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02

第2章 序言

忽如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基金客!

当下的基金市场如火如荼,较高的投资回报和大量资金的持续入场使得投资基金的赚钱效应在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逐步接触到基金,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中的介绍了解其中一二,还有的投资者已经从投资基金中尝到了甜头。随之而来的则是庞大的储蓄资金通过申购基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证券市场。

国内开放式基金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逐步为公众认知,投资者也对基金市场可靠的投资收益产生了信任。但经过专业的理财机构调查发现:很多投资者尽管已经做了几年基民,买过数只甚至数十只基金产品,但在如何理性投资基金上还存在着种种错误的认识。最终,这类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的甚至不足所持基金同期净值增长率的一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思考一:如何选择基金?

面对当前市场上的基金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普通大众往往容易追随大流,“别人都买,我也要买”的这种心理非常普遍,越是限购的基金产品越容易遭遇抢购。而在抢购之前,很多投资者却没有关注买的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产品。

这里建议各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准备购买的基金以及管理该基金的基金公司进行谨慎和全面的了解,切忌盲目冲动或者一窝蜂似的抢购基金。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对选择基金和基金公司有个通行而有效的“4P”标准。

第一个P指理念,Philosophy,就是投资理念,这是指导一家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纲领性因素,投资者首先要看其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其次看自己是否认可这一理念进而认可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

第二个P是团队,People,因为任何投资理念和投资管理的执行都靠人,团队专业能力的强弱是基金业绩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通常来说,投资能力一般的团队难以做出中长期优异的投资业绩。

第三个P是流程,Process,单纯靠人做投资难免会产生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这时严密科学的投资流程就显得十分必要,投资依靠流程的约束和执行可以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使基金管理人具备复制优秀基金的能力,其业绩具备持续性。

第四个P是绩效,Performance。这也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评价指标,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它也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因为过往业绩的本质仍然是依赖于前述三大标准。

用4P标准来考察基金,投资者就可以基本把握住优质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

思考二:长期持有还是短期进出?

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部分基金的净值都实现了超过50%的年增长率,但这些基金的持有人中能获取同等回报的尚不足1/3.为什么买了基金却没能完全分享到基金的成长?这个结果表面上看出乎意料,实际上却是和基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密切相关的。我们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是因为能够长期持有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多。举个例子,汇添富旗下一只基金2005年8月成立,截至2006年1月19日,四个多月内其净值增长率超过200%,但能够一直持有该基金的投资者比例仅为20%左右,大部分的投资者只是分享到这个回报的一小部分。

那么,买基金应该长期持有还是短线炒做?这是很多基金投资者在基金投资中的疑惑。

买卖一段时间基金的人都很明白,选择申购基金的时机对投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选股、择时,投资基金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基金投资倡导的是长期投资,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短期市场的震荡只不过是长期趋势线的很小变动而已,只要您选择的是安全稳定、信誉优良的基金公司的基金,投资的时间较长,比如3到5年,您一定会是获利者。实证研究显示,每次都在市场最高点买进与每次都在最低点买进,从长期看,两者的回报率相差不到10%。

因此,花精力去抓市场高低点是没有必要的,长期投资才是重点。但单笔投资如果能稍微判断一下进场的时机,至少可以少受短期套牢心理的煎熬。这可能也是大家在投资基金时为什么如此关注时机的根本原因。把握投资基金的时机只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就不会有什么偏差。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周期判断买入时点。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果股票市场是有效的,股市表现的好坏大致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景气状况。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循环的特征,一个经济周期包括衰退、复苏、扩张、过热几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衰退至谷底到逐渐复苏再到有所扩展的阶段,投资股票型基金最为合适。当明确认为经济处于景气的谷底阶段时,应该提高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低风险基金的比重,如果经济处于发展的复苏阶段,应加大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重。当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的时候,要逐步获利了结,转换成稳健收益类的基金产品。综合内地目前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情况,预期未来几年都会有很好的发展,目前应该是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大好时机。

其次是基金募集的热度。股市中的一个屡试不爽的真理是行情在情绪高涨中结束,在悲观中展开。当平时不买股票的人开始谈论股票获利的可能性,当买卖股票成为全民运动时,距离股市的高点就为时不远了。相反,当散户们纷纷退出市场时,市场可能就要开始反弹了。其实,判断市场的冷与热,从基金募集情形就可窥出一斑。经验显示,募集很好的基金通常业绩不佳,募集冷清的基金收益率反而比较高。这是因为投资人总是勇于追涨杀跌,怯于逢低介入。

再次,要注意基金营销的优惠活动,节省交易费用。目前,基金公司在首发募集或者持续营销活动期间,为了吸引投资者,通常会举办一些购买优惠活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营销活动中,基金公司一般会选择业绩优良的基金,投资这些基金通常比较安全,加上还能享受费率优惠,何乐而不为?

最后,申购基金要摆脱基金净值的误区。投资基金的时候,人们通常觉得净值低的基金较容易上涨,净值高的基金不易获利,所以,基金在募集阶段、面值为1元时,投资者觉得很便宜,比较好卖。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净值的高低与是否容易上涨没有直接的关系。基金与股票在这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股票在价格很高时很容易回调,因为股价的上涨依赖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如果公司盈利能力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股价必然会下跌。而基金投资是很多只股票的集合,基金经理会随时根据个股股价的合理性、公司经营的竞争力、其所在行业的景气程度和市场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随时可以选择更具潜力的股票替换原有的股票。因此,只要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得当,净值可以无限上涨。相反,如果组合选择有问题,净值再低仍然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选择基金不应看净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市场的趋势来判断。

投资者应该认识到,基金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投资理财活动。投资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市场中那些中长期的战略投资品种的布局把握,借助专业优势,挖掘优质上市公司,坚定、持久、持续地跟踪,并根据行业或者公司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所持有的证券品种进行调整优化,这样才能实现比较稳健的投资业绩,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频繁地买入卖出基金,即使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也难以成功把握住每一个波段,更不要说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要通过波段操作在中长期都能实现好业绩,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样做不仅要付出不低的申购赎回费,还有可能踏空行情而错失基金业绩大幅上涨的机会。

所谓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今年以来,市场中大部分的投资者望着飙涨的股指感慨“只赚指数不赚钱”时,那些长线持有基金的基民却暗自笑得合不拢嘴。两相对比,作为投资者的您应该很快就能得出答案。

思考三:基金服务重要吗?

说到投资基金,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关注重点都放在收益率上。却少有人能够在购买基金之前去考察基金服务。基金服务是可有可无的吗?近几年,基金已经逐步成为普通大众理财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缺乏专业金融证券知识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让自己的基金理财变得更轻松?这时基金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选择一家切切实实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金公司,等于给自己的理财生活找到一个好顾问。一个优秀的理财伙伴,能够让投资者在财富管理、投资沟通等各方面都能省心省力。

目前已经有基金管理公司把基金服务放在与投资业绩同等重要的地位,花大力气提高服务质量、增多服务项目,真正成为基民的好帮手。比如,包括汇添富基金在内的部分基金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全天候服务,开通免长途话费的统一客服电话,解答每一个投资者在基金理财中的疑问,这可以作为个人投资者获取专业信息的第一个窗口;再如,各大媒体上经常会邀请基金管理公司专业投资理财人士撰写理财专栏,从ABC入门知识到专业的宏观分析,适合各个层次的投资者。从中普通大众完全可以借助专家智慧迅速了解基金理财知识,是第二个窗口;此外,基金公司义务举办的系列理财讲座活动也是一个让投资者能与基金管理者当面沟通交流的途径。包括投资者见面会、基金经理线上讲演在内的沟通形式,都能让投资者与基金公司更加贴近,并且互相分享投资心得、畅谈如何理财,这样的亲身感受也能让投资者持有基金更加安心放心。

思考四:投资基金是无风险的收获?

在进行过种种对比研究后,投资者选择好基金后,享受天天高涨的收益,这种喜悦当然令人羡慕。但我们了解到,很多老百姓跑到银行抢购基金只是因为听说买某某基金能让资产翻倍或者几个月内能实现多高的收益率,他们甚至不顾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证券市场环境如何,就将多年的积蓄投入进去。这种无视投资风险的现象让许多专业人员觉得非常可悲,同时也深深感到基金投资者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投资基金真能获取无风险的收益吗?这个问题就好比在问“天上是否会掉下馅饼”,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任何投资都是与风险相关联的,越高的预期收益也意味着越高的投资风险。基金是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波动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净值,证券市场蕴含的投资风险也同样会体现在基金投资中。尽管基金作为股票的组合,已经有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但投资者必须意识到的是,基金仍然包含着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并非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基金提供给大众的是理财服务,可以说,投资基金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决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

2006年整个基金行业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一年内实现100%以上投资回报的基金也为数不少。这是个事实,但同时我们想提醒广大投资者的是,去年的高收益主要是建立在股市经历长期熊市压抑后爆发性上涨的基础上,是在整个证券市场制度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实现的。2007年的证券市场上制度变革所带来的红利效应将逐渐淡化,投资将不可避免地回归到企业基本面的增长上来。因此投资者必须理性看待基金投资去年的高收益,对2007年投资基金的收益也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这里想反复向投资者强调的是,收益和风险是形影不离的兄弟,投资者万万不能在获取高回报时,就把风险全然抛在脑后。对投资的生搬硬套,对预期投资收益进行不切实际的高估,或者用投机股票的思维来进行基金投资,这些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目前出现的一些“借贷买基金”的行为更是无视证券市场风险而进行的危险行为,一旦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这类投资人的资金有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

基金投资者要获取理想回报,拥有一个中长期的投资规划才是上策。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资金状况、投资期限、收益要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做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估,之后再据此购买与自身状况匹配的基金产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的投资行为是不可能在长期中取得较好的回报。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涨较快,投资者往往有急于获利的急躁情绪,这种情绪也体现在投资基金中。实际上,基金作为一种理财手段,投资者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而不是如何去赚大钱,急功近利将是基金理财的天敌。

基金投资,勿忘风险;收益为本,稳健至上,在学会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分享基金投资的长期收益,基金理财才能为你的人生助力护航、倍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