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05

第5章 迎来新基金发行密集期――理性面对基金新

发行随着近期新基金的强势攻潮,基民在选择基金投资时,有了更多品种的选择,有了更多操作的空间。然而,品种过多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古诗有云:“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基金的发放涉及多个公司,基民需要了解的信息过多,以至于会出现了难以抉择的局面。故而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需要尽力掌握一些新基金发行的特点及潜在规则,使自身也有火眼金睛的本领,挑选出成长喜人的理财产品来。

新基金不同于老基金,因为成立时间短,基本没有运作历史,一些用于老基金很好的判断方法并不适合于新基金。对投资者来说,要想掌握好判断新基金的技巧,关键就需要遵循基金选择的一些原则、一些特性、一些方法。

1.选择基金的基本原则

如果投资者已经决定投资基金,那么,投资者首先要做这样一件事,即确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者的理财目标。之后,投资者就可以开始进行基金品种的选择了。

在选择基金品种的时候,投资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管理这只基金的基金公司,它的股东结构、历史业绩,是否在一定时间内为投资人实现过持续性回报,其服务和创新能力如何等。这些从公开资料中都很容易得到。

其次需要了解的是基金经理。有人说,买基金其实就是买基金经理,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基金经理的水平如何,操守如何,应该成为投资者是否购买某只基金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方面的资料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可以参照知名基金网站推荐的几位基金经理,那些都是经过长期市场考验,取得过优良业绩的。

关于如何评价和选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有专家认为,如果一只基金能够连续3年以上将业绩保持在同类型基金排名的前1/3之内,基本上就属于可以信得过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

第三要了解的是基金产品的具体情况。如基金品种属性,是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还是偏重于资金安全的保本型基金等;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目标、资产配置等。国内现有的基金品种,其收益由低至高排列为: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纯债型基金、偏债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价值成长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反过来,就是其风险由高至低排列为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价值成长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债型基金、纯债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投资者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如果难以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可以尝试做投资组合,将风险高、中、低品种进行搭配,这也是基金专家所推荐的方法。投资组合做好以后,并非就万事大吉了,投资者还要不断地进行检查,从中剔除业绩不佳的品种,不断优化投资组合。

2.购买新基金时需五看

对投资者来说,要想掌握好判断新基金的技巧,关键就是要学会“五看”,即:

一看基金经理是否有基金管理的经验:虽然新基金没有历史或者历史较短,但基金经理的从业历史不一定短。投资人可以通过该基金经理以往管理基金的业绩,了解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投资者可以从招募说明书、基金公司网站上获取基金经理的有关信息,并对其从业资历进行分析。

二看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业绩是否优良:如果基金经理没有管理基金的从业经验,投资者是否就无从判断呢?也不是。投资者可以通过新基金所属的基金公司判断这只新基金的前景。如该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过去均表现优异,投资者也可以放心购买。

三看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及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是否与其投资组合吻合: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后,投资者即可大致判断新基金的投资方向。如果新基金已经公布了投资组合,投资者则可进一步考察,一是考察基金实际的投资方向与招募说明书中的陈述是否一致;二是通过对基金持有个股的考察,可以对基金未来的风险、收益有一定了解。

四看基金费用水平:新基金费用水平通常比老基金高。许多基金公司会随着基金资产规模增长而逐渐降低费用。投资人可以将基金公司旗下老基金的费用水平和同类基金进行比较,同时观察该基金公司以往是否随着基金资产规模的增加逐渐降低费用。需要说明的是,基金的费用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低到不能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最后受害的还是投资者。

五看基金公司是否注重投资人利益:投资人将钱交给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就有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责任。在历史中,基金公司是否充分重视投资人的利益,应成为投资者考察的重点。

掌握了以上的“五看”,投资者在购买新基金时,就基本不会出错。

3.货比三家――新基金中我选优

新基金自然有自己的优势,不然基金行业就无以发展。对基金新产品及新种类判断和时机掌握是选择其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选优呢?这里可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操作。

第一步骤:观察新基金是否有实质性的产品创新。

所谓实质性的产品创新一是看基金产品是否符合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否具有新的风险收益特征。实质性的产品创新并不多见,因此这类“新”基金,例如中短期债券基金由于成功地抓住了中短期债券市场收益性看好而风险较小的特点因而大受欢迎。简而言之,看产品是否有适应市场的实质性创新,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发基金是否是真正的“新”基金;否则,“新”基金多数是“老”基金某种程度的复制品,又何新之有呢?

第二步骤:了解新基金是否在投资理念上有新意,是否适应市场现状和趋势。

事实表明中国股市在特定阶段投资理念都会出现轮动,在恰当的时机实现理念创新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这取决于新发基金公司对市场的判断。典型的例子如2003年底发行的部分基金,在对2004年大盘蓝筹概念可能陷入滞涨的判断下,将重点指向了中小盘、成长型股票,成为2004年“新”基金业绩表现的“黑马”。而反面的例子则如纯粹数量化的投资策略并不适合国内目前的股票市场环境,采用此种策略的基金投资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步骤:购买时掌握适度的时机。

只有在证券市场适合战略性建仓的情况下,“新”基金的相对优势才最明显。证券市场处于阶段性的底部,申购基金时机较好。

当然,对新基金这几方面的判断都需要投资者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从预测未来表现的角度来挑选基金本非易事,要选准新基金就更有些雾里看花。对一般投资者而言,一是可以咨询独立第三方的专业基金研究人士;二是在判断不清的情况下,投资于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都得到证明的优秀“老”基金,是更加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