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11012900000098

第98章 玄宗“开元之治”

李隆基28岁即皇帝位,年号“开元”。由于他死后的庙号是“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所以史书上便称他为“玄宗”。又因庙号中有个“明”字,又称为“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是位了不起的皇帝,在他执政前期,社会空前繁荣。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大哥李成器,武后曾立他为皇太孙。后来中宗即位,改封为宋王。李隆基讨平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使父亲睿宗即位。睿宗在确立东宫皇储时有些为难,如果按常规来讲,李成器不但年长,而且是嫡子,并作过太孙;但李隆基却在建立王朝中立了大功,所以睿宗迟迟决定不下来。李成器看出父亲的心事,就亲自去见父亲,流着泪诚恳地让位。睿宗很感动。大臣们也认为李成器过于忠厚老实,不如李隆基能干。于是睿宗终于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又传位给他。

睿宗共有六个儿子,幺子李隆悌儿时夭折,其余五个儿子李成器、李成业、李隆基、李范、李业是在危难中长大的,因此彼此维护,十分友爱。现在李隆基作了皇帝,他不忘兄弟的情谊,更感激大哥的让位大德,便在皇宫外面建了五座王府,经常去探望。

玄宗的内部宗亲,和睦安定,而在外廷之中,也注意选用贤臣。这是因为唐玄宗经过两次政变才得到政权,所以他很注意从各方面来巩固他的统治。他即位的第二年就规定:在京官中选拔有才识的人派到外地作都督刺史;选外地都督、刺史中有本事的调到朝廷来任职,使他们出入的人数相差不大。后来把这种调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来。公元716年,唐玄宗在殿堂亲自复试吏部新选派的县令,把其中不合格的40多人斥退回家。他重用姚崇和宋为宰相,这两个人十分干练,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人们把他俩跟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相比,说“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把玄宗开元这20多年,比同于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称之为“开元之治”。

姚崇在睿宗的时候担任兵部尚书,因为得罪了太平公主,被贬到同州作刺史。唐玄宗想到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召他入朝。唐玄宗诚恳地对姚崇说:“我早知道你是人才,请您做我的宰相吧!”姚崇推辞不肯,唐玄宗很奇怪,问他什么缘故。姚崇跪下说道:“臣有十件大事,恐怕陛下未必同意,所以不敢接受任命。”唐玄宗说:“你说说看,是哪十件大事?”姚崇从容地说:“第一,以仁义为先,不要只用刑罚;第二,30年之内,不要在边境作战;第三,宦官不要干预朝政;第四,皇亲国戚不要担任台、省职务;第五,无论什么人,犯了法都得受罚;第六,取消租税以外的一切额外征收;第七,禁止营造佛寺;第八,对待臣部下要有礼;第九,允许群臣朝政提出批评建议;第十,严禁外戚干预政事。这十件大事,陛下能同意吗?”唐玄宗十分诚恳地说:“这十件大事至关紧要,我都同意,你不必担心。”姚崇马上叩头谢恩,表示愿意接受任命。

姚崇当了宰相以后,没有辜负唐玄宗对他的信任,治理国家很有成绩。有一次,姚崇为几个低级官员晋级的事去请示玄宗。他连奏三次,玄宗却仰视殿顶,不答理他。姚崇只好退出。玄宗的近侍太监高力士说:“陛下日理万机,宰相来奏事,应该当面表示可否,不理人家好吗?”玄宗说:“朕任命元之任宰相,如果有国家大事,自当来奏闻与朕共议;象郎吏这样的官吏的升迁,他决定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麻烦朕呢!”高力士把这话告诉了姚崇。姚崇很高兴,也很感动。

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因为抢夺百姓的财物,吞占民田,被御史告到朝廷。王仙童有恃无恐,通过李业,请玄宗赦免。玄宗派姚崇处理。姚崇对玄宗说:“王仙童犯法,证据确凿,御史所说的全是事实,不应该赦免。”唐玄宗同意姚崇的意见,依法惩办了王仙童。打击了那些无法无天的豪强贵族,使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

唐玄宗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兴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多者灌田30万亩,少则灌田也不下10万亩。开元时期,全国共兴建了50多项较大的水利工程。唐玄宗还注重提高军队的素质,开元时,逐步以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军队在边境上大兴屯田,这样既加强了边防,又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同时提高了战斗力。玄宗在东北设忽汗州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重建营州都督府。在西北重建安西、北庭都护府,并收复了武则天时失去的西城重镇碎叶,加强了西北和东北的边防。对此蕃、突厥、南诏等族,采取和亲与笼络政策,从而巩固和发展了统一民族的国家。

唐玄宗非常重视学术文化发展。他下令在长安、洛阳创建集书院,组织全国著名学者著书立说,还聘请学者来京,如张遂任天文学顾问,李白亦应召入宫,对当时文化界有很大影响。

唐玄宗的时候,和姚崇齐名的贤相,还有宋、张九龄等,他们为唐朝的政治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唐朝从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100多年的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全盛时期。一个小的县城也有万把户人家。稻米十分油润,小米非常洁白,公家或私人的仓库里都装满了粮食。全国各地都很太平,出远门再也不必挑选好日子。齐鲁生产的丝织品一车又一车在各地畅销,男子耕种,妇女采桑养蚕,大家安居乐业。

这一时期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富足安定,唐朝进入了其最鼎盛的时期,其时正是唐玄宗在位的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因此历史上把这种全盛的景象称为“开元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