我们要告诉孩子应该遵守的规则和义务,比如,不随意更改作息时间;不随便延长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做违背道德法律或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等。

如果孩子因获得了过度的自由而将偏离人生的轨道时,我们要给予警告和引导,这样他才不至于像迷失在风中的扁舟一样彷徨、无助,他的人生才不会脱离正确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