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36

第36章 风险认识有路循,四个指标来帮忙

1.风险衡量指标之持有股票比重

每一只股票型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上都有这样的字眼:投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95%,不低于80%之类,老股民通常把持有股票的比重叫做仓位,因此有空仓、满仓之说。

简单理解,仓位越高,冒的风险会越大。

在2007年2月27日的股市大跌中,全市场的普跌几乎让全部基金无一幸免。仓位越高的基金跌得越惨――对比2006年的股票市场,谁的仓位高谁就赚得多。

我们也看到了市场大动荡下,仓位重的基金难以回避市场风险。

当然,投资者并不一定要赎回仓位较高的基金,而是可以选择持仓相对灵活的配置型基金。有一些老股票型基金因为契约所限,股票比例必须在80%以上,基金经理调整仓位势必非常不灵活,投资者大可以回避这些持股比例高的股票型基金,而选择“可多可少”、“可上可下”的偏股型基金。

2.风险衡量指标之换手率

换手率是用来衡量基金投资组合变化的频率以及基金经理持有某只股票平均时间的长短,其计算一般是用基金一年中证券投资总买入量和总卖出量中较小者,除以基金每月平均净资产。

通过换手率,能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到底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还是积极地买进卖出。通常,换手率较低的基金表现出稳健特性,风险较低,而换手率较高的基金则比较激进且风险较高。频繁的短线交易除去与其本身所标榜的长期投资理念相去甚远,而且加大了基金持有人的成本,基金频繁交易所产生的巨额费用最终由持有人来承担,必然损害到持有人的利益。

3.风险衡量指标之持股周转率

持股周转率是反映基金操作风格是否稳健的重要指标――持股周转率是基金在一年内对存量资产交易的倍数。

以南方稳健基金为例,我们能很清楚地从持股周转率上看出基金经理操作风格变化的端倪。

在前两任基金经理时期,南方稳健的持股风格倾向于持有,各季度之间重仓股变化很小,明显低于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换股频率。在新任基金经理上任后,重仓股开始大幅轮换。2005年底基金的持仓风格就来了180度的变化,由价值转向成长,由防御型持股转向进攻型。

通常情况下,两种基金的持股周转率会偏高:一是追逐热点型的基金;二是乐于做波段操作的基金。一般来说,基金专家并不推荐持股周转率过高的基金。

从2006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收益较高的基金持股周转率大多低于平均水平。这与基金评级的观点一致:研究创造价值。基于基本面研究、深入挖掘上市公司价值的基金,通常不会频繁换股。

虽然不排除短线操作水平很高的基金,通过快速转换投资重点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但通常来说,追逐热点并不是稳健的基金应有的投资风格,过于频繁的交易也可能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从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基金的持股周转率大都较低。

通过行为特征来深入分析,需要对具体的基金进行考查。这里只是大概提到几个主要的方面。此外还有基金的选股理念、选股思路、各个市场阶段的调整思路等等。分析基金理念是否适合市场状况,可以更加准确地精选出未来一段时间投资价值较高的基金。

当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未必有条件做深入的分析,这就需要专业的基金研究分析人士来提供帮助。

4.风险衡量指标之持股集中度

如果开放式持仓过于集中,一旦出现恶性赎回,无疑将加剧市场的动荡。

“集中优势兵力”可能使基金净值上升很快,然而其如何全身而退同样令人担忧。且随着基金持股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其潜在的风险也日益加大。一方面,过于集中的投资将无法发挥投资组合规避“非系统风险”的功效,特别是当基金重仓股经过较大幅度的上涨后,这种风险将越来越大。且在不同时期,基金经理们对后市的看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操作上稍有不慎,将有可能发生“火烧联营”的惨剧。巨额赎回也是开放式基金必须面临的问题。如果开放式持仓过于集中,一旦出现恶性赎回,无疑将加剧市场的动荡。

根据南方稳健出现的巨大变化,南方基金公司基金专家表示:在2006年第四季度可以看到,南方稳健公司限定其每天只能交易1次,并强制配置了其他行业的股票,当涨幅超过6%时不能买进,当目标股票跌过6%时不能卖出。

在不少基金持股集中度较高的同时,也有的基金保持了较低的集中度,同样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集中持股还是分散持股,都要因时因基金而异。过于分散会导致基金成为市场中的“特大散户”,而过于集中又会加大市场的风险。在市场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那些股票集中度和持仓较为适中的基金将最有潜力,因为其基金经理人将有更大的调整投资策略、适应市场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