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35

第35章 尝试宽容犯错误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世上没有不犯错就能成长起来的人。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不断犯错又不断改正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一些宽容和理解,引导他一步步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陆晨的爸爸花了十几年积蓄,终于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完后,一家人欢天喜地地搬进了新家。

有一天,陆晨上完绘画班回家,看到家里白光光的墙壁,突发奇想:墙壁上什么都没有,真难看!如果我在上面画一幅画送给爸爸妈妈,他们见了一定会很高兴。想到就做,陆晨拿出了他的绘画工具,认真地在墙壁上画起来。

爸爸下班回到家,看到新墙壁被陆晨画得乱七八糟,心里别提有多心疼了。他一怒之下,顺手拿起一把椅子狠狠砸向了陆晨。等爸爸恢复理智时,陆晨已经头破血流地倒在地上……

当陆晨在医院的病床上醒来后,怯怯地看着爸爸说:“我知道错了,我只是想把那幅画送给你们当礼物,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爸爸看着陆晨的头部,听着他童稚的话语,后悔得失声痛哭起来……

这个事例真是让人觉得万分心痛,孩子一个小小的错误,竟换来这么大的代价!墙壁可以重新粉刷,可孩子纯洁的心灵呢?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犯错都是出于一片好心,可是好心办坏事,这并非他所愿。

孩子并不明白自己的好心也许会给我们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却不能宽容对待孩子这种没有恶意的失误,甚至严厉得责罚他。这对孩子而言,无疑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批评和责骂,只会让他感到恐惧,却并不知道反省,甚至还会用撒谎的方式隐瞒我们,以逃避责罚。

古人云:“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意思是,对待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因此,对待孩子犯的错误,我们要保持宽容的心态,这样不仅可以宽慰孩子的心,还能让他在我们的宽容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也能避免他养成说谎的坏习惯。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我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因此对孩子总是过分严厉,要求他必须做到事事完美。一旦孩子犯了哪怕一丁点错误,等待他的是劈头盖脸的责骂,孩子甚至连解释的时间都没有。就像案例中陆晨的爸爸一样,如果他当时能冷静地听一听孩子的解释,就会知道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他做错的事情其实是情有可原的。

我们总是在错怪了孩子后埋怨他:“怎么不早说呢?早说我就不会错怪你了。”可是我们想没想过,自己究竟有没有给过孩子解释的机会?相信很多父母都是直接用责骂和惩罚堵住了孩子的解释。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我们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什么事都和我们对着干。

因此,在看到孩子犯错时,请先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我们再来下定论,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定罪”。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错怪孩子,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教育。

学会在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妈妈发现彤彤总是在学习的时候低头画着什么,每次走过她身边总是遮遮掩掩,不想让妈妈看她画的是什么。有一天,妈妈拿起彤彤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妈妈很生气,这不是对自己无声的抗议吗?

正准备发火,却发现彤彤害怕地看着自己。妈妈转念一想,要是责骂只会让她更害怕自己。于是妈妈忍住了火,笑着对彤彤说:“画得不错,如果再加工加工,一定会更形象。”彤彤听了很高兴:“妈妈,我真的画得很好吗?”“是啊,不过如果你能在学习之余画就更好了。”彤彤听了兴奋得直点头。

从那以后,彤彤再也没在学习的时间画画,而是在学习过后才画,她不仅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画也画得越来越好。

可见,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和态度至关重要,他是在我们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中认识自己,并寻找方向不断前进的。如果我们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并赏识他的优点,就能让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产生激励的作用。

我们平时总能很容易看到孩子的错误,却很难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因此,我们要对孩子的犯错过程进行了解和分析,如果发现孩子是出于好意,那么就要赏识他良好的初衷;如果发现孩子在错误中显露出的优点,也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和鼓励。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走向成熟。

宽容孩子不等于纵容孩子

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抱以宽容之心对待,但宽容也要有个度,如果我们对孩子犯的错误不闻不问,那不叫宽容,而是纵容。

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指在孩子做错事后,以一种宽大的胸怀接纳孩子的过失,虽然不去计较追究,但一定要及时给孩子引导和提醒,并启发他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而纵容则是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良习惯不加批评、制止,让孩子渐渐变得失去控制、一错到底,这实际上是对其错误和不良习惯的鼓励。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宽容而不纵容地对待孩子呢?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时,不要对孩子不管不顾,也不能第一反应就打骂孩子,禁止他玩电脑。而是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事情的危害性,并和他一起制订用电脑和学习的时间,让他渐渐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凡事都有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宽严相济、松紧有度,对孩子的错误不能毫无原则地纵容,而是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引导他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