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11016700000002

第2章 温虚舟父子的山水缘

温虚舟(生卒年不详),名又新,号野园居士,清嘉庆至同治间兰州人。其先祖温天官明末从陕西三原尚书桥移居兰州,世代以耕读为业。虚舟髫龄即喜欢绘事,以后他又从师唐琏学习书画,画技日进。成名后捐资刊刻唐琏书画理论专著《松石斋集》,以示永志恩师栽培之恩。虚舟画室名“半砚斋”、“磊石山之瞻斗轩”。虚舟习画多临古人,专攻山水、人物。暇日遍游兰州及附近名山胜水,徜徉于田园阡陌之间,细心观察体味,精心融裁,取黄土高原苍莽、黄河谷地秀丽村舍融入画幅,使荒峦与秀润融为一体。他多借助于指头画,以深浅浓淡的墨色,朴厚稚拙的线条表现纵横交错的沟壑山峦。其画烟雨山水取法米襄阳,满幅泼墨淋漓,烟云掩映,笔意盎然。清同治三年(1864年)他所绘的《长河万木图》,远山峦迭嶂连绵不绝,大河作S型回转流至近景,两岸梨树成林,树冠团团如盖,薄雾轻笼,一桥横空,河南河北连为一气;下游河面宽阔,水波不兴,有野舟三五停泊。画面充溢潇疏淡逸之气,显然撷取兰州盛夏梨苑晨景创作成。所绘《三醉图》,苏东坡、黄鲁直、佛印衔杯斗酒,人物神态各异,衣纹流畅秀劲,飘飘然令观者有出世之想。也是创作于同治年间的《牧牛图》,双髻牧童骑在牛背上品箫,黄牛回首视牧童,画图中一般浓郁的田园泥土气息朴面而来,叫人遐思万千。

虚舟时常驻足于兰州雷坛河圉,熟睹阿干驮煤运粮驴队款款而过的景象。归家后便追写纸上,日久天长技法纯熟,终将西北地区随处可见的毛驴搬进画面。他所绘的山水、驮运驴队往往穿行在崇山峻岭中,或奎耳长吼,或摆尾抬蹄搔痒,绝无相同者,可谓胸有成“驴”遂以画驴而著称甘、宁、青。20世纪50年代,黄胄寓居兰州时,在朋友家、装裱店曾经多次见到温虚舟所绘毛驴,颇感兴趣,受到启发,并着意画驴,使之发扬广大,日后终成了画驴大师。

温虚舟之子名筱舟,一名晓舟,号“五泉山人”,是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兰州比较著名的画家。他自幼耳濡目染,挥毫不停,尽得家传。后游幕西安一带,饱览关陇大好河山,胸襟为之开阔。又出入元代黄公望、明代唐六如,所绘山水笔墨洗练、意境简远、气清质实、骨苍神腴,以老辣、疏简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