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我要投资!

我要买基金!

我要钱生钱!

2007年,最落伍的事情不再是你还没有开通自己的网络博客,而很可能是你竟然没有购买过一只股票或者基金。

“你买基金了吗?”“你的基金涨了多少?”恐怕这是今年最流行的问候语,就连身边对投资最没兴趣的朋友,也开始聊起基金的话题。基金在新的一年里,万众瞩目中成为最热销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学习基金知识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在终于明白净值高没什么不好,大比例分红不见得是好事以后,许多“基民”发现自己仍然不清楚该买哪只基金,仍然在几百只基金面前感到眼晕。诸如“如何选择基金?”、“如何选择适合‘我’的基金?”等问题,仍然使一些投资者感到困惑。

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里面总是潜在很多不为人知的因素。购买基金是一种投资的行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投资理财者,必须要学会基本的理财知识,将其当作是一种保障生活质量的方式也好,当作是一种平衡风险的手段也罢,它都应该是你稳步迈往理想生活目标的理性行为。无论2007年如何,2008年又会怎样,资深的基金投资者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样投资基金:努力学习知识、充分了解自己、仔细选择产品、稳健实施投资、平和看待涨跌。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基金投资,尤其是开放式基金投资的知识并不是难以掌握的事情。当发现周围的大爷大妈都开始自己的理财计划时,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有些落伍了呢。不要慌张!只要你肯花上一点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明白这么些个问题:基金公司是怎样操作的、什么是净值和分红、什么是投资组合和分散投资、怎样规避风险,等等。掌握了这些内容之后,你就不会轻易被基金的表层现象所迷惑,也不会去跟风抢购基金,更不会被收益的起伏搅得晚上没有睡好。而这些基金的知识在本书中也都会一一讲解,作为一名投资人,现在惟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掌握投资技能,分辨市场真伪,稳保自己的收益。

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国内的基金品种业已是令人眼花缭乱。它们不但风格迥异,业绩也是大相径庭。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从银行拿到一个宣传单,或者听听“好心”的“推销员”的讲解,甚至某个“专家”的预测作出基金投资行为一定是很轻率的举动。我们需要学会从第三方公司对基金进行评价,比如晨星等。多去研究这些统计资料对投资者会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要去追赶“时髦”,不要去随“大流”,认认真真的研究基金和基金公司,按照自己的投资策略对比它们,选择它们。即便是错了,也知道错在哪里,更不致使以后一错再错。

另外,需要告诫一部分基金投资者: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这是个真理。想去和市场博弈,恐怕输的大半是自己。一定要记住波段操作是非常愚蠢的办法,基金不是用来“炒”的,也是不能“玩”的。先人告诉我们“小不忍则乱大谋”,而投资大师巴菲特则说:“投资主要是在于避免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不是在于做出几个非凡的英明决策”。千万不要去预测市场,惟有做好投资组合,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不为所动,只有做好投资风险的防范才是过硬的道理。看看投资失误的那些投资者吧,大半都是试图去做一个“英明的决策”。

回观眼下,面对新一轮的基金攻势,除了在证券市场上顺风顺水取得丰厚收获的老基民外,现在又加入了一群新的投资团体,他们是新的大势弄潮者。这些新老基金投资者联合一起,在2007年年初至今都非常的活跃,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投资热潮。随着基金市场的逐步深入认识,较之以往,投资的盲目性有所降低,但在基金市场保收、增收的能力亟待提升。本书采用迥异的阐述风格,紧密结合当前的大市趋势和演变状况,从应对震荡市入手,为大家准备一套好的思路来挑选优秀基金,并从新的基金攻势开始,深刻认识基金的“心、肝、脾、肺、肾”,使基金投资者充分掌握市场应对技巧,加息也罢、调整也罢,“任尔东西南北风”,保持投资收益的常青不衰才是实实在在的。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编者参考和汲取了多位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另外,投资有风险,本书的资料、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者