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16

第16章 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曾经说:“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其实人人都渴望得到鼓励,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孩子的这种需求会更为强烈一些。这是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会带给他勇气、希望与信心。

而鼓励的前提就是信任,正是因为我们相信孩子会做得更好,所以才鼓励他。不过,鼓励也应讲究方式,很多父母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鼓励方式,反而使激励变了味道。

比如,孩子遇到了困难,着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此时妈妈却说:“没事没事,你还不具备那个能力呢!你不用操心了,妈妈帮你,等以后你就会了。”这看似是在鼓励孩子,可实际上却是我们在包揽一切,在帮孩子回避困难。

还比如,孩子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痛苦,爸爸为了帮他赶走痛苦,采取言听计从的“鼓励”方式:“你要什么爸爸都给你,只要你开心,爸爸做什么都愿意。”也许孩子会因为要求被满足而感到开心,但他却永远无法学会自己战胜痛苦。

再有,当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绩时,有些父母只是一味地赞许与表扬,而且带着孩子四处向人炫耀,父母自己还认为这种鼓励可以使孩子在夸奖中增强信心呢!

……

上述的一些不当的鼓励只能让孩子无法正视与应对生活,并助长他的懦弱、逃避、骄傲等负性心理。虽然孩子也许在当时能体会到困难被解决的“快乐”,能体会到一时的“如释重负”,但显然日后他却会遭遇更大的难题,他的快乐并不长久。

所以,虽然同是鼓励,但我们也要运用正确,就像下面这位妈妈所做的一样。

儿子拿着只考了70多分的数学试卷回到家,让妈妈在其上签字写意见。

妈妈拿过卷子,那个分数着实让她心里很不舒服。不过,她还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问道:“为什么这次成绩不理想呢?你自己总结了吗?”

儿子轻轻地点点头:“这次考试的知识很杂,我也很粗心。好多题其实都会做,就是没仔细检查就交卷了,结果错了好多。”

妈妈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慢慢地说:“看来你自己找到原因了,不错!不过,我希望你以后也能经常反思自己的错误,这样你会进步更快。”

儿子很惊讶,但当他看到妈妈充满鼓励的微笑时,立刻就说:“妈妈,以后我会更加认真!”妈妈笑着点点头,并提笔在卷子上写道“积极改正错误,争取更大进步”。

正确的鼓励会让孩子的内心升起一种想要继续奋斗的力量,并促使他改正错误,发挥优势。同时,他也能从中体会到被接受与被信任的快乐。所以,我们也要向这位妈妈学习,善用鼓励来激励孩子。

当孩子遭遇了困难,我们应该鼓励他勇敢面对,引导他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或者给他讲一讲不畏困难的榜样故事,或给他讲讲我们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以此来帮他“小看”困难,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应对困难。

当孩子因为失败、挫折等事情感到痛苦时,我们就该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情感,并鼓励他“一切向前看”,告诉他人生原本就是坎坷的,所以无论遭遇什么都不奇怪,虽然一时会感到难过,但只要不放弃继续前行,就能看见更加灿烂的阳光,快乐也会如影随形。

而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我们更应该鼓励他。如果是他的学习方面取得了进步,我们可以说:“看来,你现在的学习状态很好,努力的方向也是正确的,加把劲,我相信你能学得更好。”如果是他的德行有了提升,比如他热心助人、尊老爱幼,我们就可以说:“你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这值得表扬!我觉得你可以将好品德变成好习惯,要不要试试?”如果是他完美地展现了自己的能力,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我欣赏你的这种能力,也许你还有更大的潜力以待挖掘,我期待你更为出色的表现。”

显然,当我们鼓励的方式正确时,孩子就会从中提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真正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无比信任。

除了表达方式的准确,我们在鼓励中别忘了加入真诚的关怀。鼓励并不是简单地为孩子打气,关键是要让他对自己充满希望,我们可以多与他沟通,并提出的建议,让他看到自己进步的可能,使他也对自己充满希望。

不过,我们不要只对孩子的学习方面予以鼓励,而应就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给其以鼓励。所以,如果他的能力、思想等方面,尤其是道德方面有所提升,我们也要多多鼓励。

另外,有的父母可能会错误地将鼓励误认为就是夸奖,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夸奖只是我们对孩子某种行为的认同,而鼓励却不仅仅是认同,更是希望他能继续前进。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做事的目的,了解他的思想,要看得到他未来的发展,从更长远的角度给予他最正确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