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11013300000029

第29章 五、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草鹗

除了狗和猫以外,鼠的天敌还有蛇、猫头鹰、黄鼠狼、草鹗等等。

鲁迅在《朝花夕拾?猫狗鼠》中说,老鼠的大敌其实并不是猫,是蛇。“春后,你听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称为‘老鼠数铜钱’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经光降了。这声音是表现绝望的惊恐的,虽然遇见猫,还不至于这样叫。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大概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蛇能钻入鼠洞捕鼠,据资料,在家养条件下,一条二斤多重的五步蛇,能一连吞下7只老鼠,200多天便可吃掉176只鼠。然而,蛇鼠相斗,常常是胜败各半。故民间有“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之说。浙江流传一则传说,古时候,一农民救了一条冻僵的蛇,蛇活过来以后,把农民咬死了,观音为了惩罚蛇,让鼠把蛇吃了;鼠于是得意忘形,到处乱咬,观音又让蛇吃鼠,并规定各吃半年。河北昌黎56岁的农民齐福讲述的《蛇鼠相食》的故事,反映了种田人对蛇鼠这对天敌的习性长期观察的经验。故事说,鼠正月二十二娶媳妇,开春生子,这时正好蛇出洞,以鼠为食;冬天,蛇钻洞冬眠,鼠把蛇的身子吃掉一半。史书上有过不少蛇鼠相斗的记载,有趣的是,大多以蛇败鼠胜告终,可见鼠害之烈。如《新唐书?五行志?第二十四》云:“景云中(710年),蛇鼠斗于右威卫营东街槐树,蛇为鼠所伤。乾宁末(897年)陕州有蛇鼠斗于南门之内,蛇死而鼠亡去。”又据《旧五代书?五行志?志三》载:“清泰二年(935年),邺西李固镇,有大鼠与蛇斗于桥下,斗及日之申,蛇不胜而死。三年(936年)三月戊午,有蛇鼠斗于洛阳狮子门外,而鼠杀蛇。”

战国时期《庄子?齐物篇》中就有“鸦嗜鼠”的记载,指出猫头鹰等猛禽是鼠的天敌,一只猫头鹰,一夜能捕田鼠三四只,一年可消灭上千只鼠。黄鼠狼又名鼠鼬,一提起黄鼠狼,人们就会想起那不怀好心的偷鸡贼,其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早就说过:“鼬如鼠,赤黄而大,食鼠者。”《尔雅?释兽》也说:“鼬似貂,赤黄色,大尾,啖鼠。”《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鼬的捕鼠本领。《尹子》中指出鼬是一种敏捷的捕鼠之兽:“使牛捕鼠,不如猫?之捷。”?便是?。

在南方一些地区,曾经有过养枭捕鼠的经验。唐刘?《岭表录异》中说:“桂林人罗取(枭)生鬻之,家家养使捕鼠,以为胜狸也。”

猎隼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被称为我国西北草原的“守护神”,每一只猎隼可使60亩地免受鼠害。1996年,我国首都机场破获了一起倒卖猎隼偷运出境的大案,解救了60只猎隼,经过近半年的特殊护理,送回家乡。

草鹗是鼠的天敌,草鹗俗称猴面鸟,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属肉食性鸟类,其喙坚硬,末端向下弯曲,足爪强健,以鼠为食。草鹗成鸟体重2-3斤,每天吃鼠2-3只,一年可灭鼠700-1000只,即以每只鼠每年吃掉2斤粮食计算,可为人类从鼠口中夺回粮食14002000斤,相当于一亩良田的产量。湖南平江县设立的草鹗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老鼠的天敌方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